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女漢子”遊中傑:返鄉帶富鄉親 檸檬漂洋過海

發佈時間:2022-02-28 10:50:34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何靜怡

“每年,我要將兩萬公斤檸檬銷往國外。”2月21日,在四川省廣安區檸檬基地,廣安市農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遊中傑正在指揮員工對果樹進行管護。

2014年,遊中傑決定返鄉創業,承包流轉白馬鄉石河村、白馬村、五童村3個村子1500多畝土地種植檸檬,成功帶動了白馬、石河和周邊村700多戶農戶拓展檸檬種植規模1萬餘畝。

如今,遊中傑已自建檸檬示範種植基地2000余畝,檸檬、水果育苗基地230畝,珍稀苗木繁育基地315畝;建成佔地30余畝的檸檬儲藏保鮮庫及加工廠房。

改良果樹搶抓市場

廣安檸檬銷往印尼

初春時節,行走在廣安區白馬鄉的鄉村公路上,田間地頭連片種植著檸檬樹,將這片鄉村裝扮得生機勃勃。

白馬很早就有種植檸檬的歷史,10多年前,村民就開始自發種檸檬,但不成規模,管理比較粗糙,銷路又狹窄,這讓想返鄉創業的遊中傑看到了商機。

遊中傑是廣安區白馬鄉人,丈夫與她是同鄉,但丈夫的爺爺早年去台灣經商,後來在廣東開起了工廠。遊中傑和丈夫繼承了財産,在香港購置了房産,兩個孩子都在香港讀書。

1999年,懷著對家鄉的情感,遊中傑和丈夫帶著僑資、台資回到了廣安開起了火鍋店。2014年,遊中傑看見白馬鄉荒地多,村民也窮,覺得土地荒著很可惜,再加上白馬鄉有種植檸檬的傳統,就決定在白馬鄉種檸檬。

在遊中傑看來,檸檬樹雖然投入大、見效慢,但是挂果持續時間長,其挂果週期長達20多年。此外,檸檬本身有抗氧化、除腥味等多種功效,且耐存儲、耐運輸,解決了出口存儲時間長的難題,關鍵是果品品質要上得去以及市場要找得準。

經過果樹改良以及種植環境的提升,遊中傑在白馬的檸檬果品品質上去了。

在尋找市場方面,遊中傑和丈夫利用在香港的資源出口到印尼市場,遊中傑説,印尼的土壤不適合種植檸檬,他們做菜又喜歡用檸檬,所以廣安檸檬不愁銷路。廣安檸檬分一、二、三級果,90%以上的鮮果都銷往印度尼西亞,但這僅佔印度尼西亞從國內進口檸檬非常小的一小部分。“我們希望以後能穩抓穩打,做大規模。”

帶動致富搞深加工

延伸檸檬産業鏈

2月23日,筆者行走在遊中傑種植檸檬的園子裏,看見有農民正在進行人工除草,200多盞太陽能滅蟲燈進行病蟲害物理防治,地裏則通過地布進行科學保濕保水工作。

“我們拿到了綠色食品出口的認證。將檸檬採摘好,進行包裝處理後就可以通過海關向外發售。”在加工車間,遊中傑説,現在其檸檬出口批發價格一公斤超過4元,高於國內價格。

檸檬産業發展起來了,銷路有了保障,村民也就有了幹勁。

當天在白馬鄉白馬村廣安農豐農業生産基地,30多名當地村民在基地裏忙碌。村民黃純合就是其中一員。他們家以前是貧困戶,靠種莊稼為生。“現在村子裏大部分有勞動力的老年人都在檸檬基地上班。”黃純合説,除了土地租金每年每畝能分到約600元外,每個月還有將近2000元的務工收入。

基地裏出産的檸檬除了一小部分在廣安本地售賣,大部分遠銷印度尼西亞等地區,帶動了白馬鄉石河村、白馬村兩個鄉村脫貧致富,遊中傑獲得“2019年四川省脫貧攻堅獎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18年底,依託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遊中傑還流轉了300多畝土地,種植無籽檸檬樹和南非檸檬樹,使檸檬品種多元化。2019年7月,又在浙江南潯區、廣安區就業部門幫助下建成扶貧車間,讓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除了給村民提供務工機會外,遊中傑還帶動周邊村民種植檸檬樹。她聘請技術工人對果樹進行調型,栽苗後請當地村民打理,年末給村民分紅,此外還統一收購當地村民生産的檸檬。

“部分村民種植檸檬樹投入低,果子品相較差,鮮果不容易銷售,我們就把加工這塊開發出來,把當地老百姓這些次果的銷售問題解決好。”遊中傑説,目前她已經將白馬檸檬加工成檸檬汁、檸檬幹片、檸檬果脯、檸檬麻餅等,實現了檸檬深加工利用。

今年,遊中傑準備採購一些進口設備大幹一場,“我們想把廣安檸檬的名聲打出去,力爭讓檸檬成為廣安市的特色名優農産品之一,同時帶動更多村民發家致富。” (廖小兵、劉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