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國抗疫物資問題被政治化 | 中國世界觀.003

發佈時間: 2020-04-12 09:25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李穎

本期主題:外媒炒作中國抗疫物資不合格,我們該持何態度?

本期微評:相比此輪中美貿易摩擦以來美國對我國相關産品加徵關稅的行為,因産品標準等形成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更隱蔽、更具保護性。一方面,我們要警惕我國出口和援助的抗疫物資問題被政治化;另一方面,也要嚴防極個別不合格抗疫産品流入國際市場,破壞中國製造的形象。

特約評論人:陳淑梅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本期責編:張寧銳 江虹霖


抗疫時期品質問題被過度放大

3月30日,外交部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專門對近期有幾個國家反映中國抗疫物資出現品質問題進行了解釋。這些問題是檢測手段的差異造成的,有些是使用目的的不同導致,並不是真正的品質問題。然而部分外媒報道甚至炒作中國生産的防疫抗疫物資“不合格”。全球疫情之下,我國出口和捐贈的防疫抗疫物資頻頻被爆所謂的品質問題,且問題有被過度放大的趨勢。

例如,馬雲公益基金會捐贈物資被傳因品質問題被多個國家拒收。4月1日上午,馬雲公益基金會發佈聲明辟謠稱,基金會先後向國內抗疫一線醫院以及海外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捐贈了近一億件、幾十種門類的物資,至今沒有收到任何接受單位關於品質或者其他問題的投訴,也沒有被任何國家和機構拒絕過捐贈,網上謠言不足為信。

特殊時期産品標準築起貿易壁壘

3月17日美國疾控中心(CDC)批准了其他國家與N95同級別的口罩可以在美國替代使用,名單中有包含中國在內的七個國家和地區。3月28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推出了一個新的“緊急使用管理”(EUA),其中顯示中國標準KN95口罩沒有獲得緊急授權。儘管後來FDA官員稱不會阻止進口中國標準口罩,但是未將中國口罩列入其准予進口名單。

FDA對於為何將中國從名單中除去沒有任何明確説明。世界貿易組織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第2.2條款規定,“一國可以基於維護國家安全、人類安全和健康、動植物安全與健康、環境保護、防止欺詐行為等方面的正當理由而採取技術性貿易保護措施”,原則性地要求這些措施“不應對國際貿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礙”。正是這樣的模糊性規定對成員國形成軟約束力,為成員國間實施技術性貿易措施埋下了隱患。技術性貿易措施本身並不一定成為貿易壁壘,但當一國“以科學技術實力為基礎,依據技術標準,通過技術門檻與準入條件,增加出口國的貿易成本,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標準也就成功築起了貿易壁壘。相比此輪中美貿易摩擦以來美國對我國相關産品加徵關稅的行為,標準等形成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更隱蔽、更具保護性。

在繼續積極支援其他國家抗疫的同時,一方面,我們要警惕我國出口和援助的抗疫物資問題被政治化,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嚴防極個別的不合格抗疫産品流入國際市場,破壞中國製造的形象。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産國,如果我們生産的口罩存在品質問題,不僅會讓包括外國消費者在內的使用者得不到應有的保護,而且可能會招致官司,得不償失。醫療物資關乎生命,我國相關部門必須在生産、銷售、出口等環節切實承擔起監管職責,有關企業必須加強品質管控,保證産品品質,關鍵時期彰顯中國企業的擔當和責任。


注: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中國世界觀》評論欄目由中國網原創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可將中國産業鏈撇開或替代 | 中國世界觀.001

賈康:中國政府不宜向全體老百姓直接發現金丨中國世界觀.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