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兩江重慶首頁 頭條 要聞 經濟 交通 法治 公安 文化 旅遊 企業 招商 公益 健康 教育 房産 大數據 時評 政務聯播 視頻訪談 成渝經濟 網上直播 特別策劃 雙語資訊
  
  > 理論時評
賡續紅色血脈,繁榮紅色旅遊
作者:楊裏 來源:人民論壇網 時間:2021-04-23 10:50:12責編:尚善

賡續紅色血脈,繁榮紅色旅遊

——以沙坪壩區為例充分挖掘紅色資源繁榮紅色旅遊研究

沙坪壩區有豐富的紅色資源,是紅岩精神的重要發祥地,是小説《紅岩》故事的發生地,是歌劇《江姐》和電影《烈火中永生》的取材地。要充分發掘好保護好利用好豐富的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才能更好地推動文藝繁榮發展,不斷提高文化軟實力、打好“人文牌”,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建設文化強區。

沙坪壩區紅色資源分析

沙坪壩區是紅岩精神的重要承載地,是中共南方局領導大後方人民開展民族民主運動的主戰場。重慶解放前夕,被關押在歌樂山下渣滓洞、白公館監獄的許曉軒、江竹筠、王樸、陳然等共産黨員和革命志士,用熱血和生命踐行光大了紅岩精神。羅廣斌、楊益言作為大屠殺的倖存者,根據親身經歷,于1957年寫成了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在此基礎上創作了小説《紅岩》,成為了革命氣節教育教科書。全國文藝工作者,以此為藍本,將紅岩英烈事跡創作、改編成了電影《烈火中永生》、歌劇《江姐》、京劇《江竹筠》、歌曲《紅梅讚》、小説《最後58天》等多種藝術形式的文藝作品,擴大了紅岩精神在全國的影響力。紅岩精神現已成為沙坪壩區特色文化之一,是重慶的紅色標識,更是中國革命精神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沙坪壩區保留了大量紅色遺址、文物,紅岩烈士故里、革命遺存等。1926年8月,沙磁地區第一個基層黨支部(中國共産黨高店子場支部)成立,這是重慶地區最早建立的基層黨支部之一,至今保存著喻克由(沙磁區第一個共産黨員)烈士墓和高店子場所特別支部舊址。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十多所大專院校遷來壩上,沙坪壩學府林立。中共中央南方局為加強對沙磁文化區愛國學運的領導,于1938年10月成立中共沙磁區首屆區委。1939年5月,中共中央南方局遷駐紅岩村,以周恩來為傑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在抗戰期間,長期戰鬥在重慶和沙磁區,足跡遍佈沙坪壩區,使沙磁區成為抗日大後方和國統區愛國學生運動的先鋒,成為第二條戰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沙坪壩區各大名校,遺留了大量的革命遺址(重慶大學、南開中學、重慶一中等)。沙磁區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至今還完整保存著《新華日報》印刷所舊址(井口高峰寺)。以“愛國、奮鬥、團結、奉獻”為主要內容的紅岩精神,涌現出大家耳熟能詳的江竹筠、陳然等一大批名垂千古的紅岩英烈。紅岩精神永遠是沙坪壩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沙坪壩區的革命紀念遺址共計29處: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鄧小平題詞),紅岩魂陳列館,紅岩魂廣場,渣滓洞、白公館監獄舊址,松林坡,蔣家院子,江姐就義處,五雲山集中營,喻克由烈士墓,楊漢秀烈士殉難處,重慶談判陳列館,重慶抗戰教育博物館,周恩來在重慶大學演講地,重慶大學寅初亭、團結廣場,南開中學禮堂、烈士墓碑,高峰寺,津南村,林園,楊家花園(沙坪公園),重慶一中學校烈士群雕,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磁器口),華子良銅像(磁器口)、韓子棟事跡陳列室(磁器口),馮玉祥舊居,張志中舊居,郭沫若舊居。紅岩景區核心景點主要集中在沙坪壩區有13處。紅色旅遊景點路線以歌樂山烈士陵園、白公館、渣滓洞、松林坡、紅岩革命紀念館為主要景點,經典紅岩之旅:紅岩魂廣場—紅岩魂陳列館—“11.27”烈士墓園—烈士紀念雕塑碑藝術群—白公館—渣滓洞—松林坡—梅園—三百梯—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據2019年統計,景區每年接待遊客量為600萬人次左右,平均每天接待遊客量在2萬人次左右,節假日遊客訪問量更是達到4萬人次。

發展紅色旅遊必須分清的幾種關係

紅色資源,是一座“富礦”,如何利用好,首先應當理清楚幾種關係。

紅色資源與紅色旅遊。紅色資源是中國共産黨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所創造和傳承下來的寶貴財富;紅色旅遊是以紅色教育為魂,旅遊為本,寓教于遊,寓教于樂,提高了傳播吸引力和滲透力,在傳播中形成形象、生動和持久的形象。紅色資源通過紅色旅遊得以展現,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活動形式,紅色旅遊在內容、表現形式上能充分契合傳播紅色文化的需求,是傳播弘揚紅色文化的重要載體;比如:紅岩魂陳列館,就是通過一個個陳列展覽,傳播紅岩精神;旅遊者通過觀看一個個陳列展覽接受革命傳統教育,使紅岩精神在人民群眾中得以普及,從而促進紅色旅遊的繁榮。二者是息息相關,是彼此的前提和存在的依據。因此,要發展紅色旅遊,必須深入挖掘和保護紅色資源,同時開發利用紅色資源時,必須正本清源,尊重歷史,尊重事實,傳承紅色基因。

紅色旅遊與紅色教育。紅色旅遊是傳承紅色文化的途徑之一,是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旅遊的重要目的就是實現紅色教育。我們傳承和發展紅色文化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要在更大程度上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紅色旅遊就是將紅色文化政治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發揮的最佳方式。旅客在遊覽中,參觀的革命遺址、英雄事跡、戰鬥故事、革命詩歌等表現形式,就是最優質的紅色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紅色旅遊的主導功能,要重視嚴肅性與娛樂性相統一,以教育為主。

紅色旅遊與文化産業。紅色旅遊的繁榮與發展,對文化産業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一是環境的營造。紅色旅遊景點被賦予了特色紅色文化,大大提升了地區文化底蘊,增強了旅遊的吸引力、感染力,不僅能成為思想道德建設的神聖殿堂,也能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為文化産業的發展帶來契機,推動紅色文化資源走進市場。二是開發的創新。紅色旅遊的發展不斷推動文化産業的更新、提質,對紅色文化資源進行出版、影視、網路、VR模擬等多媒體深度開發,提供觀看、體驗和購買等服務,發揮著特色旅遊功能的同時也能産生很好的經濟效益。三是市場的需求。市場需求推動著紅色旅遊與文化産業深度融合高速發展。旅遊行業、教育行業、文化産業等新興産業與傳統産業之間的融合趨勢方興未艾,産業融合已經成為影響産業發展的關鍵所在。四是形成産業鏈。紅色旅遊能夠推動形成産業鏈,在資源保護、産品開發、線路組織、宣傳促銷、智慧旅遊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能夠促進紅色旅遊與研學旅行、鄉村旅遊、康養度假、文化創意相融合。打造成為紅色旅遊研學基地、紅色旅遊教育基地、紅色精神培訓基地、紅色實踐育人基地,融合研學旅遊+教育、紅色旅遊+鄉村振興、紅色旅遊+體驗等業態,創新紅色旅遊複合産品體系,能夠延伸紅色旅遊産業鏈。五是資源的整合。發展文化産業需要融合紅色旅遊的資源,開發紅色旅遊網路服務平臺,形成紅色旅遊“點、線、面、體”綜合服務體系;建設紅色文化創意産業園、拍攝紅色經典影視劇、編排紅色實景演齣劇、開展紅色激情歲月巡迴展演等,擴大紅色文化傳播力,通過多種多樣紅色文化活動喚醒人們的紅色記憶,使其成為地區旅遊最靚麗、最鮮活的部分。

用好、用活紅色的資源,繁榮紅色旅遊

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目前,沙坪壩區的紅色旅遊存線上路不清、顏色不亮、硬體不硬、整合不力等情況。紅色資源,是一座“富礦”,應充分運用好這座“富礦”,發展好紅色旅遊,傳承弘揚紅岩精神,繼承革命文化,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打造紅色旅遊精品。全力打造歌樂山•磁器口5A景區建設,立足“紅岩精神傳承與創新發展示範區”功能定位、“文化新地標”價值定位,以及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重慶對外文化交往承載地的目標定位,推動紅色資源、綠色資源、特色資源、古色古香資源有機結合,推動磁器口和渣滓洞、白公館的資源共用,完成磁器口後街、金碧正街、磁童路步行街改造、磁橫街風貌提升等30個重點項目,2025年創建成為國家5A級景區。

創新紅色線路佈局。一是佈局。按照“突出重點、打造特色,錯位互補”的體系發展思路,加快編制紅色旅遊發展專項規劃,做強紅色旅遊。串點成線、連線成片、開闢歌樂忠魂主題遊線,著力構建以烈士陵園景區為龍頭,抗戰名人舊居(郭沫若、張治中、馮玉祥)為重點,山洞、歌樂山、中梁、青木關沿線紅色遺址多點支撐的“1+1+N”紅色旅遊協同發展格局。二是創新。圍繞“重溫紅色歷史、傳承奮鬥精神”等主題,推進革命文物資源向旅遊資源轉化,通過VR/AR、裸眼3D投影、紅色沉浸空間設計等數字展陳等新興技術將紅岩精神生動展現;實施國家科技部支撐項目“紅岩文化展演與傳播技術整合與示範”産業項目;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建立3D畫廊和7D互動影院體驗室;開發系列語音導覽系統,打造講解服務産業項目。推出紅色精品劇目《重慶·1949》,展現紅岩先驅不畏艱險、團結奮鬥、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充分發揮郭沫若舊居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宣教作用,打造一批研學旅遊基地,以滿足人民群眾紅色教育需求。

建設紅色旅遊隊伍。加強與高校和知名旅遊企業的合作交流,全面發揮專家學者對旅遊業發展的智力支援,每2年分別舉辦一次紅色景區、旅遊線路導遊技能大賽和賓館飯店從業人員技能大賽。著力打造一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業務精湛、服務規範、執業文明的優秀旅遊從業人員隊伍。實施紅色旅遊人才培訓計劃,提高紅色旅遊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專業素養。每年舉辦1期紅色旅遊講解員、導遊分級分類培訓,造就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熟練、知識豐富的紅色旅遊景區導覽隊伍。開展紅色旅遊志願服務,組織老幹部、老模範、老教師、老戰士、老專家開展義務講解,鼓勵大學生開展志願服務,建立一支專業化、多元化的紅色旅遊志願者隊伍。

繁榮紅色文化産業。重點發展紅色文化旅遊産業,形成集旅遊服務、紀念品銷售、影視製作、資訊技術、物業管理、展覽設計、舞臺演出等於一體的産業發展鏈條;探索紅色文化特色産業電商模式,建立“紅色資源融媒體+聯盟+資源+活動+創意”的“1+4”發展模式,聯合全區29處紀念遺址建立“紅岩聯盟”,實現紅色資源互聯、共用互動,全力打造沙坪壩文化雲服務平臺和紅色媒體網。清理規範景區門面,合理劃分旅遊産品推介區域;發展演藝産業,打造《紅岩魂》渣滓洞實景劇等紅岩題材的精品劇目8部,拍攝電影《最後58天》、電視劇《重慶談判》等,不斷擴大紅岩文化産業品牌影響力。

強化紅色旅遊的宣傳。積極組織紅色景區參加本市和全國各地組織的文博會、旅交會,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宣傳沙坪壩區紅色景區形象。與中國旅遊報、大渝網、華龍網等主流媒體建立長期宣傳合作關係,製作推廣紅色旅遊宣傳片,在高鐵客運中心、區內外旅遊集散中心投放刊播;傾力打造和精心培育紅色主題遊精品旅遊線路。加大“一刊一號三圖”(《文化之旅沙坪壩》文旅季刊、旅遊公眾號、旅遊地圖、人文地圖、手繪地圖)紅色旅遊板塊行銷力度,發放旅遊季刊、沙區旅遊地圖、精品旅遊線路冊頁等各類宣傳資料,公眾號推出“玩轉沙區”旅遊文章和資訊。

營造紅色旅遊氛圍。加強“紅色三岩”“獄中八條”等紅色資源挖掘宣傳,持續推進“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紅岩革命故事展演活動,組織開展“新時代傳承弘揚紅岩精神”重大專項課題研究,引導幹部群眾弘揚紅岩精神。開展重點革命舊址短視頻攝製展播,發佈《紅色聲音檔案》有聲書。 推進“紅岩精神進校園”活動,舉辦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開展“百名紅色講解員講述百年黨史”“黨的故事我來講,爭做紅領巾講解員”實踐體驗活動。研究和整理紅岩精神創造者、弘揚者、傳承者,以及解放後在沙坪壩工作的地下黨員建設新中國的事跡。打造《紅岩魂》《紅梅讚》《江姐》等精品文藝項目,開展“紅色故事”“獄中八條”系列微視頻展播等活動。開展音樂劇《郭沫若》、話劇《宣言》巡演、美術書法攝影聯展、“紅岩少年”等系列展演展示活動。持續辦好“黃葛樹下龍門陣”“巴渝書場”以及“星期日講座”等傳統文化品牌講好紅色故事。(參考書目:1.《沙坪壩區文化志》2.《沙坪壩區紅色旅遊指南》)(沙坪壩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 楊裏)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8000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817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8063

廣告合作:0086-10-8882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