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個媳婦就返貧?高價彩禮該咋治

發佈時間: 2019-07-25 10:38 | 來源: 半月談 | 作者: 梁軍 趙宇鵬 侯韶婧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在部分貧困地區,娶媳婦的彩禮錢高得嚇人,已成為群眾心病。半月談記者在甘肅慶陽、平涼等地調查發現,近年來當地在治理高價彩禮上頻頻發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矛盾並未根除,群眾對擠壓彩禮攀升空間的呼聲依然很高。

軟硬兼施,高價彩禮風略有好轉

半月談記者走訪的多個村莊都制定了彩禮指導標準,大多控制在10萬元以內,對婚宴桌數、迎親車輛、煙酒等也都設定了具體限制,並要求黨員幹部帶頭遵守。對不遵守“硬杠杠”的村民,村委會將減免其有關福利,並取消其家庭或個人參評“和諧五星”“好婆婆”“好媳婦”等榮譽資格。

“對要了高彩禮的,村裏會去找女方家裏談。過去村裏的彩禮要十幾萬元,現在控制在8萬元左右。”平涼市涇川縣王村鎮光明村文書呂懷繼説。

平涼市崆峒區崆峒鎮太統村村委會還出資,在村內修建了約220平方米的便民事務用房。便民事務用房由後廚區和用餐區組成,還可臨時搭建舞臺,專供村民操辦自家紅白事。

“場地租金3天僅需600元,村裏規定不上高檔煙酒,菜品主家自己買自己做,都是成本價。”太統村紅白理事會會長楊世忠説,村裏提供場地後,村民幾乎不在外面大操大辦紅白事,減輕了村民婚嫁負擔。

平涼市崆峒區索羅鄉廟後村黨支部書記李建軍説,高價彩禮節節攀升的狀況得到了遏制,前幾年普遍是二十幾萬元,近幾年下降到平均十二三萬元。“不過與村民收入相比較,十萬元以上的彩禮,仍然是家庭返貧的因素之一,群眾對擠壓彩禮攀升空間的呼聲依然很高。”平涼市文明辦綜合協調科科長白興平説。

半月談記者走訪發現,一些村民因高價彩禮致貧、返貧的現象仍然存在。慶陽市合水縣西華池鎮嚴溝圈村村民郭陽學的兒子8年前結婚,當時給前妻3萬元彩禮。郭陽學説,離婚後耽擱了這些年,眼看彩禮已經漲到20萬元,全家2018年剛剛脫貧,如果兒子再婚,整個家庭就會返貧。

根治婚嫁歪風難在何處?

慶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員樊欣説,彩禮相關糾紛佔到全市整個婚姻家庭二審案件的30%至40%,此類案件近幾年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彩禮價格增長速度快,20萬元還不包括首飾、離娘錢等名目繁多的花費。由於彩禮的私密性,不少地區還存在“公開一個價、私下一個價”的現象。

目前,雖然各地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制定村規民約,遏制婚俗陋習,但一些組織未能發揮應有作用。

“村民一般不願意來紅白理事會,怕村組織把親事給攪黃了。”慶陽市西峰區彭原鎮義門村黨支部書記翟浩軍説,彩禮本來是兩家人商量的結果,第三方介入難免引起誤會。同時,雙方家庭談彩禮,具有一定的隱蔽性,一些家庭不願積極配合,不利於紅白理事會開展工作。

義門村婦女主任帥曉明參與婦女工作已經30年,在村裏有較高威望,村民間有事兒也愛讓她評評理。但帥曉明説,這麼多年來村裏宣傳移風易俗效果不明顯,自己苦口婆心仍收效甚微。

相較于中東部地區,甘肅農村經濟條件仍較落後,從而形成“外來女性留不下、當地女性盼外出”的現狀,男女比例失調助推了高價彩禮需求。“一女選二男,誰家彩禮高選誰家,窮人家庭娶媳婦最難。”白興平説,越窮的地方,越沒人願意嫁過去,除非願出高價彩禮。

探索更柔性的激勵約束機制

基層認為,治理婚嫁歪風想要立竿見影難度較大,單純通過宣傳引導難以徹底根除頑疾,必須探索更柔性的激勵與約束機制,用群眾樂於接受的辦法來化解矛盾。

一是多措並舉發展農村經濟。太統村村主任蘭志軍認為,高價彩禮表面是婚俗問題,實質是發展問題。甘肅省委黨校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張建君認為,經濟落後是女性不願嫁入一些地區的根本原因,應因地制宜促進産業發展,吸納青年農民就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減少彩禮需求。

二是柔性管理與剛性約束相統一。甘肅永登等地組織德高望重的鄉賢擔任調解人角色,同時組織鄉賢參與評選全村“五星級文明戶”等榮譽資格,當選的農戶不需要實體資産抵押、擔保,就可以從信用社貸款。白興平認為,不僅要讓群眾嘗到“文明的甜頭”,還應該吃到“陋習的苦頭”,如紅白理事會發揮監督作用,一旦發現存在違反村規民約的家庭,可對其採取一定的懲罰措施。

三是創新百姓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半月談記者在甘肅隴南走訪看到,當地農村將抵制高價彩禮的觀念融入地方傳統劇種花燈戲裏,教化村民移風易俗。基層幹部建議,教育形式既要有創新思路,又要有本土特色,才能助推新風尚在基層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