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於北碚區歇馬街道的重慶茂田機械有限公司,研發團隊圍坐一桌,討論最新研發的農機産品MT-IAM01(多功能履帶式旋耕機)遠端操控功能的優化調試情況。
要不是2021年“專精特新”的選定,外行人很難相信,在歇馬街道的近郊,竟藏著一家電機高端控制器領域的“冠軍企業”。
在2002年茂田機械成立之前,該公司總經理遊先慧已在機械製造業摸爬滾打了10餘年。“專注于特種齒輪、齒輪減速箱等産品研發,是市場所趨,也是專業所長。”他説。彼時,工程機械裝備研發被列入“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發展裝備機械無疑是當時的“藍海”市場。
儘管是首次創業,遊先慧仍然篤信:只有研發出過硬的産品,企業才能擁有核心競爭力。於是,他多年如一日,始終把“技術創新”放在第一位。“近年來,我們的研發投入超過銷售收入的10%,産品在醫療器械、機器人行走系統等細分領域始終處於行業領先地位。”遊先慧告訴筆者。
2006年,茂田機械察覺到醫療器械的潛在市場,開始研發醫療康復設備電動輪椅用無刷減速電機、有刷減速電機,目前企業穩居該領域高端市場全國前3名。
2018年,為了打破電機高端控制器歐美壟斷,茂田機械加大投入,專注研發單電機和多電機控制器。截至2021年底,該項目已累計投入超1000萬元,基本實現單電機控制的綜合性能與歐美産品無差別。
像這樣的創新型産品,茂田機械還有很多。MT21無刷減速電機、MT68智慧平衡車減速器、蝸輪蝸桿……這些産品不斷追求操控穩定、傳動效高、續航時間長、維護成本等,讓原本以生産機械製造為主的茂田變得更加科技化、智慧化。
産品的創新迭代,離不開企業對人才的重視。“技術是基礎,人才是第一生産力。”談起企業發展的訣竅,本就是“重慶英才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的遊先慧説,“我們除了自主培育研髮型人才以外,還通過與中科院重慶綠色智慧研究院、西南大學、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外聘從事機械製造、電氣控制及自動化、新材料的專家教授,以‘傳幫帶’的方式培養了大批技術人員。”
正是因為專注研發,茂田機械才有了如今的42件有效專利技術,且數量呈穩定增長態勢;也正是因為深耕精細領域,該公司才能在業內享有良好信譽和口碑,産品遠銷歐、美、澳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
疫情之下,中小企業面臨生産經營成本上升、訂單不足、回款難等挑戰,産品多為外銷的茂田機械也不例外,此時,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2020年底,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遊先慧敏銳感知到農業機械的市場潛力,隨即,3D農業機械的研發工作由此開始了。
“裝備製造一直都是我們的‘拿手戲’,只不過把研發重點從工業轉向農業。”話雖如此,近兩年的時間裏,遊先慧屢次帶領研發團隊深入田間地頭,問需農民、調研市場、攻關技術。據介紹,該團隊建立農機數據庫,經過大量的對比試驗,加之考慮地域適應性,針對性地研發出了智慧山地農業機械。
“MT-IAM 01型産品已經在北碚、永川、江津等地進行廣泛試點,受到市場和農民的諸多好評。”據茂田機械電汽工程師蔣鴻濤介紹,該産品的主要創新之處在於,它實現了工程機械與農業機械的深度結合。具體而言,機器前段搭載的挖掘臂,可以實現挖掘機的所有功能;尾部的旋耕部分,則能滿足現有農耕的相關需求。也就是説,農閒時,該産品可以承接小型工程,增加經濟收入。
同時,該産品能夠實現無人操作,有效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下一步,我們還將針對山區農業的耕作系統、運輸系統等展開研究,增加更多實用性強功能,以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産效率。”蔣鴻濤説。
2021年,重慶茂田機械有限公司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這塊“國字號”招牌的獲得,給企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還要注重研發,繼續轉型升級!”遊先慧告訴筆者,今年年底,該公司計劃將MT-IAM 01型産品推向市場,加之本就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的齒輪、蝸輪蝸桿及其傳動系統、減速電機。屆時,公司將實現年産值1億元以上,産品廣泛應用於醫療康復産品、交通代步工具、智慧搬運産品及機器人動力系統等智慧領域,繼而逐步進軍廣大的山地農業機械市場,擴大市場佔有份額。(熊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