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風吹遍巴渝,創新浪潮激蕩兩江。
6月16日,在兩江新區黨工委(擴大)會議上,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韓愷宣佈:將推動深空探索國家實驗室基地落地重慶。該項目分段推進後,最終將建成世界觀測距離最遠的深空觀測雷達系統,預期探測距離達1.5億公里。
這個重磅大科學裝置為何落戶重慶?
韓愷稱,前不久召開的市委五屆十次全會,吹響了重慶科技創新衝鋒號,堅定了北京理工大學深耕重慶的決心;兩江新區高標準打造兩江協同創新區,樹立了創新中心紮根兩江服務重慶的信心。
2020年底,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推動兩江新區做大做強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意見》,對兩江新區提出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建設重慶智慧之城兩大定位,打造高品質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範區兩大目標。
今年年初,市政府工作報告又多次提及兩江新區,在“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中明確提出,“支援兩江新區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和智慧之城,建設高品質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範區”。
踏上“十四五”新征程,面臨歷史新使命,發展新機遇,兩江新區卯足幹勁,力爭上游,圍繞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和重慶智慧之城,加快建設高品質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範區,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國家級新區擔當作為。
推進科技創新“一號工程”
全方位建設重慶智慧之城
建設深空觀測雷達系統,只是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重慶攻略”中的一塊拼圖。
圍繞重慶汽車産業,創新中心正在申報“新能源車輛大數據監測與應用”重慶中心項目,研發智慧網聯車路協同路側設備、功能型無人車、高光譜計算成像等前沿技術;針對重慶大山大水地形特點,創新中心正牽頭開展城市救援無人系統比測項目,研究大型城市陸、水、空複雜多域環境的綜合災害救援,在全國召集80個救援裝備平臺和團隊,10月份在重慶開展在遴選比測。
像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那樣,紮根重慶,立足兩江,埋頭創新的科研機構、創新團隊、高科技企業不勝枚舉。
今年以來,兩江新區將科技創新作為“一號工程”來推進,促進産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人才鏈和資金鏈深度融合。
在兩江協同創新區的明月湖畔,兩江新區通過協同創新,納八方之才,吸引了哈工大重慶研究院、北工大重慶研究院、湖南大學重慶研究院等35個大院大所落戶。
在魚復、龍興、水土三個新城,兩江新區通過産業創新,提升企業創新意識、技術創新能力和産業生成能力,以長安全球研發中心、賽力斯矽谷研發中心等為代表,新區企業不斷走向全球,參與國際競爭,實現全球創新資源為我所用。
在兩江數字經濟産業園,新區建設的一幢幢創新樓宇聳立在山水之間,優美的創新環境讓這裡集聚了包括騰訊電腦系統有限公司、豬八戒網等在內的5000多家創新創業企業,形成了極具吸引力的數字經濟産業創新生態。
在禮嘉智慧公園,開放式創新把以往只出現在大型科技型展會上的“黑科技”,悉數收納園中,機器人衝咖啡、無人汽車載客、機器臂彈鋼琴,5G自行車競速等可體驗的智慧項目和場景多達近百處,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
在6月16日召開的新區黨工委(擴大)會議上,兩江新區又推出《兩江新區關於貫徹落實市委五屆十次全會精神深入推動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重慶兩江新區打造産業創新高地行動計劃》《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關於高標準打造兩江協同創新區2021年重點任務》“1+2”文件,為新區推動科技創新提供政策支撐。當天,兩江新區還集中簽約30余個重點項目,為加碼創新吸引925億元投資。
種種跡象表明,兩江新區正加快推動科技創新“一號工程”見到實效,通過打造高能級科創平臺、推動産業創新集群發展、增強民生類科技供給、促進産學研協同創新、集聚高水準人才隊伍、構建開放式創新生態,“破局”打造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
攜手天府新區
全力打造內陸開放門戶
4月29日,重慶兩江新區、四川天府新區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第三次聯席會議在四川天府新區舉行。
會上,兩個國家級新區共同確立汽車、電子資訊、現代金融等八大産業聯盟,重點企業簽署合作協議,落實2021年合作重點。
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兩江新區被賦予和天府新區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過去一年多來,兩江新區和天府新區攜手打造內陸開放門戶,推動成渝合作走深走實。
交通互聯互通,是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的先決條件。
兩江新區利用果園港的輻射效應,與四川港口聯動,以果園港為重點,宜賓港、瀘州港等主要港區為節點,合力構建鐵水、水水聯運通道,共同打造長江上游港口聯盟,並新增開通廣安、廣元至果園港水水轉机集裝箱航線。
水運有進展,陸路交通也更為通暢。
4月30日,合(川)安(岳)高速公路重慶段一期(雙江樞紐至崇龕川渝界)實現通車,合安高速與已通車的成資渝高速四川段相通,是連接兩江新區和天府新區、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和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便捷快速的直達通道,全線通車後,兩江新區到天府新區全程約需2.5小時,進一步縮短兩大國家級新區間的通勤時間。
在政務領域,兩地政務部門一同打通關節、疏通堵點,一步一個腳印把改革發展推向前進,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一個小窗口,就是最好的印證。
前不久,在重慶工作的唐女士想要在成都天府新區註冊一家食品生産企業,在兩江新區政務中心異地通辦窗口,唐女士迅速完成資訊填報,並在網上完成了審批。
異地通辦窗口,是川渝第一個異地互認的辦事窗口,還可為辦理跨省、川渝、兩江天府業務的相關企業提供諮詢、幫辦、陪辦、代辦服務,並特別建立了免費郵政寄遞配套機制,用“快遞跑”取代“群眾跑”,通過這些改革手段,實現了“川渝通辦”事項最多跑一次的目標。
構建現代産業體系
打造高品質發展引領區“火力全開”
5月10日,位於重慶保稅港區的翊寶智慧電子公司,10多條生産線同時開足馬力生産,工人們正忙著組裝智慧電子筆、電子手錶、平板電腦。
同一天,在上汽依維柯紅岩商務車有限公司整裝車間,300多米長的流水線上,發動機、變速箱等裝配工段一派繁忙,每隔幾分鐘就下線一輛重型卡車。
兩家企業的火熱場景,讓人切實感受到兩江新區加速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全力打造高品質發展引領區的蓬勃脈動。
電子資訊産業和汽車産業,是重慶的支柱産業。
在兩江新區,汽車、電子資訊兩大支柱産業,延續了去年以來的高位增長態勢,有力支撐了重慶製造業的高品質發展。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兩江新區汽車産業實現産值616.79億元,同比增長49%,電子産業實現産值839.97億元,同比增長48.4%。
支柱産業的火熱態勢,得益於兩江新區打造的産業集群所産生的合力。以電子産業為例,包括京東方、翊寶、旭碩等企業搶抓市場重構機遇,增長態勢明顯,也直接促成了産業“成龍成群”發展趨勢加速。
在各大産業集群高品質發展的同時,行業融合發展也開始成為潮流。
今年1月,長安汽車與京東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基於各自優勢資源,在智慧出行領域進行深入合作,建立聯合創新實驗室,合力打造全球領先的智慧座艙解決方案,攜手推動汽車産業智慧化的技術發展。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而産業集群之間的融合發展,能最大程度共用各方資源,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有利於新區加速構建現代産業體系,推動製造業整體高品質發展,助力新區打造高品質發展引領區。
打造現代城市樣板
高品質生活示範區提升市民幸福感與滿意度
“特別驚艷,我從來沒在商場裏看到這麼壯觀的‘沐光森林’。”6月12日,端午小長假第一天,家住沙坪壩的甘女士特地來到重慶光環購物公園,打卡拍照發朋友圈。
甘女士所説的“沐光森林”是重慶光環購物公園打造的室內植物園,擁有高達42米的立體垂直景觀,25米高的室內景觀瀑布、7萬餘株自然植物、300多個珍稀品類,讓其在今年4月開業以來,受到市民熱捧。僅端午假期三天,光環購物公園客流就達24.8萬人次。
重慶光環購物公園是國內首個“城市自然共同體”商業,是兩江新區升級消費者購物體驗,打造高品質生活示範區的一個縮影。
位於寸灘國際新城的“一帶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已開設俄羅斯館、澳大利亞館、紐西蘭館等特色商品國家館28個,來自世界各地的超5萬種商品聚集於此,讓市民在家門口“購遍全球”。
不斷增加的商業新興載體,不斷創新的商業場景模式,持續提升的商業發展能級,促進了消費市場的繁榮,今年一季度,兩江新區直管區分別實現商品銷售額和社零總額874億元和171億元,各自增長39%和43.8%。
建設“百園之城”,則把城市融入自然,讓身居兩江的市民“開門見綠,推窗是景”。
截至今年5月底,兩江新區已建成公園119座,轄區綠地率達到40.14%,綠化覆蓋率達到45.14%,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27.52平方米。今年內,兩江新區還將新建成金海灣江畔園廬、木桃路社區公園、會展城濱江公園2期等12個公園,年底前達到131個公園。
醫療也是關乎民生的重要項目,今年以來,以兩江新區第一人民醫院擴建、第二人民醫院改建項目為引領的民生工程進度加快,工程完工後將有效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服務需求。
披荊斬棘埋頭苦幹,回望“十三五”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兩江新區的發展取得了結構調整重大突破、創新創造活力強勁、開放環境明顯優化、社會事業長足發展、生態建設邁上臺階的顯著成效。
站在新起點、奮進新征程。
兩江新區將繼續打頭陣、作先鋒,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讓帶頭開放的擔當更加凸顯,帶動開放的格局更加宏大。(陳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