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關於天津落戶的文章突然刷爆了朋友圈。文章最末的幾句話,把小編逗笑了:
有人仍不甘心:“你們怎麼查到我們在外地有工作?聯網嗎?”
“你們的實際情況,會在辦理業務的時候都寫在(預審表)上面。”他回答。
“那我可以不寫啊!”
工作人員哭笑不得:“我們現在在這兒的所有人都是人才,首先,誠信是第一位的,我們海河計劃也是要誠信的。”
恐怕很多在北京基本不可能落戶,而希望藉由天津的人才引進政策在津落戶的“北漂兒”,在這波跌宕起伏的操作中,更多的感受是笑中帶淚,還有些許的無奈。
天津加入“搶人大戰”,多少人想落戶?
5月16日,天津正式對外公佈吸引人才的“海河英才行動計劃”,大幅降低人才落戶門檻,本科生40歲以下,碩士45歲以下,博士不受年齡限制,只要持身份證、學歷學位證,即可辦理直接落戶。
以直轄市的身份直接加入“搶人大戰”,且因地緣優勢,對在北京落戶困難的“北漂兒”來説,天津的誘惑力呈幾何倍數增長。
據媒體報道,僅在行動計劃公佈的第一天,就有30萬人下載“天津公安”APP辦理落戶申請。天津市有關方面樂觀地認為,30萬人的申請量僅僅是剛剛開始的數字,今後一個時期還會有大幅增長。
不過,蔚為壯觀的30萬人爭搶天津戶口還沒持續幾天,天津市又出臺了相關政策解釋稱,此輪人才落戶新政,目的在於支援有意來津真正參與天津各項事業發展,願意在津腳踏實地創新創業的人員,而不是借落戶之機,單純挂靠戶籍,或為子女獲得參加高考資格、買房炒房的各類其他人員。要合理界定引進的是否是天津真正所需的人員,確保杜絕“戶口空挂”、“暗度陳倉”等現象的發生,必須嚴格實行落檔才能落戶的規定。
5月21日晚,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楊光在接媒體採訪時表示,自5月16日政策發佈以來,截至21日,直接落戶5800余人,領取調檔函2.7萬多人。
楊光表示,據初步統計,已經拿到準遷證的人員,平均年齡為32歲左右,大部分都是青年人才。從來源地上看,除西藏外,全國各省市都有,主要來自山東、河南、河北和東北地區。
“另外,需要説明的是,我們的政策不是短期的,沒有所謂的‘窗口期’,更不會朝令夕改,而是要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天津廣納英才的大門始終是敞開的。”楊光強調。
楊光還表示,天津將重點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引進人才的服務,將以家庭為單元為人才提供“保姆式”服務。二是支援人才創新創業,對引進的人才,及時兌現各項扶持政策,跟蹤解決人才在工作中的難題,不僅使人才引得進,更要留得住、用得好。
“人才”們盯上的是什麼?
作為全國公認的“高考天堂”之一,天津的吸引力或許並沒有被本地的決策者正確預判。
在最初30萬的申請人中,有多少是真正想在天津工作的,我們不得而知。有媒體直接發文表示:
“‘人才’們盯上的,就是優質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乃至於相對低廉而原先被限購的房子。這些實質上是什麼東西呢?其實是在戶籍制度下,各地政府掌握分配的、某種程度上的‘壟斷性資源’。而如今,在形勢逼迫各地必須參與“搶人大戰”的背景下,各地政府把這些資源拿了出來,以招徠人才,哪怕人才就只佔個坑,‘身在曹營心在漢’也無所謂。”
我們不能武斷給每一個申請落戶的人按上“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帽子,也不能武斷地批評天津市對形式預估的不足。但距離北京只有半小時車程的地緣優勢,在這個焦點時段,卻讓天津多了點“小尷尬”,似乎在某種意義上,天津淪為了“備胎”。
不過,淪為“備胎”的就只有天津一家嗎?
2018年,多個二三線城市突然涌現“搶人”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50余城市以及山東、海南、江西、吉林、雲南等省份發佈了人才引進新政。作為一線城市的天津,也“自降身價”加入了“搶人大戰”。
有網友認為天津的優勢在於幾個方面,首先是北京基本沒辦法落戶,“天津好歹算直轄市,落戶之後將來牽扯到戶籍的一些事情,辦理也比較方便,一天就可以來回。”其次,“房價還算便宜,尤其是跟北京比,很多北京買不起房子的,就去天津買了,連同解決孩子上學問題,老人在天津帶孩子,夫妻倆在北京上班,週末回天津或者每天高鐵來回。”最重要的,則是高考方面的優待,有人表示,天津市的985錄取率全國第一,211錄取率全國前三,甚至985錄取率要高於一半省份的211錄取率。
其他二三線城市雖然沒有這樣的優勢,但也是下足了血本。
比如:
鄭州市政府印發《鄭州市人才公寓建設和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通知明確了人才公寓申請條件、分配方式、租金標準等。其中規定,頂尖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享受的租賃住房均為免租住房,對於工作滿10年且貢獻突出的,可無償獲贈所租住房。
西安市房管局印發《西安市人才安居實施細則(試行)》,其中規定,人才安居購房補貼標準為:實際購房金額的50%,其中,A類人才最高補貼100萬元,B類人才最高補貼70萬元,C類人才最高補貼40萬元。
海南省則正式發佈《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吸引各類人才20萬人左右;到2025年,實現“百萬人才進海南”目標。
成都市發佈《關於創新要素供給培育産業生態提升國家中心城市産業能級的人才安居工程的實施細則》。在購房支援方面,住房限購期間,對於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引進的高端人才等,經所在區政府(管委會)認定後,其購房可不受戶籍、社保繳納時限的限制。
秦皇島2017年12月份公佈的人才辦法顯示,秦皇島將確保提供一套人才公寓供人才租住,人才公寓租期可達5年。最高級的A類人才可免費租住,最低級的D類人才(碩士和本科)也僅需負擔40%的租金。
今年4月16日,西安市公安局在官方微網志高調宣佈,西安迎來2018年第300000位“新西安人”。這意味著,西安在4個月不到的時間內就增加了30萬戶籍人口。
但這30萬人都會留在西安工作嗎?我們不得而知。同理,“搶人”的二三線城市都能把搶來的人才留住嗎?我們也不得而知。
吸引人才不能一時腦熱 供需對接才是王道
在“搶人大戰”中,很多城市把落戶、房子、高待遇當做競爭的資本。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APP》平臺)記者曾採訪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他認為,“真正的科學家並不需要這些,需要的是團隊”。
李德毅所説的“真正的科學家”,是指尖端型的人才,是不管大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都會瘋狂爭搶的人才。這些高層次人才往往不會“單幹”,他們需要一個高水準的團隊在持續穩定的環境中共同做事,這樣的要求,“搶人大戰”中的地方政府可以滿足嗎?
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APP》平臺)小編認為,人才也是需要分類的,有本身實力已經很強、絲毫不注重名利只專注于科研的人才;也有更加看重優質教育、醫療等資源,哪能解決“孩子高考問題”就把戶口落在哪的人才。該如何吸引不同類型的人才,讓他們來了還能安心留下,這是每個城市都需要做的功課。
在城市發展的焦慮和競爭壓力凸顯的今天,大量城市希望在二次城市化浪潮中抓住機會,實現産業結構和城市量級躍升。越在這樣的檔口,參與“搶人大戰”的城市就越需要頭腦冷靜冷靜,找準城市定位,安排好後續工作,別讓房價又迎來新一波上漲,別讓“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人才們得了機會,讓城市真正需要的人才被湮沒。
參考資料:中國網、華夏時報《天津落戶96小時後夢醒 》、中國新聞網、澎湃新聞、騰訊網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