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渝北:滴水之功見精神 文明之花香滿園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8-18 16:56:57 編輯:珍珍
image.png
志願者在渝北街頭進行交通文明引導。胡瑾/攝

一城之美,始於文明。城市的魅力不僅在於精緻整潔的外在“品相”,更在於細微之處閃現的“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生動內涵。

作為重慶最早的全國文明城區,從1987年成功創建為“省級衛生縣城”開始,渝北在“全國文明城區”這張地圖上不斷留下堅實的腳印:2005年兩次榮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區”;2008年創成西部首個“全國文明城區”,2020年實現五屆蟬聯,2021年在29個全國文明城區中位列第二……歷經30多年的積澱,從“保牌進位”到“進位出彩”,渝北一直走在全市前列。今年,更是錨定全國文明典範城市創建目標,奮力邁上這場文明接力賽的新賽道。

久久為功塑“人”,凝聚文明建設“硬核力量”

全國文明城區建設的核心是依靠人、培養人。在這場文明接力賽中,渝北就充分瞄準“人”這一因素,全員發動、眾志成城、久久為功,將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工作做深做細做實。

全國文明城區建設離不開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多年來,渝北歷屆區委、區政府始終把建設全國文明城區作為“一把手工程”,渝北區委書記、渝北區長堅持“一把手抓一把手”“一把手抓兩手”,全體區領導深入一線真督實導、解決難題,各鎮街、部門“一把手”知重負重、衝鋒在前,構建起“黨政主導、部門聯創、城鄉共建、全民參與”的整體格局,為建設工作提供了堅實保障。

此外,渝北還鍛造一支專業隊伍。採取“以老帶新、滾動培養”,保持文明辦骨幹隊伍穩定,業務水準一流;堅持每年召開培訓會,對測評體系、指標要求深入解讀,確保各鎮街、各部門分管領導、工作人員理解到位、把握準確;針對人員換崗、新老更替,不定期開展現場教學,在“評”和“議”中提升基層創建人員能力素質。

自從渝北建設全國文明城區以來,渝北街頭涌現了各種各樣道德模範:從警21年的“時代楷模”楊雪峰、“最美退役軍人”謝彬蓉、年過八旬的全國道德模範袁鎮濤、85歲還在做志願者的費婆婆……在全國文明城區建設中,渝北始終堅持全員發動、全民參與,始終把群眾作為創建主體,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凝聚力量、培育精神。今天,220萬渝北人積極支援創建工作,26萬餘名志願者成為最堅實力量,其中涌現出一大批道德典型,匯整合渝北人民精神世界的“璀璨星河”。

問題導向見“事”,綻放文明城市新風采

文明始於心而踐于行。走在今天的渝北街頭,便會在更多細微之處發現文明之光:餐廳裏,吃飯光碟的理念被更多人所接受;在各地行走時,文明靠右行的觀念被更多人付諸於行動;自覺排隊、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自覺做到垃圾分類……一系列文明理念正在化作一項項具體的行為,述説著這座文明之城的風采。

這也是渝北區在實施貫徹《重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時推出的創新舉措,針對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易出現的一些不文明行為,歸納了“渝北文明八條”——“紅燈我不闖、垃圾我分類、走路我靠右、遛狗我牽繩、吃飯我光碟、排隊我自覺、粗話我不講、停車我規範”,從個體的生活細節入手,全面提升城市的文明形象。

這種“對症下藥”,瞄準問題導向的創新貫穿了渝北建設全國文明城區的全過程,背後體現的是渝北區委、渝北區政府創建為民、創建利民、創建靠民的不變初心。

作為全市唯一“雙200”城區,點多面廣、千頭萬緒,渝北秉承“致廣大而盡精微”的理念,堅持立體化統籌、一體化推進,紮實推進城市品質、政務服務、市民素質、公共秩序、文明氛圍、城鄉共建“六大提升行動”,不斷提升城鄉“顏值”,增強民生“裏子”。2021年,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施四類十項(養老、育小、扶弱、暢行)“精準發力”工作,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今年又推出老舊小區“三規三改(規整線路、規範樓道、規凈門窗、改道路、改門禁、改立面)”等10件文明實事,為爭創全國文明典範城市夯基壘臺。

一組數據可以證明:到目前為止,渝北城區的公共交通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95%,交通運作指數降至5.98;建成8條軌道交通線路,基本實現建成區軌道交通全覆蓋;建成公共停車場40個,新增停車位1.2萬個;城市污水處理標準提升到一級A標、集中處理率提高到96.1%;空氣品質優良天數保持在320天以上,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保持在45%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41.61%,群眾對生態環境的滿意度達到94%;城市“文化客廳”和“15分鐘文化服務圈”形成,城市文化軟實力持續增強,全國文明城區建設展現更高水準。

此外,為了讓群眾更好了解文明城區建設工作,渝北採用“廣撒網、多斂魚”的思路,堅持“進到戶、見到人、講到位”的“三到”工作要求,利用社區幹部、網格員、志願者等力量,開展“三個文明進萬家(文明知識、文明禮儀、文明宣傳)”,發放宣傳品260余萬件,完成入戶宣傳50余萬戶,發送文明城區短信500余萬條,投放電梯公益廣告1萬部、5萬餘小時,形成濃厚文明氛圍。

閉環管理盡“責”,推動文明渝北再創佳績

全國文明城區建設工作多而繁雜,每一項具體工作責任如何落實?任務如何落地?渝北在這場全國文明城區建設接力賽中落實閉環管理,將任務分解到人、將責任落實到人。

“我積分卡裏有100分呢!”近期,渝北區洛磧鎮大天池村村民張金華在參與積分兌換活動時笑著説。“積分制”管理是渝北構建村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結合鄉村治理體系的重要途徑。2021年,渝北區創新鄉風文明建設方式,在農村推行“積分制”管理模式,結合“星級文明戶”“清潔戶”“最美家庭”“最美院落”等先進典型評選,引導村民常態化參與文明創建。在如今的渝北鄉村,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正成為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助力鄉村振興的強勁動力。

在全國文明城區建設中,渝北堅持圍繞中心抓創建,始終將文明創建與城市品質提升、城市更新等銜接起來,與涵養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等結合起來,與辦學育人、家教家風等融合起來,推動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在任務責任分解中,渝北每年對照中央文明辦印發的新的測評體系操作手冊,第一時間分解責任、第一責任單位牽頭落實,強化“誰主管、誰認責”的責任要求,確保責任分得準、任務壓得實。

為了確保所有工作執行到位,在全國文明城區建設中,渝北充分運用考核指揮棒,著眼制度抓創建。制定出臺了《全國文明城區常態管理考核辦法》《農村場鎮市容環境常態管理考核方案》2個文件,配備專門工作力量,落實專項資金,對全國文明城區實行常態建設、常態管理,並最終形成了“每日一督查、一週一匯總、一月一調度、季度一例會、半年一推進、一年一考核”六個一工作機制,構建起閉環運作的機制鏈,採用群檢、專檢、數字化平臺和第三方測評4種方式,形成“1+2+4”考核體系,為常態長效提供制度支撐。

一組數據更能表現渝北推進全國文明城區建設的成效:數據顯示,全區現有全國文明單位5個、文明村鎮5個、文明家庭2個和文明校園2所,擁有市級文明單位107個、文明村鎮25個、文明校園8所、文明家庭6個,區級文明單位320個、文明村鎮138個、文明家庭94戶、文明校園31所,各類文明典型燦若星辰;渝北現擁有志願服務組織1165個,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4000余次、服務群眾10萬餘人,志願服務累計時長達1554.6萬小時,新時代文明實踐開展得如火如荼;打造“理論麻辣燙”“文明農家樂”“巴新巴常”三大特色品牌,建起“婚俗館”、開展了“百本好書送你讀”全民閱讀活動、推出“移風易俗十抵制十提倡”系列動漫短片、舉辦“新農村新生活”培訓等300余場、開展“農家好故事”微訪談等活動1100余場,結合重要時間節點,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主題活動為抓手,“特色牌”影響力愈加彰顯……

“渝北區將繼續立足渝北實際,不斷創新工作機制,改進工作方法,在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文明培育上再下功夫,持續鍛長板、補短板、育新板,推動渝北從‘文明高地’向‘文明高峰’進發,奮力爭創全國文明典範城市,以實幹實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談到下一步工作,渝北區相關負責人如是表示。(王彥雪、謝林宏/文    胡瑾/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