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入圈 高質發展 華鎣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

發佈時間:2021-09-29 09:07:58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何靜怡

“華鎣山廣場的遊擊隊雕像有了新家!”

一週前,華鎣山遊擊隊群雕“搬家”成為華鎣市民熱議的話題。很多市民在戀戀不捨的同時,卻又覺得:這座屹立在華鎣山廣場16年、一路見證鎣城發展的雕像也該有一個更好的新家。

是的,新家,全新的“家”!從古橋至紅岩的聯網公路入口處,一座全新的華鎣山遊擊隊廣場即將竣工,這裡將是華鎣山遊擊隊群雕的新家。在這條全長13.76公里、通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華鎣山的公路上,將有包括華鎣山遊擊隊廣場、紅岩廣場、紅岩隧道和華鎣山武裝起義紀念館等在內的多個紅色景點。

不久的將來,這裡有望成為重要的紅色旅遊目的地。

從華鎣山廣場到華鎣山遊擊隊廣場,變化的是地點,不變的是初心。回望歷史,壯懷激烈;展望前景,信心滿懷。站在“兩個大局”交織、“兩個百年”交匯、“兩個五年規劃”交接的特殊歷史節點,華鎣市正搶抓“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和省委、廣安市委系列政策機遇,緊扣“同城入圈、高質發展”主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華鎣的新征程。

image.png

紅色華鎣——用好紅色資源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五一”期間,復原打造的開國中將畢佔雲生平事跡展陳館在華鎣市祿市鎮涼水井村建成開放。“我有兩個沒有想到。”村黨委書記李清洪説,第一個沒有想到的是,展陳館從建設到開放,僅僅用了45天;展陳館開放後,讓他再次沒有想到的是,這樣一座看似不起眼的展陳館,5個月時間接待遊客逾10萬人次,成為坐落在花海的“紅色地標”。

很快,李清洪便有了“第三個沒有想到”。“七一”前夕,就在畢佔雲生平事跡展陳館不遠處,復原打造的中共上川東地工委祿市特支舊址開放。參觀完兩大紅色陣地後,一位叫洪元平的重慶遊客評價,“用好了紅色資源,賡續了紅色血脈,紅色基因必能代代相傳。”

兩座紅色場館,一段濃縮歷史,一份精神傳承。

如果你問華鎣人,這裡最美的色彩是什麼?十之八九會回答“紅色”。64年前,中共川東臨時工作委員會成立,下設5個市、地工委組織。其中,中共上川東地工委直接負責華鎣山遊擊隊武裝起義。以王璞、廖玉璧等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用鮮血染紅了華鎣山,鑄就了永不磨滅的豐碑。

一部小説《紅岩》,便是對這段歷史最生動的演繹。

作為華鎣山遊擊隊戰鬥的主要活動陣地、華鎣山武裝起義的策源地和紅岩精神的發祥地之一,華鎣市充分挖掘本土紅色資源,在全市唱響以“傳承紅岩基因、發揚紅色傳統、永葆紅心向黨”為主要內容的“三紅”黨建,將“愛國、團結、奮鬥、奉獻”確定為新時代華鎣精神。

紅色基因是歷史的積澱,也是歷史真正厚重之所在。依託華鎣山遊擊隊革命史實,華鎣市啟動建設華鎣山紅岩精神黨性教育基地,配套修建華鎣山遊擊隊紀念館、紅岩精神博物館,同步打造中共上川東地工委祿市特支舊址等多個革命活動遺址。伴隨著紅岩精神宣講、“紅岩夜話”課堂及紅色影視展播、《紅岩魂》舞臺劇展演、《紅岩論壇》創刊、“重走遊擊小道”紅岩精神傳承活動等一大批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紅色文化活動有序開展,紅色基因浸潤著每一個華鎣人的心靈。

“紅岩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向陽開……”國慶前夕,華鎣市紅軍小學的一節音樂課上,學生們學唱的《紅梅讚》響徹在校園中,久久回蕩。

轉型華鎣——加快轉型升級讓産業迸發更大活力

2020年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使用,2月3日正式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10天10夜建成一座醫院!在這一奇跡的背後,還有“華鎣造”玄武岩纖維製品的功勞。

除了火神山醫院,“華鎣造”玄武岩纖維製品還先後應用於天府機場、江北機場、雷神山醫院等重大工程建設。9月16日至20日,在成都市舉辦的在第十八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上,華鎣市各企業展出的無線充電器、玄武岩製品、平板電腦備受青睞,受到國內外客商的廣泛關注。

“國外的訂單已經排到年底,超過了1000萬美元。”最近,華鎣市醜米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安全一直處於忙碌狀態。8月,公司出口到美國和歐洲的訂單量超過200萬美元;到10月底,出口到日本的訂單將達到300萬美元……

華鎣市商務局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華鎣有進出口實績企業累計達27戶,“華鎣造”産品銷售領域拓展至美國、印度、日本、巴基斯坦、東南亞等30余個國家和地區。

從曾經的“川東煤都”、全國資源枯竭城市,到如今玄武岩纖維産業成為全省“一體三翼”重要基地、電子資訊産業躋身全省四大重點佈局區、西部矽谷基本建成川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第二代産學研用綜合體,答案在哪?

轉型!

今年4月,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在北京召開項目評審會,組織專家對四川謙宜複合材料有限公司完成的“連續玄武岩纖維2400孔漏板及3500噸池窯拉絲生産線”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鑒定該項目成果水準為“國內領先”。

翻開近年來華鎣發展的答卷,一項項過去想都不敢想的成績、一張張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名片紛至遝來:世界首條玄武岩纖維2400孔漏板拉絲智慧化池窯生産線和年産6萬噸原料均質化生産線點火投産、與北京大學等國內頂尖高校院所建立“5+1”戰略聯盟、全球首條工業4.0智慧化5G超薄均溫板生産線建成投産、先後引進國內排名前三的筆電散熱模組生産企業力耀科技、戴爾一級供應商羽田電子;獲得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國家農産品品質安全縣、全省脫貧攻堅先進縣等10余塊中省金字招牌;華鎣山經開區升級為省級經濟開發區、高興貨場列入二級鐵路物流節點規劃和川渝兩地共同實施重大項目……

工業産業活力迸發,現代農業花開滿園。連片發展蜜梨産業基地2.2萬畝,蜜梨基地成功創建“省三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全省首批特色農産品優勢區”;拓展油樟、花卉産業基地7.7萬畝,油樟産業園命名為“省現代林業示範園區”,海棠博覽園獲評“省十大花卉産業園”第三名;率先在全省實現貧困縣摘帽、全面消除絕對貧困目標……今年上半年,華鎣市農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8951元,同比增速13.5%,位居廣安市縣(市、區)第一。

華鎣現代農業的發展,祿市鎮月亮坡村村民鄒昌平深有感觸。“今年單是園子裏的‘黃金梨’就有2萬多斤,可以賣到10多萬元。”這幾年,鄒昌平建了一個年出欄2000頭生豬的養殖場、在村裏流轉土地180余畝用於蜜梨種植、成立種植專業合作社。“有了黨的好政策,依靠勤勞致富,貧窮便一去不復返了!”鄒昌平説。

十年轉型,昔日的老工業基地、農業小市,正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

巍巍華鎣,風華正茂。巍巍華鎣,氣象萬千。

暢通華鎣——建設交通樞紐讓發展血脈更加暢通

9月26日下午3時,華鎣市高興火車站。經過掃碼、安檢等程式後,林月乘坐動車返回成都。自高興火車站動車開通後,在成都一家企業工作的林月回老家華鎣的次數明顯增多。

“一路風景一路歌,不知不覺間就可以往返成都與華鎣,既可以多陪伴父母,也放鬆了心情。”每當朋友問他兩地奔波累不累時,林月總會笑著這樣回答。

兩處牽掛,一種情懷。無論是在成都、重慶,還是其他更加遙遠的地方,對於身處異鄉的華鎣人來説,無論走多遠,坐落在華鎣山下的小城,始終是他們魂牽夢縈的家園。而順暢通達的交通體系,則讓這種情懷變得不再遙遠。

今年4月,一列由華鎣高興站首發至成都東站的C5763次列車駛出站臺。這是華鎣高興火車站投運後,發出的首班列車。華鎣,進入動車時代。

西渝高鐵設站華鎣、9條進出大通道啟用、國省縣鄉村道路全聯通。“一刻上高速、半時坐動車、一小時乘飛機”的快捷交通格局全面形成。

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加速推進,毗鄰重慶的華鎣市,又該如何破題,做好深度融合大文章?

交通是關鍵。

2020年12月25日,廣安市過境高速公路東環線及渝廣高速支線前鋒至小沔段高速公路聯合通車,通車儀式在位於川渝交界處的華鎣市溪口鎮舉行,這是重慶直轄以來,川渝首次聯合通車的一條省際高速公路。

廣安市過境高速公路華鎣段還分別在祿市鎮、永興鎮、明月鎮、慶華鎮各設置1個互通,幾乎縱貫華鎣市所有鄉鎮(街道)。通車後,對內,華鎣市各鄉鎮至廣安主城區快速聯通;對外,華鎣市與重慶主城區的時空距離進一步縮短,1個小時內可達重慶主城區。

更為重要的是,該路段通車後,對進一步完善川渝兩省市高速公路網路,改善區域交通條件,提高運輸轉換效率,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帶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川渝地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科學規劃與重慶、廣安城際軌道交通;積極爭取融入建設廣忠黔、廣涪柳鐵路;開工建設墊江經華鎣至合川高速路和廣渝等一大批快速通道;提升國省幹線公路、推進明月、永興等跨江大橋建設;全面融入重慶長江黃金水道運輸體系……未來,華鎣市將進一步拓展對外大通道、完善內部大迴圈,全力構建“路鐵軌水空”多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徹底融入重慶都市圈交通網路。

不久前,第一次坐動車的華鎣市雙河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浩在日記裏描繪出一幅美好的畫面:“等到我讀大學時,我便可以帶上華鎣産的梨子、葡萄,在家門口坐上高鐵或動車,去往任何一個我想去的地方……”

image.png

生態華鎣——依託資源稟賦讓生態屏障更加牢固

8月23日,天池湖畔,淡淡的晚霞與彩雲映照在如鏡的湖面上,讓來到這裡拍攝風景的攝影師沉醉在“雲落清波若鏡天、湖光山色綠黛敷”畫面中,一時間竟然忘了按下手中的快門。

天池湖是川東地區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山喀斯特季節性天然湖泊,水域面積3800畝,蓄水5500余萬立方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天池湖周邊開設了30余家企業和200余家畜禽養殖場(戶),因天池湖周邊污水管網系統不完善,導致湖水污染嚴重,對片區濕地生物多樣性、岸線植被及土壤造成嚴重破壞。

2018年以來,華鎣市大力實施天池湖濕地生態修復與保護工程,打響天池湖水環境保衛戰,相繼關閉湖泊周邊30多家大小紙廠、洗選煤廠、煤窯及石灰窯等污染企業,關停搬遷200多家養殖場(戶);建成日處理能力達1500噸的污水處理廠,並配套建設天池場鎮及天池湖沿線污水管網,有效解決了湖畔3000多名群眾生産生活污水處理問題。

針對天池湖消落帶水位變動這一特點,為最大限度保持濕地生態特徵和自然風貌,自2020年以來,華鎣市以水系綠化、彩化為重點,在月亮島以及湖畔消落帶較大的碼頭、仁和、王家壩等村,栽植池杉、水杉、蘆葦等水生植物和水陸兩生植物以及銀杏、紫薇、春鵑等彩葉樹種達20多個品種計150余萬株(叢),治理消落帶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天池湖水變清了,湖畔山變綠了,沿湖村還發展了5000畝李子樹,村民年戶均增收1.2萬元,“天池脆李”也成為遠近聞名的農業品牌。

位於渠江江畔的明月鎮濱江公園綠意盎然,每逢週末或節假日,許多華鎣市民驅車來到公園踏青休閒。在實施渠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過程中,華鎣市有效利用治理後的渠江流域水淹區和灘塗地,建成濱江公園,打造“明月風光·渠江畫廊”農旅結合産業帶,美化渠江,扮靚鄉村。

近年來,華鎣市全面打響生態保衛戰。下決心淘汰傳統産業落後産能,關停並轉煤礦、非煤礦山企業44戶。鐵腕整改中省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戰果豐碩,河(湖)長制深入落實,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態修復工程加速實施,“我為華鎣山植棵樹”等綠化華鎣行動大規模推進,大氣、水、土壤環境品質持續改善,森林覆蓋率達53.18%。

華鎣山、渠江、天池湖,這是大自然賦予華鎣的生態寶藏。圍繞“一山一江一湖”,華鎣市將連點打造精品旅遊環線,全力抓好1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華鎣山旅遊度假區)、4個4A級景區(梨香花海景區、渠江畫廊景區、八卦沱皛然山景區、黑龍峽漂流景區)創建,爭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天府旅遊名縣。堅持亮山、亮水、亮文化,擦亮“紅岩故里行、華鎣山上游”旅遊品牌,讓“好生態”變成“金飯碗”。

“青青的山喲,青青的水,青山青水咱醉一回……”目之所及,幾名女孩唱著歌謠,徜徉在藍天白雲下,青山綠水間,天池湖畔的遊客“醉”了。

人民華鎣——推進共同富裕讓人民共用發展成果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史的生動寫照,是中國共産黨總結歷史經驗的昇華。在推動華鎣高品質發展過程中,華鎣市委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和廣安市委決策部署,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華鎣市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每年財政支出66%以上投入民生,城鎮登記失業率均控制在4%以下,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應保盡保。近年來,新改擴建各類學校53所,新增學位1.5萬餘個,“入園難”“大班額”等問題全面緩解。全市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全面達標。縣鄉村三級公共文化設施實現全覆蓋。

華鎣市深入開展“人民閱卷·廣安行動”“我為群眾辦實事”等活動,每年通過“12345”政務服務熱線、“陽光問廉”直播節目、“村頭問政壩壩會”等多種形式,廣泛收集群眾問題訴求,及時解答群眾的疑惑。對群眾反映的所有問題都專門建立臺賬,明確整改措施、責任人和完成時限,督促限期整改,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我們必須全心裝著人民、全意服務人民、全力為了人民,風雨同舟、休戚與共、不負人民,向著‘同城入圈、高質發展’齊頭並進!”在中國共産黨華鎣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華鎣市委書記王山發出動員令,搶抓新機遇、蓄積新力量、開啟新征程,為加快實現“同城入圈、高質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華鎣而努力奮鬥。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長征的號角已經吹響,前進,開拓奮進的華鎣人民!(遊青/文  邱海鷹/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