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派團體幫扶就業:關注畢業生的“後顧之憂”
“史上最難就業季” 黨派人士吁從基層做起

    找個工作怎麼就這麼難!
    2013屆畢業生的哀嘆,正在被2014屆畢業生們接過來。

    另一個視角是:699萬2013屆畢業生的求職機會,正在被新一屆畢業生擠佔。要不要套用一句話:沒有最難,只有更難?

    在“最難就業季”,全總、工商聯、共青團以及各民主黨派也在行動,除了鼓呼建言,他們也為畢業生做些實事。
2013年被稱“史上最難就業季” 是誇大還是事實
2013年被稱“史上最難就業季” 是誇大還是事實
青年科技人才創業就業服務計劃在京啟動 共青團青年科技人才創業就業服務計劃在京啟動

由中國青年高級人才培訓中心主辦的“青年科技人才創業就業服務計劃”啟動儀式于8月9日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舉行,全國少工委副主任、中國青年網路影視中心主任、中國青年高級人才培訓中心主任金東作了主旨發言。

據介紹,本次計劃的實施分成培訓項目、志願行動及宣傳表彰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建立中國青年高級人才培訓基地,主辦方將依託誠譽農莊實施農業大學有機示範基地模式複製計劃,開設有機農莊培訓課程,培養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及市場行銷人才;第二階段為共青團推動有機農業發展青年志願行動計劃,組織青年志願者參加有機農莊建設和服務工作,以及青少年有機農莊考察體驗活動;第三階段將舉辦青年科技人才有機農業創業、就業主題會展,開展青少年教育系列活動和青年就業創業榜樣宣傳表彰活動。

團中央第一書記秦宜智在共青團十七大上表示,要為青年就業創業提供服務,深化青年就業培訓、見習基地、創業小額貸款、青年創業帶頭人培養等工作。

團中央第一書記秦宜智在共青團十七大上表示,要為青年就業創業提供服務,深化青年就業培訓、見習基地、創業小額貸款、青年創業帶頭人培養等工作。 

為更好地促進青年創業就業,中國青年高級人才培訓中心建立了中國青年高級人才培訓基地並在全國實施“青年科技人才創業就業服務計劃”。

全國少工委副主任金東表示,“青年科技人才創業就業服務計劃”力爭由點及面、分步驟地建設一批中國青年高級人才培訓基地,並在此基礎上,實施一批符合青年就業創業需求、服務青年發展需要、具有較強時代感和市場競爭力的青年培訓項目,如青年職業生涯規劃師培訓、農村青年科技創業人才培訓、青年進城務工人員技能培訓等。通過這些有的放矢的培訓項目,有效地提高廣大青年的科技就業創業能力,為其健康成長髮揮積極作用。 [詳細]

全總等出臺報告 稱延遲退休對就業帶負面影響暫不可行 全總等出臺報告 稱延遲退休影響就業暫不可行

《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報告2012》8月4日在武漢發佈。報告稱,延遲退休目前條件並不具備,暫時行不通。

這份報告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國家人社部、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暨南大學、軍事經濟學院等部門和高校的眾多專家、學者共同攻關完成。報告以“社會保障風險管理”為主題,分“社會福利”、“社會救助”、“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等多個部分,對延遲退休年齡、計劃生育政策等問題均有研究。

如果延遲退休年齡,帶來就業崗位減少,將使大量青年不能進入勞動力市場
如果延遲退休年齡,帶來就業崗位減少,將使大量青年不能進入勞動力市場


對於延遲退休年齡這一話題,報告主要負責人、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鄧大松教授介紹,全球大約有165個國家對退休年齡做了具體規定,大多數發達國家的退休年齡定在65歲左右。在國內,隨著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有呼聲將我國職工退休年齡從60歲延遲到65歲。

鄧大松稱,以中國目前就業崗位的供給狀況,延遲退休條件並不具備。研究表明,我國每年新增就業崗位徘徊在1000萬個左右,其中,大約30%的崗位來自退休人員的更替。“每年大學畢業生就業需求差不多800萬個左右,加上農民工、社會其他就業人群,就業崗位供給的缺口大”。

鄧大松説,中國目前有7億多勞動力,勞動力絕對數和可能的經濟狀況相比,勞動力數量不缺,這一狀況在2020年以前不會發生根本改變。“如果延遲退休年齡,帶來就業崗位減少,將使大量青年不能進入勞動力市場,形成青年失業狀況,由此帶來一些負面影響”。(記者陳誠通訊員吳江龍 許曉丹)

工會工商聯推民企招聘周遇冷 大學生為何不願去民企 工會工商聯推民企招聘周遇冷 大學生為何不願去民企

為了應對“最難就業季”,今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工商聯在上海聯合啟動了“2013年全國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同時開始了相關的招聘活動。然而,記者在招聘現場發現,除少數知名民企招聘火爆外,佔比較大的中小民營企業展臺前大多門可羅雀。到底是什麼樣的誤解讓大學生在“最難就業季”裏依然選擇退卻呢?

憂慮一:不了解情況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多大學生除了對知名民營企業多一些認識和信任感外,對於中小型民營企業了解甚少,影響了大學生的應聘熱情,降低了招聘雙方的對接成功率。為解決這一難題,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開始探索與高校展開深入合作方式,通過給大學生傳遞更多有效資訊,提供實習崗位等方式進行雙向選擇,提高招聘成功率。

“目前建築行業發展速度快,人才需求緊缺,我們就有目標地和高校建立合作關係。”作為民企招聘的創新代表,聯創國際人力資源中心總經理李潔告訴記者,該中心與高校合作設立了聯創國際獎學金,資助優秀大學生去歐洲遊學1年,回來後只需完成一份建築成果彙報即可。在此過程中,企業為大學生提供了實踐機會和專業指導,大學生也可以對企業有更深的了解,企業最終在選拔招聘中成功佔據優勢地位。 [詳細]

大學生不願去民企,是對民企缺乏安全感,而近年來大學生對民企的滿意度也不高,圖上顯示的是2011年畢業生就業後對單位的滿意度
大學生不願去民企,是對民企缺乏安全感,而近年來大學生對民企的滿意度也不高,圖上顯示的是2011年畢業生就業後對單位的滿意度。


憂慮二:怕沒發展空間

鄢盛傑是醫療專業的應屆畢業生,他告訴記者,雖然握有數家國企、外企的offer,他還是選擇了一家民企。問他原因,他説除了因為公司良好的發展願景以及給員工提供的發展空間之外,更重要的是民營企業的生長空間在不斷拓展,他對自己和企業的未來都充滿信心。遺憾的是,採訪中,像鄢盛傑這樣對選擇民營企業就業信心十足的大學生並不多。

在全國民營企業招聘周啟動儀式上,上海市副市長時光輝介紹説,從上海來看,民營企業的戶數已佔全市所有企業戶數總量的95%以上,從業人員佔全市從業人員80%以上。專家建議,要讓更多大學生看到民營企業提供的廣闊發展空間,激發青年人的創業潛能。同時,民營企業也要為大學生創造更高品質的就業機會,讓個人與企業共同成長。[詳細]

憂慮三:缺乏安全感

今年讀經濟專業的大三學生魏歆21日一早就來到招聘周活動現場,為一年後的畢業早作打算。“今年的就業形勢很嚴峻,早點來就是為了給自己多積累點經驗。”有魏歆這樣擔憂的大學生不在少數。記者採訪中發現,工資偏低、工作不穩定、不解決城市戶口是多數大學生放棄民企的主要原因,這也導致大多數求職者頻繁跳槽。

全國工商聯扶貧與社會服務部副部長劉建認為,需要政府出台中小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稅收、金融、社保補貼等扶持政策,尤其是小型微型企業新招用高校畢業生給予培訓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的操作辦法,從而進一步減輕中小企業負擔,改善中小企業就業的環境。同時,相關部門要為到中小企業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做好人事代理、檔案保管、社會保險辦理和接續、職稱評定、權益保障等服務。這樣,才能讓高校畢業生到民營企業工作沒有後顧之憂。[詳細]

“史上最難就業季”?部委民間眾説紛紜 “史上最難就業季”?兩部委意見不一

教育部:駁斥“最難就業季” 就業基本穩定

8月4日,教育部向媒體開放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和全國高等學校學生資訊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針對今年有699萬畢業生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教育部予以駁斥,認為今年大學生就業基本穩定。

全國高等學校學生資訊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就業服務開發處處長方偉介紹,今年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一方面是由於全球經濟放緩,我國也處在調結構、轉方式時期,客觀上會減少一些就業崗位。另一方面,今年畢業生人數確實達到了歷史最高,但多方面資訊顯示,今年學生就業形勢與往年比持平。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詳情]

教育部説就業穩定,人社部説300萬大學生就業難,就業形勢評估為何總和求職之路一樣令人迷惘?

教育部説就業穩定,人社部説300萬大學生就業難,就業形勢評估為何總和求職之路一樣令人迷惘?

人社部:專家透露今年預計300萬大學生難就業

8月4日,也就是在教育部官員駁斥“史上最難就業季”的同一天,在“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報告2012”媒體見面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能力建設中心主任王玉君透露,加上以前未就業的大學生,今年可能有300萬以上的大學生難以初次就業。

據了解,今年應屆畢業生近700萬人,創新高。王玉君稱,以往的初次就業率在70%以上,按照這個數字,加上往年未就業的學生,今年會有超過300萬的大學生不能初次就業。加上其他就業大軍,今年的就業壓力特別大。

王玉君補充道,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不僅與我們的教育模式、大學生的就業理唸有關,當下的崗位數量與品質也是其中關鍵因素。他透露,目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多渠道多途徑幫助大學生就業,比如通過提高公共服務品質,在各地舉行大型的招聘會;鼓勵大學生走訪基層當村官,鼓勵大學生瞄準國家的優惠政策,將自主創業和就業有效結合;擴大“兩支一扶”等促進大學生就業觀念轉變等等。

王玉君還認為,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恐怕還會持續幾年。 [詳細]

政協委員稱高校統計就業率不科學

“市場經濟下的就業本身應是政府調控下的市場行為,讓高校充當統計主體是不科學的。為了保證就業率統計的公正性,應當由政府設立專門機構或者由民間機構來承擔這項工作。”安徽省政協委員汪洪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讓高校自身進行就業率的統計,這種自説自唱的統計方法的公信力顯然讓人質疑。為了保證就業率統計的公正性,應當由政府設立專門機構或者由民間機構來承擔這項工作。加拿大就是利用國家統計局等全國性機構及一些民間機構,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進行定期或不定期評估,保證就業率統計的客觀、真實、科學。 [詳細]

(中國網綜合)

屢禁不止的就業亂象,還要折騰畢業生幾年? 屢禁不止的就業亂象,還要折騰畢業生幾年?

中國教育報8月26日評論:高校就業率“注水”貽害無窮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尤其是今年,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可是許多高校(特別是一般院校和民辦高校)所顯示的就業率依然很高,大多在九成以上。果真如此嗎?顯然,這其中有一些高校存在“注水”、弄虛作假的現象。

高校在就業率上造假,其不良影響是相當嚴重的。高校是培養德才兼備人才的殿堂,而學校弄虛作假,學生還能相信學校對他們的思想教育嗎?既然學校可以玩數字遊戲,弄虛作假,那麼,當學生在考試中舞弊、在論文中隨意編撰數據時,學校又該如何處理?這樣的高校還能培養出高素質人才嗎?這樣的惡性迴圈只能讓高校和學生雙雙受害,最終損害整個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和社會風氣。

高校就業率造假有百害無一利。從長遠來看,如果一些高校不能懸崖勒馬,而依然沉醉在造假的沾沾自喜中,那麼,這樣的高校將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逐步失去具有的優勢並放大其日益累積的劣勢,最終被淘汰出局。[詳細]

 數年前就被曝光和批判的“被就業”,為何至今還屢禁不止

 

最難就業季 至少10%的崗位拒絕女性

據安徽日報8月26日消息,2013年的找工季,被譽為史上“最難就業季”。剛踏出校門的鄭楚然,在找工作時面臨了和很多同學一樣的難題:工作很難找,而且存在性別歧視。她告訴新公益記者,當自己和同學們在各類人才市場上期待找到心儀的工作機會時,卻發現女性比男性就業更難,“因為市場上有10%的崗位拒絕女性”。

這一冰冷的數字,讓鄭楚然大感失望。她暗中走訪南方人才市場調查發現:在市場約350個攤位裏,有30個以上的“限男性”和“男性優先”的招聘廣告。這些廣告基本上是招聘“業務員”、“司機”、“編輯”等不屬於國家規定的、禁止女職工從事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工種。

“在招聘過程中設置性別限制,基於女性的身體和生理等非崗位要求而做出的區別對待,侵害了女性的平等就業權,是赤裸裸的就業歧視。”鄭楚然決定做點什麼,讓公眾引起關注。7月底,穿起學士服,在好友的陪同下,她站在南方人才市場外舉起了標牌,牌上用黑筆寫著“女生畢業很有才,限招男性很無奈”。儘管路人訝異以對,但她仍在圍觀中淡定微笑。

“我覺得還是沒有引起關注。”鄭楚然絞盡腦汁,決定給廣東省人社廳寫一封信,除陳述女性就業歧視難題外,還力邀其相關工作人員陪她逛人才市場,了解女性就業困境。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準備,信在8月7日被寄出。第二天,廣州各大媒體均報道此事,鄭楚然得到讀者和網友的讚賞。

8月9日,人社廳回應稱,南方人才市場已清理存在性別歧視內容的招聘資訊。他們還要求各地加強日常巡查,通達受理投訴舉報渠道,並對所轄人力資源市場的招聘活動進行集中檢查,及時發現、糾正性別歧視和其他各類就業歧視現象。隨後,人社廳約談了鄭楚然,雙方一談就是兩個小時。[詳細]

另據京華日報消息,在看到招聘啟事上標注的“僅限男性”要求時,更多人選擇放棄或改投其他公司,而2012年求職者曹菊卻打起了官司。一直關注就業歧視的律師黃溢智免費代理了此案。這就是著名的“就業性別歧視第一案”。

黃溢智認為這是一起打破就業歧視的公益訴訟,更多遭遇就業歧視的人應用行動為自己維權。

儘管,今年,國務院辦公廳、教育部等部門相繼發佈通知,要求保護高校畢業生合法權益,嚴禁任何形式的就業歧視。

但就業歧視現象仍屢禁不止。[詳細]

    任何一個單一的部門舉措在面對“最難就業季”時,多少都有點老虎吃天的無奈。我們看到了民主黨派和社會團體的鼓呼和行動,但是這個關涉全社會各領域的系統工程從哪破題?什麼時候破題?一茬又一茬的畢業生還要在這困難的“麻團”裏度過多少個季節?回答這一串問題所需要的,又何止是一把快刀。
往期回顧
少子化時代,中國夢裏看早教
少子化時代,中國夢裏看早教
委員多年建言:莫讓高溫補貼隨高溫“蒸發”
委員多年建言:莫讓高溫補貼隨高溫“蒸發”
民盟的社會服務:讓不長莊稼的沙土長出新經濟
民盟的社會服務:讓不長莊稼的沙土長出新經濟
本期製作
“最難就業季”
中國政協頻道 新聞熱線/商務合作:010-88824926  傳真:010-88824989  合作QQ:2609589921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