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同心圓第4期:大運河文化帶迎新機遇 保護傳承利用要系統發力

發佈時間:2019-05-30 12:45:0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和海佳 張寧銳 張正朋

中國網北京5月30日訊(記者 和海佳 張寧銳 張正朋)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華民族流動的血脈,是一條承載著密集文化基因的大動脈。

2014年6月,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遺産項目。2019年2月,中辦、國辦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提出要按照“河為線,城為珠,線串珠,珠帶面”的思路,合理劃分大運河文化帶的核心區、拓展區和輻射區,保護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統籌大運河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劉佳義。

面對大運河文化帶成功申遺“五週年”與新的歷史機遇,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平臺推出中國同心圓第4期,專訪全國政協委員、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劉佳義,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原院長張廷皓,江蘇省政協委員、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主席朱民陽,為進一步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建言。

大運河申遺後“這五年”:形成生態自覺和文化自覺

2014年6月22日,“大運河”文化遺産項目正式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同年8月,第十二屆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學會聯合舉辦的“中國大運河世界遺産保護座談會”在京召開。參與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工作的專家、學者等30余人,為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産目錄》後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機遇、新挑戰建言獻策。

劉佳義表示,全國政協持續對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建言,“十多年前,大運河申遺就是經全國政協調研後提出建議,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大運河申遺工作最終成功了。”

大運河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據統計,世界上有520多條運河,分佈在50多個國家,沿線3000多座城市和上萬座古鎮,中外運河文明需要進一步加強交流互鑒。

朱明陽表示,大運河與長城同為中華文明的“金色名片”,申遺成功後又成為世界公認的文化符號,但與長城相比,大運河的國際知名度還不高,運河保護、傳承和利用的中國經驗、中國智慧等還未得到廣泛知曉和認同。

對大運河申遺後的“這五年”,張廷皓表示,五年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取得明顯進展,沿運河的各省市都由地方黨委牽頭,組建了統籌協調的工作機制,各省也都把大運河保護條例納入到省立法計劃,“這樣的重視程度是第一次。”

張廷皓説,今年2月推出的《規劃綱要》是對大運河文化遺産的全面認識,目前國內各省市都在修訂過去的規劃,要把既定的規劃納入到頂層設計當中去。

“五年來的最大成績就是逐步形成共識。”朱民陽表示,大運河是流動的河流,也是一個流動的文明,特別是沿運河這麼多的文物古跡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有些是搶救性的保護,有些是應用性的保護,有些是恢復性的保護,這些方面逐漸形成了一種生態自覺和文化自覺。”

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原院長張廷皓。

組建國家大運河文化研究機構  完善法規體系

1981年12月,第五屆全國政協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茅以新提出《建議恢復並擴大南北大運河案》。此後,歷屆全國政協都有委員通過資訊、提案、大會發言等形式,推動大運河保護。

2018年9月,全國政協副主席劉奇葆率“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重點提案督辦調研組赴北京、天津、河北進行調研,著力將大運河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續寫千年運河的壯美篇章。

2019年4月,全國政協副主席劉奇葆率調研組再次赴山東、江蘇調研,了解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和《規劃綱要》貫徹落實情況。

全國政協委員、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劉佳義介紹:“我們先後走了8個省市,40多個市區縣,50多處大運河遺址和40多個古鎮和文化項目。通過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進行了深入的了解。”

根據調研情況,劉佳義建議,應完善大運河保護的法規體系,可參照長城保護條例儘快制定大運河保護條例,推動沿線各省市出臺大運河保護管理辦法,明確時間表、路線圖。

“應組建國家大運河文化研究和建設的諮詢機構,創立運河群,列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研究。”劉佳義進一步建議,應開展對大運河山東濟寧以北的通水通航問題研究,“我們在調研當中感到,濟寧以南這邊是通水通航問題不大,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濟寧往北河段基本上是乾枯的。前一段用南水北調的水進行了試水,大運河河道注入水以後就形成了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有水才有靈氣,有水才有沿線的文化。”

“同時,世界運河共同創造了豐富多彩的運河文化、運河生態和運河産業,國際上運河保護和治理已探索出許多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引進來’工作還需加強。”朱民陽説。

江蘇省政協委員、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主席朱民陽。

大運河保護應更加系統保留視域廊道  不要亂建

2014年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今年中辦、國辦又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全社會文物保護和生態保護的意識大幅提高,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迎來歷史最好時期。

劉佳義表示,今年《規劃綱要》出臺後,各地都在積極制定落實的具體措施,“現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正處於一個較好的發展時期,我相信這個《規劃綱要》的落實將會給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帶來新的機遇和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張廷皓説,要挖掘大運河遺産文化在保護、傳承、利用當中來發揮的新功能,活化運河歷史文化,輸出文化産品,打造運河文化品牌、發展運河文化産業、構建運河城市帶。保護、傳承、利用要更加系統地發力。

前景光明,機遇無限,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也存在著需要面對的挑戰和問題。朱民陽表示,水無界風無邊,大運河的保護、傳承與利用具有系統性、複雜性的特點,最終一定要走法治化道路。

張廷皓提出,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過程中要重視文物保護,做到文化遺産的本體保護和地下的文物保護相統一,“另外要設立一定的視域廊道,大運河能看見的地方,不要建亂七八糟的東西,像現在我們看到大運河周邊有些房地産開發高樓林立,這個一定要避免。”

“這是活著的河,也是生生不息的河,也是給了我們生命的河。”朱民陽表示,在大運河保護傳承過程中,人們逐漸樹立起生態自覺,“我們感覺到沿運河的綠色越來越多,水越來越清了,但如果我們真正沉下去看、深入調研的話,運河水的治理和保護,任重道遠。”




中國網·中國政協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欄目監製:張寧銳 欄目執行:中國網政協頻道全體 美術設計:司誠 製作:馬岳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zhangnr@china.org.cn 電話:010-88824983 傳真:010-88824989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