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提升主城都市區城市綜合功能和發展能級

發佈時間:2021-09-28 10:09:28 來源: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何靜怡

在重慶南山俯瞰,蔚藍天空下的城市秀麗多姿。近年來,我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藍天白雲的好天氣越來越多了。

主持人:

重慶日報記者 張亦築 李星婷

訪談嘉賓:

渝中區委書記趙世慶

渝北區委書記于會文

涪陵區委書記王志傑

永川區委書記張智奎

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羅藺

西部(重慶)科學城黨工委副書記、重慶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左永祥

9月23日,重慶主城都市區工作座談會召開。會議強調,要深刻領會把握黨中央關於統籌城市佈局的經濟需要、生活需要、生態需要、安全需要的重要論述,全面提升城市綜合功能和發展能級。

對此,主城都市區下一步將從哪些方面發力?9月27日,重慶日報記者邀請渝中區、渝北區、涪陵區、永川區、兩江新區、西部(重慶)科學城主要負責人進行了探討。

渝中區委書記趙世慶:

做好四方面工作為全局添彩

渝中區委書記趙世慶表示,“十四五”時期,渝中區將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主城都市區建設的部署要求,緊扣戰略定位,把準發展方向,主動擔當作為,努力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渝中區將努力做好4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力打造現代服務業引領區。圍繞現代金融、現代商貿、文化旅遊、專業服務、數字經濟、大健康六大重點産業,全力投身西部金融中心、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推進全域建設“重慶服務業高品質發展示範區”。

二是聚力打造歷史文化傳承區。充分發掘巴渝文化、紅岩精神等歷史人文底蘊,高標準推進“紅色三岩”提升,高水準建設歷史文化街區,高品質打造重慶山水之門、人文之門、開放之門,持續提升人文渝中核心競爭力。

三是聚力打造對外開放窗口區。創新自貿區、中新合作措施,提檔升級中央商務區,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持續深化國內國際交流合作,不斷提升開放度、擴大“朋友圈”。

四是聚力打造美好城市示範區。持續深耕精耕渝中,用好城市美學、城市哲學推進有機更新,精心打造“兩江四岸”,進一步扮靚“城市客廳”“國際窗口”,加快建成國際化、綠色化、智慧化、人文化現代城區。

渝北區委書記于會文:

推動産業升級提升城市品質

渝北區委書記于會文表示,“十四五”時期,渝北區將找準方位、明確定位,找準癥結、找到辦法,充分發揮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臨空經濟示範區、仙桃國際大數據谷等比較優勢,推動産業提檔升級,加快城市品質提升。

圍繞打造高品質發展的經濟大區,鞏固汽車等傳統支柱産業,培育壯大智慧終端、軟體資訊等優勢産業,加快招大引強、補鏈延鏈,再造一個渝北工業,力爭經濟總量突破3000億元,成為全市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撐。

圍繞打造高水準開放的臨空大區,推進重慶自貿區和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建設,建好用好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力爭貨郵吞吐量躋身全國前五。

圍繞打造高能級創新的智慧大區,建好仙桃國際大數據谷、前沿科技城等創新平臺,聯動兩江協同創新區,集聚高端創新資源要素,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大數據創新的重要策源地。

圍繞打造高標準融合的城鄉大區,加快渝北大城市、大農村融合發展,全力申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提速建設5A級統景國際溫泉度假區,大力發展特色高效農業和都市休閒農業,成為全國鄉村振興樣板。

圍繞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宜居大區,高起點規劃建設一批教育、醫療、文化、體育、商業等公共服務設施,構建10分鐘生活圈、10分鐘出行圈、10分鐘休閒服務圈,爭當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引領者。

涪陵區委書記王志傑:

立足“新”和“實”建好“四化”現代城市

涪陵區委書記王志傑表示,涪陵區將緊扣市委、市政府賦予涪陵的“三個重要、一個支點”定位,堅持走“科創+”“綠色+”發展路子,立足“新”和“實”建好“四化”現代城市,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全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中展現更大擔當、實現更大作為。

一是圍繞塑造未來優勢強化科技賦能。加快構建“一區一城一鎮八基地N個新型研發機構”的“1+2+8+N”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體系,加速集聚創投資本,實施好“百千萬”人才計劃,推動科創投入、科創産業、科創平臺、科創企業、創新人才、創新生態“六個突破”,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區域性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高地。

二是圍繞新舊動能轉換強化産業升級。促進産業鏈協同協作,大力發展先進材料、頁巖氣、生物醫藥等産業集群,圍繞未來食品、高端製造等10條重點産業鏈實施一批重大技術産業化項目,加快高端高質高新産業集聚,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先進製造業基地。

三是圍繞推動共同富裕強化城鄉融合。堅持統籌鄉村振興和城市提升,大力實施城市更新和鄉村建設行動,著重解決好就業增收、醫療教育、住房保障、養老服務、社會治理等問題,持續提高共建共用水準。

四是圍繞全面綠色轉型強化低碳發展。堅持降碳、減污、增綠,著力築牢綠色屏障、打造綠色産業、建設綠色家園、倡導綠色生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五是圍繞拓展發展空間強化開放合作。力爭早日開工建設渝宜高鐵、兩江新區至涪陵快速通道,積極爭取中心城區至涪陵市域軌道交通,推動主城都市區與渝東北高速三通道、與渝東南高速雙通道建設,全面加強與川渝相關城市務實合作。

永川區委書記張智奎:

圍繞“兩大目標”建設現代品質之城

永川區委書記張智奎表示,“十四五”時期,永川區將立足“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樞紐節點、重慶主城都市區重要戰略支點”兩點定位,圍繞打造“高品質發展先行區、高品質生活示範區”兩大目標,加快建設國際化、綠色化、智慧化、人文化的現代品質之城,努力做到既積極融入中心城區,推動同城化發展,又作為區域中心,發揮好集聚輻射帶動作用。

聚焦“國際化”,讓開放發展引領城市未來。加快江瀘北線高速(永川段)、渝昆高鐵(永川段)建設,積極推進永川至中心城區市域快線相關工作,積極融入全市開放發展大格局。加快推進綜合保稅區、國際貿易産業園建設,進一步發揮永川高新區集聚輻射帶動作用,持續提升開放平臺能級。

聚焦“綠色化”,讓綠水青山成為城市底色。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區為抓手,大力實施“增花添色”“增綠添園”“綠廊建設”行動,加快構建“三面青山、六水繞城、九湖美景”的生態景觀體系,建設美麗公園城市。

聚焦“智慧化”,讓現代産業成為城市發展動力。加快培育“5+2”現代産業體系,加快打造現代製造業基地。開展企業“上雲用數賦智”行動,以智慧化賦能製造業高品質發展。依託重慶雲谷·永川大數據産業園,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深化大數據智慧化創新應用,努力建成一批典型應用場景,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取得新成效。

四是聚焦“人文化”,讓歷史文脈鑄就城市精神家園。充分挖掘“億年恐龍、萬年石鬆、千年古鎮、百年茶竹”地域文化特色,把文化元素植入景區城區,加快規劃建設一批城市功能設施,著力打造城市文化地標。統籌推進傳統街巷、老舊廠區等城市存量改造提升,讓城市展現新顏值、煥發新魅力。

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羅藺:

把“規劃圖”“施工圖”變成“實景圖”

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羅藺表示,兩江新區將緊扣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和重慶智慧之城“兩大”定位、高品質發展引領區和高品質生活示範區“兩高兩區”目標,提升城市綜合功能和發展能級,加快打造國際化、綠色化、智慧化、人文化現代城市樣板,努力把“規劃圖”“施工圖”變成高品質、高品質的“實景圖”。

一是大力推進國際化。全力提升果園港、兩路寸灘綜保區、悅來國際會展城、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等平臺能級。建好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多功能經貿平臺、兩江國際合作中心等國際合作載體,高標準建設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國際社區等生活服務設施。加快建設寸灘國際新城、龍興足球場等城市新地標,著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二是大力推進綠色化。深入推進綠色産業發展和公園城市建設,深入實施“公園長制”,保護好天際線、山脊線、水岸線,打造“一半山水一半城”的高品質生活新空間。加快推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大力佈局戰略性新興産業,培育發展未來産業,以建設“10+1”産業功能區實施“鏈長制”為抓手,推動形成産業成龍配套集聚集群。

三是大力推進智慧化。用好智博會永久會址優勢,匯聚全球智慧要素。高標準建好兩江數字經濟産業園,加快建設國家車聯網先導區,壯大數字經濟産業集群。依託魚復、水土、龍興等産業新城打造智慧産業集聚區和智慧製造創新走廊。以禮嘉悅來智慧園為示範,深化拓展“住業遊樂購”全場景集,推進全域一體化示範應用。

四是大力推進人文化。突出人文底蘊,加強多功城考古遺址、國立中央大學柏溪分校遺址等歷史遺跡保護,講好新區故事,彰顯現代、開放、時尚內涵,提升市民文明素質,依託兩江國際影視城、龍興古鎮、園博園等優質文旅資源,繪製宜居宜業宜樂宜遊的良好環境。

西部(重慶)科學城黨工委副書記、重慶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左永祥:

加快打造“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

西部(重慶)科學城黨工委副書記、重慶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左永祥表示,把握現代化進程中主城都市區建設發展的目標定位,下一步,西部(重慶)科學城將以建成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範例為統領,加快打造“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

一是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戰略引領”,做靚金鳳實驗室“創新旗幟”,做精積體電路、生命科技、低碳科技等“創新名片”,做強“雙一流”高校、“國字號”院所、“央字頭”企業等“創新引擎”,做實“科學谷”“科研港”“科技島”“科創街”等“創新載體”,做優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端研發機構、科技創新人才、科技體制機制、創新創業生態等“創新基石”,不斷提升科學城的創新能級。

二是把現代産業體系作為“發展根基”,“集群化”發展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創新化”發展大健康産業,“高端化”發展先進製造産業,“特色化”發展高技術服務業,不斷提升科學城的産業能級。

三是把深化改革開放作為“動力源泉”,以“首創性”改革、“示範性”開放、“突破性”政策,增強企業獲得感,釋放發展新活力,不斷提升科學城的開放能級。

四是把建設美好城市作為“先導工程”,下好優良基礎設施、優質公共配套、優美生態環境建設的“先手棋”,編好高端要素集聚的“金籃子”,營造“近悅遠來”發展環境,不斷提升科學城的服務能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