九龍坡:師生“雲”相見 以“勞”樹德,勞動促成長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1-22 16:54:42 編輯:珍珍

 新一輪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九龍坡區的線下教學按下了暫停鍵。面對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九龍坡區教育系統積極響應,嚴格按照線上教學的相關要求,本著貫徹落實“五育並舉”的育人原則,嚴格執行“雙減”和“五項管理”相關規定,將德智體美勞與各科學習進行有機整合,各中小學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本校線上教學工作方案,共克時艱,努力為學生創造高效、有品質的線上學習空間。

【田家炳中學】親子勞技課

image.png

為了增進親子感情,讓家長更加了解孩子,田家炳中學勞動課均以親子活動的形式開展。同學們從父母那裏學習勞動技能,親身實踐,感受勞動的快樂,習得勞動的技能,形成勞動的品格。同時,學校充分發揮家長朋友的技能特長,讓他們對班級同學進行線上勞動教學,既讓學生接觸更多勞動技巧,了解不同行業從業人員的工作內容和思維方式,也讓家長有更多渠道了解孩子當前的心理狀態。

【工藝美術學校】抗“疫”展廚藝工美大PK

image.png

工藝美術學校的班主任們化身為策劃人、主持人、參與人等身份,線上組織孩子們開展了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廚神”爭霸賽。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拉票、介紹作品,各展所長,並通過班會課程進行線上直播PK,由班級任課老師擔任評委,以安全操作、流程規範、熟練程度等各項標準對各小組作品進行點評。此次活動增強了孩子們團結協作的能力和班級凝聚力,也提升了居家炊事的安全意識。

【高新育才學校】線上勞動實踐課程

為了讓線上學習更加豐富化、趣味化、實用化,學校開展了主題式、套餐式的勞動實踐活動。老師們根據班級學生實際情況,課前做好調研,精心制定活動主題和學習案,例如手工縫紉、物品收納與整理,手工製作等。學生根據學習案提前做好準備,課堂上老師提出要點,引導孩子們共同動手動腦,並對課後作品展示交流點評。

【區實驗外語校】眾志成城抗疫情居家勞動我能行

image.png

學校充分利用網路平臺開展線上勞動教育課程,讓連續數日的“疫”生活多姿多彩。“宅”家的九龍實外學子們紛紛變身家務小能手,整理房間、疊被子、收納衣物……製作小達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小幫廚紛紛捲起袖子,拿起鍋鏟,洗菜燒飯。孩子們在居家抗疫期間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勞動最光榮”這句樸實的話語。

【區實驗一小教育集團】歸原致遠•空中課堂

image.png

區實驗一小教育集團自開展線上教學以來,根據勞動課程新課標要求、學段目標以及學生年齡特點,召集勞動教研組的老師們研討出豐富的居家勞動課程,包括“誰是大廚”“家務小能手”“整理大師““巧手編幸福”“綠植養護”等五類課程。孩子們在豐富的勞動實踐課程中感受勞動的快樂,豐富居家學習生活。

【謝家灣(金茂)小學】勞“疫”要結合技能大比拼

image.png

學校堅持五育並舉,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優勢,設計並開展了“同心抗疫助成長,居家勞動我能行”的線上勞動技能大賽。一年級“疊”出風貌,精彩“被”出;二年級一雙巧手,心手相印;三年級收淩亂于家裏,納溫馨於心頭;四年級“紅領巾”心向黨,清潔愛護我在行;五、六年級居家抗疫,有滋有味。孩子們收穫了知識,得到了歷練,成長不止于課堂,更源於不斷實踐。

【九龍小學】勞育課堂“不缺位”

停課不停學,勞動教育不缺位。教師們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階梯式勞動教育活動,並制定每週勞動清單,確定每週勞動課內容。孩子們化身勞動小能手,幫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做飯、洗碗、掃地、拖地、整理內務……實現了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的育人效果。

【蟠龍小學】知行合一 勞動先行

image.png

面對疫情挑戰,蟠龍小學化“疫情危機”為“教育契機”,適時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主題教育活動。居家勞動教育,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們勞動的身影和開心的笑臉。蟠龍小學將進一步開展更加系統化、常態化的勞動教育課程,不斷提高孩子們的勞動能力和勞動素養,不斷增強學生的家庭責任感和勞動榮譽感。

【森林小學教育集團】生活即教育 勞動教育正當時

森林小學教育集團通過“線上強化學習+線下動手實踐”的教學方式,讓線上勞動課趣味十足。一年級的“小豆豆”學習繫鞋帶;二年級開展了以“我會疊衣服”為主題的勞動實踐;三年級探尋“植物的生命旅途”,學習種植,並認識植物的生長過程;四、五年級洗衣服、做飯、洗碗,與家長一起參與日常勞動;六年級的勞動課讓孩子們學會打掃房間、整理房間,感受勞動的艱辛,享受勞動的成果。

【石橋鋪小學】美味佳肴 以菜會友

為樹立孩子們的勞動意識,培養孩子們的勞動習慣,石橋鋪小學開展了特色勞動課——美味佳肴,以菜會友。面向全體學開展“美味佳肴”廚藝比拼活動,以廚藝論英雄,各路“廚神”大顯身手。清蒸、涼拌、小炒、麵食、糕點……鍋碗瓢盆裏是家常美味,更是勞動之“味”。孩子們在學美食、品美食中,懂得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道理。

【石新路小學】疫情停課不停學 家校共育促成長

疫情期間,學校嚴格實施勞動教育課程,統一佈置了學生勞動任務。學生在家洗碗、拖地,承擔等力所能及的家務,有的學生還動手打豆花,做出美味佳肴並在班級群裏曬圖,令老師同學和家長們讚不絕口。五育並舉,勞動教育落實有效。

【巴山小學】雲端種植課

image.png

巴山小學努力探索居家抗疫期間的“雲端”學習新方式。學校邀請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所副研究員陸景偉教授線上與孩子們交流了形態各異、顏色豐富、吃法多樣的蔬菜,圖文並茂地介紹了一些蔬菜知識,還要求孩子們動手實踐,在身邊去看看蔬菜、種種蔬菜。生活即教育,勞動教育與勞動實踐相結合是本次勞動特色課程送給孩子們冬日裏最有溫度的禮物,學生在其中自然生長,激發潛能。

【彩雲湖小學】勞動勵心智 實踐促成長

image.png

彩雲湖小學積極探索線上勞動教育新形式,以“培養學生勞動素養”為核心,立足學情,結合居家實際,按年級制定每週勞動清單,並圍繞“清潔與衛生”“整理與收納”“烹飪與營養”“家用器具使用與維護”四個任務進行授課,豐富多彩、創意十足的勞動課程有效落實著五育並舉,培育了學生的生活能力和良好的衛生習慣,樹立了自理、自立、自強意識,促進了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華岩小學】勞動最光榮

image.png

結合學生居家的情況和條件,華岩小學的老師們積極組織引導孩子們開展勞動實踐活動,一方面鍛鍊孩子們的實踐動手能力,另一方面也促進了親子間的關係。孩子們在老師們的指導下進行著勞動實踐,從收拾房間,到洗襪子,疊衣服,從充滿詩意的芙蓉蒸蛋,到充滿創意的焦糖奶茶。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華岩小學在行動。

【華玉小學】花樣“蛋”生記 童年不同樣

居家學習期間,華玉小學主動思考如何開展連結學生生活的勞動課程。老師們變身“主播”講解示範,和家長一起帶動小小璞玉娃們使出渾身解數,各顯身手,把雞蛋做出了不同的花樣,表達著不同的心意。有愛心荷包蛋、花式蒸蛋、暖心蛋花湯等,還有小朋友心繫疫情,用特殊的方式為抗疫加油。

【陶家小學】線上勞動主題實踐活動

image.png

陶家小學為豐富孩子們的居家生活,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充分利用學生居家學習期間的勞動環境,對勞動課學習方式進行有效探索,以“學習培智,勞動育能”為教育目標,結合學校五色海棠評價體系,特製定“我是勞動小能手”勞動主題實踐活動。

通過微課教授孩子們生活技巧,例如如何整理房間,怎樣炒菜,如何掃地拖地等,同時根據每天的微課內容佈置作業,讓孩子們動手實踐,提交勞動成果。同學們都體驗了一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樂趣,都愛上了勞動,鍛鍊了耐心,也培養了細心和恒心,收穫滿滿。

【西彭園區實驗小學】指導勞動技能 發佈勞動任務

image.png

學校利用自行開發的釘釘“新勞動教育管理系統”,結合“九龍坡區勞動教育清單”,精心設計指導勞動技能,發佈勞動任務。開展了烹飪小達人活動,鼓勵學生在家中進行勞動實踐,並將每日勞動納入居家學習生活的“規定動作”。學生上傳勞動圖片和視頻到各班級“新勞動教育管理系統”中的“家務勞動”欄目,進行積分評比,真正將勞動教育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自理能力,形成自主勞動、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鋁城小學】勞動創造美 萌娃在成長

疫情期間,鋁城小學每週快樂勞動日線上開講啦!一、二年級繫鞋帶、做手工、整理書桌……三至六年級做美食、做水果沙拉、做書卡……老師進行課前教研、線上直播示範,學生開展課後實踐操作、視頻打卡,一個個勞動成果展現在我們面前,孩子們從勞動中感受成長的快樂,體會到滿滿的幸福感。

【機關幼兒園】生活即教育 勞動即創造

image.png

機關幼兒園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大二班開展疊衣服、被子活動;小二班舉行“我是廚房小能手”的活動,孩子們擇菜、收拾碗筷,做著力所能及的家務;中二班開展“家中的貼心小可愛”活動,幫助家人拖地、包餃子......孩子們充分感受勞動創造的美妙時刻,體會勞動的樂趣。

【特殊教育學校】立足“五能” “家校”聯動

image.png

學校開展紮實有效的勞動教育線上教學。教師們抓準特殊學生個人、家庭兩大領域,著力培養“自我服務能力”和“家務勞動能力”。轉變學習方式,利用微課視頻細緻示範,學生隨時觀看、強化記憶;開放線上互動,利用微信釘釘耐心指導,家長及時接收、糾正技能;結合校本資源,利用《家校聯繫本》強化連結,家校同心,確保每個孩子在這段別樣的時光中離“勞動小能手”更進一步。

特殊時期的線上教學成就了每位教師和學生一段特殊的記憶,在這別樣的日子裏,我們經歷、我們感悟、我們分享,我們從彼此身上汲取前進的力量。(九龍坡區教委辦公室,各相關學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