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綦江:城鄉課堂齊精彩 課後時光起斑斕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9-30 15:36:34 編輯:珍珍

自“雙減”工作推行以來,重慶市綦江區以推進教育高品質發展為核心,將課後服務與“一校一品”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相結合,實現課後服務一校一亮點、一校一特色,更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走進趕水小學鄉村少年宮美術活動室,一幅幅妙趣橫生的圖畫映入眼簾,讓人誤以為來到了美術館。這一件件五彩斑斕的作品,是同學們參加校外德育實踐活動,充分想像之後自由發揮的成果。

“我們利用校外德育資源,村(社區)聯動多渠道實現了德育資源的整合、開發和利用,創新開展了‘助力鄉村振興我為家鄉代言’鄉村‘復興少年宮’德育主題活動,竭力打造了德育實踐活動品牌。”趕水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蔡洪介紹,同時,緊緊依託趕水地區風俗文化、人文景觀、‘鄉村振興’建設成果和實踐基地等構建了理想信念教育、美育素養提升、勞動實踐體驗、志願服務培養和家校社共育五門實踐課程。

“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助力鄉村振興我為家鄉代言’德育主題實踐活動,在‘家鄉故事我來講’活動中,爸爸媽媽帶我走進美麗的石房村,現場觀摩了‘二十四孝’文化和鄉情博物館,讓我進一步了解家鄉的風土人情、傳統文化和特色産業。”趕水小學六年級(1)班學生曾晨説。

從本學期開始,位於綦江城區的營盤山小學則以學生為本,利用課後服務時間,既開展了作業輔導類課程,又開展了以葫蘆絲、版畫、足球、科技等為特色的課後服務課程。

“我參加學校的葫蘆絲社團活動,學會吹很多歌曲,如《阿瓦人民唱新歌》《花滿樓》《你笑起來真好看》等,逢年過節的時候,我都主動為大家吹奏葫蘆絲助興,那種感覺太好了,非常有成就感!”談起學吹葫蘆絲的收穫,營盤山小學六年級(3)班學生陳龍自豪地説。

“一直以來,我校都以‘增強教育服務能力,滿足學生和家長的需求’為宗旨,全面落實‘雙減’工作精神,在學生的作業量上做‘減法’,在‘體質健康、科學素養、藝術修養、課外閱讀’等方面做‘加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營盤山小學副校長鄭加焱表示,接下來,將不斷完善課後服務的項目與內容,努力把這項工作做得有特色、有內涵、有品質、有溫度,讓學生擁有一個多彩幸福的童年。

目前,綦江區課後服務已實現義務教育學校以及有需要的學生全覆蓋,按照“基礎+特色”的課程思路,常態化開展作業指導、體藝活動等,因地制宜開設科技創新、基礎編程等特色課程500余門,惠及學生近7萬名。

“課後服務不僅滿足了學生多樣化的需求,還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孩子們的課後時光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區教委基礎教育科副科長陶露燕表示,接下來,將充分挖掘利用區域歷史文化資源,從自編校本課程、提升教師傳統文化素養以及豐富學生業餘生活等方面入手,提高課後服務品質,打造具有歷史底蘊的課後服務品牌,讓巴渝傳統文化特色教育在綦江校園生根發芽、遍地開花!(綦江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