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我們的朋友圈被這位笑容甜甜的姑娘刷屏了。
王心儀,這位出生在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一個普通農村家庭的18歲姑娘,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成績,被北大中文系錄取。當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寄到家門口之時,她正隻身一人在異地打工,在保定一家輔導機構做著輔導員。
刷爆朋友圈的,是王心儀此前寫的一篇關於自己、關於貧窮、關於希望的文章,一經發出以後感動了許多網友。
全文如下:
提筆時,我是有些許猶豫的。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講起這個關於我自己、關於貧窮、以及關於希望的故事。
談錢世俗嗎?不!
我出生在河北棗強縣棗強鎮新村。棗強縣是河北省貧困縣,每人平均收入極低。我有兩個弟弟,大弟弟和我一起就讀于棗強中學,小弟弟還在上幼兒園。一家人的生活僅靠著兩畝貧瘠的土地和父親打工微薄的收入。
小孩子的世界,本就沒有那麼多擔憂與沉重可言。而第一次直面貧窮與生活的真相,是在八歲那年。那年姥姥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平靜的生活如同湖面投了顆石子一般,突然被擊得粉碎。一家人焦急慌亂,卻難以從拮據的手頭擠出救命錢來。姥姥的生命像註定熄滅的蠟燭,慢慢地變弱、燃盡,直到失去最後的光亮。
姥姥辛苦了一輩子,卻未換來一日的閒暇,病床上的她依然記挂著牲畜與莊稼。一輩子勤勤懇懇的姥姥的離世,讓幼小的我第一次感到被貧困扼住了咽喉。可能有錢也未必能挽救姥姥的生命,但經濟的窘境的確將一家人推向了絕望的深淵。
我清楚地記得那些灰暗的日子裏母親無聲又無助的淚水,我也開始明白:談錢世俗嗎?不,並不是的,它給予了我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也讓我們能盡全力去留住那些珍貴的人和物。而這些亦讓敏感的我意識到:生活,才剛剛解開她的面紗。
人生的路不是走給別人看的
我和比我小一歲的弟弟相繼踏上求學路,又給家中添了不少經濟負擔。母親由於身體原因,更因為無人料理的農活及生活難以自理的外公,而無法外出工作。只能靠父親一個人打工養家糊口。父親工作不穩定,工資又少得可憐,一家人的日常花銷都要靠母親精打細算,才勉強讓收支相抵。
外公與媽媽一年的醫藥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姥姥生病時家裏又欠下了不少債,這也就免不了要省掉花在衣服上的錢。親戚家若有稍大的孩子,便會把一些舊衣服拿到我家。有些還能穿的衣服經母親洗洗,也就穿在了我和弟弟身上。
她常説,穿衣裳不圖多麼好看、乾淨、保暖就很好了。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母親現在仍穿著二十年前的校服了。我和弟弟也十分聽話,從不吵著要新衣服、新鞋子。
不過,班上免不了有幾個同學嘲笑我磨壞的鞋子、老氣的衣服、奇怪的搭配。記得初一一個男生很過分地嘲弄我身上那件袖子長出一截的“土得掉渣”的棉襖,我哭著回家給媽媽説,她只説了一句:“不要理他,踏實做事就好。”
是的,何必糾結于俗人的評論,那不過是基於你的外表與穿著,若他無法看到你內裏的自我,不睬他也罷。人生的路畢竟不是走給別人看的。那件衣服我穿了初中三年,那句話我也記到現在。
幸福是極力擁抱自己看到的美好與陽光
除了衣著,上學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交通。低年級可以在村裏上,但升到三年級就只能去鄉里的學校。家裏有一輛自行車,我坐在后座。弟弟只能坐在前面的樑上,兩條腿翹起來。別人眼中似乎是“演雜技”的樣子,竟讓弟弟堅持了三年。
當時到鄉里的路破得不成樣子,水泥板碎成一片一片,走起來坑坑洼洼,一到雨天還會積很多水。可媽媽每次接送,從不誤時。其實本可以讓我們寄宿在學校,一週接送一次,但鄉里學校的伙食實在很貴。媽媽又擔心正在長身體的我們,卻苦了體弱的自己。
有時候免不了要讓我們下車跑一會,於是每天上下學跑上一公里就成為了我和弟弟的鍛鍊方式。記得有一次下雪,雪積了有一尺厚,車子出不了門,媽媽裹著棉襖,頂著風,走到學校來接我們,一路上也不知道有多少雪融化在了母親的臉上。但我和弟弟興奮得不得了,一邊玩雪,一邊和媽媽説著今天學到的新知識。
我們三個人就這樣一直走到天黑才到家。那時候我便懂得了,幸福不是因為生活是完美的,而在於你能忽略那些不完美,並盡力地擁抱自己所看到的美好與陽光。
儘管貧窮刺傷了我的自尊 但仍想説:謝謝你!
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奪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説,謝謝你,貧窮。
感謝貧窮,你讓我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你讓我和玩具、零食、遊戲徹底絕緣,卻同時讓我擁抱到了更美好的世界。
我的童年可能少了動畫片,但我可以和媽媽一起去捉蟲子回來喂雞,等著第二天美味的雞蛋;我的世界可能沒有芭比娃娃,但我可以去香鬱的麥田,在大人澆地的時候偷偷玩水;我的閒暇時光少了零食的陪伴,但我可以和弟弟做伴,爬上屋子後面高高的桑葚樹,摘下紫紅色的葉子,倚在樹枝上滿足地品嘗。
謝謝你,貧窮,你讓我能夠零距離地接觸自然的美麗與奇妙,享受這上天的恩惠與祝福。我是土地的兒女,也深深地愛戀著腳下堅實與質樸的黃土地;我從卑微處走來,亦從卑微之處汲取生命的養分。
感謝貧窮,你讓我堅信教育與知識的力量。物質的匱乏帶來的不外是兩種結果:一個是精神的極度貧瘠,另一個是精神的極度充盈。而我,選擇後者。
我來自一個普通但對教育與知識充滿執念的家庭。母親説過,這是一條通向更廣闊世界的路。從那時起,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便深深地紮根在我的心中。
母親早早地教我開始背詩算數,以至於我一歲時就能夠背下很多唐詩。來自真理與智慧的光明,終於透過心靈中深深的霧靄,照亮了我幼稚而又懵懂的心。貧窮可能動搖很多信念,卻讓我更加執著地相信知識的力量。
感謝貧窮,你賦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與永不低頭的氣量。農人們都知道,播種的時候將種子埋在土裏後重重地踩上一腳。第一次去播種,我也很奇怪,踩得這麼實,苗怎麼還能再破土而出?可母親告訴我,土松,苗反而會出不來,破土之前遇到堅實的土壤,才能讓苗更茁壯地成長。長大後,當我再次回憶起這些話,才知道自己也正是如此了。
我不相信手掌的紋路 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
“我不相信手掌的紋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求學路上,多少的坎壤困頓終究阻擋不住我追逐真理的腳步。中考,我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考入棗強中學。高中三年,我一直秉承著“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態度,尋找併發現學習的樂趣,並全心投入其中,為每一天注入靈感與活力。三年來,我的成績一直穩居年級前三名。在細心鑽研課內知識的同時,我也注意拓展自己的課外知識,積極參加各種競賽活動,獲得了全國中學生基礎知識與創新能力大賽省級一等獎、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省級二等獎,化學省級二等獎。
此外,我還是個充滿好奇心與想像力的女孩。我喜歡仰望天空,那一望無盡的透徹的藍,讓心中所有的塵埃散盡,歸於平靜;我喜歡逗弄花草,這份大自然的饋贈與祝福,若不多花些時候欣賞,簡直算得上“暴殄天物”了;我喜歡做白日夢,那是心靈的探索與自我的找尋,思想在翱翔、在潛遊,引領我去本遙不可及的遠方。我喜歡像這樣放飛自我,與靈魂作伴,來一次心靈的旅行。同時,我也算得上是個“文藝女青年”,平時喜歡靜靜地寫點東西,作品《楊絳一一那個安靜的守望者》獲得“語文報杯”大賽全國二等獎。
大家眼中的我,是個活潑、樂觀而幽默的女生,時不時會給大家高歌一曲,把所有人嚇出寢室;也常給朋友講段子(聽我講笑話真的可以練出腹肌)。同學們學習或生活中遇到了問題,也會找我幫忙,我亦以此為樂、全力相助。同時,我也絕不是個“兩眼不聞外事”的兩腳書櫥。校內,我一直擔任班長,全心全意為班級服務,並參與各種學校活動的組織、主持工作,被評為省級優秀學生幹部;校外,我也投身於社會實踐與服務工作中去,參與清掃街道、敬老院敬老等活動,受到大家的讚揚。
三年,苦嗎?很苦,小弟弟的誕生,加上我和大弟弟都踏入棗強中學,不免讓家庭經濟陷入更大的困境,這些也讓我認識到肩頭上沉重的擔子。我是老大,必須撐起這個家的希望。於是,壓力成了動力,這種信念與責任激勵著我一路向前。一年四季我一直穿著校服,每日的伙食是單調的白菜饅頭稀飯,雞蛋是成績提高後作為獎勵的加餐。可三年,又很甜。“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探索新知的樂趣遠遠超過了汗水的苦與鹹。有老師的諄諄教導、同學的真摯情誼、學校的關心照顧,那些苦又算得了什麼?
不同於廣大網友,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APP平臺)小編看完了這篇文章,第一個感受就是:欽佩。
欽佩這位小姑娘,條理清晰、思路清楚,年紀輕輕就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而且積極付諸實踐;欽佩她家教良好、樂觀豁達,不因貧窮而折腰;欽佩她不受經濟條件所限,眼界寬廣,自立自強而不自卑。王心儀身上的很多品質,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有媒體評論,王心儀就是“寒門貴子”中的代表,小編倒是認為,王心儀的“可貴”,更體現在精神層面。這樣的姑娘,無論身處何地,面臨什麼樣的環境,都是塊“寶”。
王心儀收到的錄取通知書
“知識改變命運”在今天還能行得通嗎?
王心儀在網路上走紅之後,有一些人,包括一些媒體提出質疑:這樣的個例並不常有,在當今社會,靠“知識改變命運”的事情已經越來越少了。因為若非少見,媒體怎會爭相報道“寒門女孩考入北大”、“工地男孩收北大錄取通知書”呢?
2017年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曾坦言,“高考是階層性的考試,農村地區越來越很難考出來,我是中産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能看到現在很多狀元都是家裏厲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識不一定改變命運,但是沒有知識一定改變不了命運。”
從數據上來看,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劉雲杉統計1978年至2005年近30年間北大學生的家庭出身發現,1978年至1998年,來自農村的北大學子比例約佔三成,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下滑,2000年至2011年,考上北大的農村子弟只佔一成左右。(《北大等名校農村娃所佔比例緣何越來越少》《廣州日報》20131016)
近年來的數據情況,也不算樂觀。據新華社報道,2016年北京大學4000多名應屆生中,錄取農村學生700多人,為近年最多,算下來,比例也僅在17.5%。
綜合近年媒體不同口徑的統計看,北大、清華、復旦等名校的農村生源基本不超過20%。
有意思的是,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APP平臺)小編在查閱資料時發現,“感謝貧窮”這句話,曾任多屆全國政協委員、富華國際集團主席陳麗華在2002年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説過:“感謝貧窮,貧窮真的是一所最好的大學。”幼年時家境貧寒,陳麗華讀到高中便被迫輟學,而她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奮鬥,現在已經成為首屈一指的企業家。(金週刊2002年1月25日報道)
出生於1941年的陳麗華,因時代和家庭條件所限,在年輕時僅僅接觸知識都有困難。而70後的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也感慨于王心儀的文章。他曾自訴經歷,提到,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第一次看見電燈,並深深地為這科技感到不可思議;自身讀大學的費用,都是村裏人給籌集;進大學後,也沒有跟家裏要過一分錢,因為要也沒有。
而代表00後的王心儀,面對貧寒的家境並沒有絲毫抱怨,甚至在將來可能重復他們的傳奇。
寒門能不能再出貴子?小編認為,任何時代都可以,區別只在於,你是“物質上”的寒門,還是“精神上”的寒門。
要感謝的不是貧窮而是對抗貧窮的精神
在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APP平臺)小編看來,王心儀的家庭,在物質條件上當然不能和城裏孩子比較,但是在精神上,她的家庭條件一點都不差。
當好心人提出要幫助這個困難的家庭時,王心儀的媽媽説:
“非常感謝社會對我們這個家庭的關照,只要是自己家庭所能負擔的,絕對不會向別人請求資助。我們一家人省吃儉用,辛苦一點,也沒什麼,一家人只要平平安安在一起就是我最大的心願。錢還是去幫助比我們更需要幫助的人吧!”
王媽媽從小教育王心儀要好好努力,將來有能力一定要多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回報國家和社會。
網路上諸多盛讚並沒有讓這個女孩子迷失方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王心儀是這樣説的:
真的沒有想到我的文章會引起這麼大的反響,牽動這麼多人的心靈,不過意料之外,卻又是情理之中:因為我一直相信這世上總是好人多,我們周圍總是溫暖多於冷漠。
從你們充滿溫暖的留言中我了解到了你們想要伸出援手的想法,謝謝你們讓我更加有理由堅信——美好與光明雖會遲到,但終將到來!
然而,接下來我想向大家講的是,這篇文章是我以前寫下的,而後來一個好心人決定幫助我。他們一家人不僅在經濟上幫助我,在生活中也十分關心我,像家人一樣給我愛和關懷。大家看到我的照片了嗎?那上面我的衣服、鞋子,還有拍照的手機都是他們精心挑選給我的,現在我的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而且現在大學的資助機制十分健全完善。工作人員了解了我的情況後也給出了切實的援助行動。真的感謝這所有的一切讓我看到了一個更加燦爛明亮的未來。你們的關懷與愛心,我都已經收到了,但我不想讓所有的愛與溫暖都集中在我的身上,我更盼望的是把這份感動與愛心傳遞下去,溫暖更多需要它們的人。
我知道有很多像我一樣曾經陷入泥潭的孩子,甚至比我的情況更糟糕。每次我在電視上看到這些,心總是很沉很沉,那時我總盼望著有一天我的聲音能被所有人聽見,能有一個機會讓我説出這些話:
如果我們有能力哪怕只有一點點,也請不要猶豫,不要遲疑,一點點的關懷,一點點的正能量都會讓這個世界更美好一點、更明亮一點,我們的每一點溫情都會被需要、也會被珍惜。
大學對我來説,是機會,也是挑戰!不求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我一定會盡我所能在北大遇到更好的自己!
讀完這些話,你覺得王心儀是出生於“寒門”嗎?事實上,她的精神世界比很多嬌生慣養的“熊孩子”的精神世界豐富多了。你還會認為,王心儀的父母只是普通人嗎?她的父母比很多“熊家長”更會教育自己的孩子。
很多人説,從王心儀的臉上看到的都是陽光,仿佛她所經歷的都是晴天,看不到任何陰霾。其實她自立自強,陽光樂觀的精神,正是其父母的折射。
擁有這樣強大精神的家庭,就算是暫時貧困,又怎會看不到脫貧的曙光呢?
王心儀的各種獎狀,證書貼滿了墻壁
教育扶貧斬斷“窮根”讓更多孩子不必再“感謝貧窮”
在2015年9月圍繞"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精準扶貧"主題召開的全國政協雙週會上,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貴州省畢節市副市長冉霞認為,受教育程度低是農村長期貧困的根本原因。她建議加大對貧困地區農村教育投入,尤其加強對進城務工農民群體的教育引導和管理。
全國政協委員劉強東在評論王心儀文章時也説:“希望所有人都能投入到扶貧工作中!給更多人帶來希望和機會!”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以高校教育為例,近年來,教育部連續實施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的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和高校專項計劃。各名校紛紛推出自己的農村學生單獨招生專項計劃,如北大的“築夢計劃”,清華的“自強計劃”,復旦的“騰飛計劃”等等。從目前來看,這些計劃都保證了一定的招錄比例。
很多重點高校也表示,考生家庭經濟存在困難的,均可通過獎學金、助學金、減免學費、勤工儉學等多種方式給予學生資助。
“寒門”不會成為阻擋王心儀這樣的學子的進階之路。只要寒門學子足夠努力,整個社會都會為這份努力而打開綠燈。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北京日報、廣州日報、金週刊、騰訊新聞等
轉載請標明出處: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APP平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