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個個都是傾情投入!”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尚武説起24支“社區規劃師”的規劃師們,喜笑顏開。2018年1月,上海市楊浦區啟動社區規劃師計劃,同濟大學12名規劃師分別對接區內的12條街道鎮,因為效果喜人後來又增加12支。規劃師們深入街巷小區,目光瞄準犄角旮旯、巷角路邊,細細踏勘慢慢打磨,如今的楊浦區街頭巷尾、老舊小區紛紛靚了起來。
微更新,小改小造皆關乎居民美好生活
“這裡原來實在是太破了。”同濟規劃院梁潔指著延吉四村的居民房屋和院子説。延吉新村佔地45公頃,1980~1983年建,分一至七村,有樓房408幢。居民3.26萬人,學校、菜場、娛樂健身設施配套很好,且綠化等公共綠地比較富裕。但40年的風雨,這些六七層高的住宅及小區環境早已進入多事之秋。
彰武路同濟新村周圍環境,這裡學生流、居民流、路過者,雖然這條路還是屬於市管幹道,但信號燈、出入口、人行步道環境都相當糟糕。“一到學生上課轉場、同濟大學老師下班回家,這裡只有一米多的小通道,根本沒法正常行走。”
定海街道、四平路街道、長海路街道、長白街道、大橋街道、殷行街道、平涼街道、延吉街道、江浦街道、新江灣街道、控江街道、五角場街道…….老工業區楊浦,老街老社區比比皆是,老人出門不方便、孩子放學過馬路太危險、想鍛鍊沒地方……溝溝坎坎、雜草叢生,件件都是居民的日常煩惱,想改造?每一個都是針頭線腦,細碎瑣屑的角角落落。用規劃師陸勇峰的的話來説,這些微更新沒啥收入但投入巨大、工作十分瑣細,屬於純公益的規劃。
想想規劃,都是幹那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重新安排好河山的事,至少也是一個鄉鎮、一個新村的,哪有整天遊走在社區裏,勘測、拍照、計算、放線的?但是,王紅軍、戴代新、馮高尚、董楠楠、姚棟、黃怡、李彥伯、陳泳、陳強、王蘭、王一、徐磊青、閻樹鑫、梁潔、楊辰、匡曉明、趙蔚、李繼軍、劉剛、王偉強、孫彤宇、劉悅來、李晴帶領各自團隊一幹就是四年多,與街道、居委會、職能部門,更多地是與居民溝通,一棵樹、一條道、一個小運動場,來來回回。“持續不斷地與居民座談,這些活動常常是在下班後、節假日。”金茜雲説,當然麻煩,但改造好了,居民滿臉燦爛的樣子,我很治愈。
“我們24支團隊,總人數大約在200人左右,‘頭羊’帶領的基本都是80後、90後,年輕人是主力,佔比95%左右。”張尚武説。
面對社區居民渴望的眼神, 他們都在做啥
“美麗街區”、“美麗家園”、“人民城市人民建”……市裏的《美麗街區方案》《街道設計導則》等頂層設計完成後,接下來就要在群眾家門口,于細微處用繡花功夫有機更新了。
蘇家屯路街角,一道矮矮的墻把綠地和步道隔開,在密集的居民區,鄰居們想説個話、看個景兒,都沒有安全停駐的地方;彰武路鞍山支路的小花園,原來有假山、喬木和高矮不同的草木,但就是沒有居民歇腳嘮嗑的空兒,而這裡孩子放學、菜場買菜,來來往往的老人很多;延吉小區綠化帶內品種豐富,綠化樹被各種不知名的雜草灌木嚴實包裹,人行道上到處是見縫插針的汽車;定海街道的偉達工具廠廢棄已久,滲漏嚴重,幾進廠房之間的天溝已部分塌落,墻上白灰大面積脫落,門只剩下一個黑魆魆的洞,地上紅的、白的、灰的,更多分不清顏色的雜物堆滿了每一個角落……馮高尚説,每一個老舊小區的居民改善小區環境的願望都很強烈。
梁潔説,本次規劃開展過程中,我們團隊注重從現場的精細調研出發,對基地內的每一棵大樹、每一塊活動場地都先行標注;規劃初步方案形成後,廣泛、多輪徵詢居民意見,反覆修改,目標就是把延吉四村的中心花園變得老中青幼都好用,還能充分留住歷史記憶。
“經過與居民代表的座談,我們發現大家的社區歸屬感很強,認為這是個文化底蘊厚、煙火氣濃、生活很便利的地方。”金茜雲説,居民們也提出,社區普遍老舊,環境較為雜亂;路面、路牙石、座椅涼亭大都破舊;更困擾的是與日俱增的小區內亂停車。針對這些訴求,她深入控江七村、控江西三村、延吉七村、舒蘭路61弄,開展環境勘測、具體訴求徵集、方案設計、落實改造。“控江七村中心花園缺乏足夠的活動場地和休閒設施;公共活動場地品質不高,使用率低;社區活動設施匱乏或者陳舊。”金茜雲介紹,我們的規劃當然首先扮靚小區綠化,增加居民健身步道,還要設置中心休閒廊架、慢行道、休閒活動、休閒座椅、健身器材、療愈種植池、共用花架、動車停車位等等,這些“規定動作”一個也不能少。走在各個改造過的小區,發現三三兩兩、三五成群的居民正在享受改造帶來的愜意和美好。
“入口赫然一排垃圾箱,正對大門。”馮高尚指著鞍山三村小區的5隻黑漆垃圾桶説,這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工人新村,垃圾桶等均擺放在小區大門入口處,很是扎眼。如何處置這排辣眼的黑桶?垃圾房的大門開到背面,不再正對大門,讓居民丟、垃圾清運轉場到背面去;廂房原來開門處變成小區宣傳櫥窗、彩繪墻等,小區入口不就高大上了嘛!
24支隊伍中,規劃院的年輕人像李林、白雪瑩、向曉琴、于佳冬、張金波、林清華、王璐瑤、沈逸菲、李思穎;有的是城規學院的産教融合方式參與工作的,如黃佳彥、段睿妍、沈若玙、潘玥涵、張瑩穎、李晗玥、焦夢婕、樊婕、楊聞博、白寅崧、王昊、俞文彬、劉冠鵬……他們擔綱設計總控、藍圖設計、路段設計、建築設計、局部節點設計、現場督造等等。“我們打算在這條居民路上融入校園文化,結合居民提出的問題,打開不同的節點空間,我們在彰武路南側設計出一條同濟大學時光軸,可以説每個環節都很鍛鍊人。”馮高尚説。
“項目一一落實,社區變靚,開心!”
定海之窗、黨建花園、三區合一為一脈三園、彩虹公園……2018年以來,楊浦區社區微更新産生的熱詞很多,這些熱詞的“父母”都是同濟規劃院的年輕人。他們把水豐路一側街道優化升級為如今老年人的會客廳,讓撫順路社區睦鄰中心成了網紅,讓彰武路美食一條街成了同濟大學百年曆史的“時光膠囊”,讓核酸亭變身成了“學雷鋒志願服務站”、匯聚愛心的“吉愛亭”。梁潔説:這條百米長廊上的報紙,看的人很多,我們在廊柱中間設計了一些座椅,這樣看報看累了就可以坐一會兒再繼續。
“看的人多嗎?”
“多!報廊都有四五十歲了。”她説。
社區規劃師項目負責人張尚武介紹,五年來,社區規劃團隊傾情投入,對全區200多條道路、近1200個路段,開展了全覆蓋的現場調研,問需於民。在此基礎上,打造明星街道、書香街道和煙火氣街道三類特色街道。用簡單、經濟但充滿關懷的方式激活被遺忘的空間,創建兒童與老者友好社區,現在“小小規劃師”“科普小森林”等都成了遠近聞名的社區更新名片了。
王紅軍、張斌兩位設計師仿佛使了魔法,把原來的“定海瘡疤”變成了現在的“定海之窗”:咖啡廳、展廳和超市集為一體,最讓人留戀的當然是斜撐于墻上、山脊模樣的半室外大檐廊,那光景!我們參觀的那天,定海之窗變身“照相館”了,居民絡繹不絕,正在屋裏化粧、穿婚紗、擺姿勢,拍婚紗照。一看他們的模樣,都是這裡的資深居民;再看那表情,風霜的臉燦爛如花,個個幸福得不要不要的。
七彩的小瓷磚像遊龍、如彩虹,從鞍山支路一彎一折迤邐到彰武路,“楊浦公眾號把它稱作‘彩虹公園’,説:街角出現一條彩虹。就這樣傳開了。”李林説,照片發在網上,讚者不斷,我們當然高興。
匡曉明、陸勇峰團隊推動三個小區破墻棄界,把原鐵路公房、打虎山路1弄、遼源西路190弄三個小區,構建出“共建、共治、共用”的“一脈三園”——遼源花苑,引發江浦路社區睦鄰家園的化學反應,現在“三區合體”塔成了遊客的打卡點了。開魯新村公共花園改造項目,被納入聯合國人居署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設計最佳案例。
“參與社區微更新,收穫非常大。”李林説,我們原來做的規劃案中觀的居多,像這種微觀尺寸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要與各方細節打交道,溝通,鍛鍊人,設計溝通修改,有時還繁雜、瑣碎,但有幹勁;微更新的地點與單位近,我可以頻繁地去溝通,上班路過那裏也要去看一看。新村人行道上,有個核酸點,很多人排隊,夜幕降臨時,墻燈黃黃的光透出一個“同”字,於是有人説“燈設計得很好看”“壓抑的日子裏,它很治愈”……
建築設計團隊也來了,議論説“彩虹”方案來自高迪的古埃兒公園,很漂亮。“小妙招”被同行識破,心裏還是美滋滋的。她説:“項目一一落實,社區慢慢變靚,開心!”
記錄城市變遷 記錄著我們努力的樣子,挺好的
如今,“15分鐘社區生活圈”行動正在展開,社區規劃師們又忙起來了。
“你們感覺如何?”
金茜雲説:“不斷地與居民交流,一起探討方案,調整、再討論、再調整。雖然不少細枝末節並沒能做實做全,但模樣有了。這裡面,真實地記錄了居民的美好願望,記錄著我們努力的樣子,挺好的!”
“挺有歸屬感的,能為社區做點事,落地紮根感很強。上海老舊小區太滄桑,上海既有外灘,也有舊里弄。市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我們當然要全力以赴。”向曉琴説。
《上海市楊浦區“美麗街區”總體規劃設計方案——以精細化設計提升街道空間品質的規劃實踐》獲得國家優秀城市規劃設計一等獎。“社區微更新實踐中,規劃院較好地發揮了産教融合的平臺作用,積極推動同濟規劃師生走進社區,深入了解居民生活,組織居民參與微更新,讓城市規劃更好地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劉頌説。
據悉,近年來,同濟大學幾十位規劃、設計、建築領域的專家,在楊浦、浦東、靜安、徐匯、虹口等全市多個區擔當起“社區規劃師”。當城市基層社區的單元微更新,與象牙塔內始終立於學術前沿的大學新智“碰撞”,美麗上海美麗街區便近在咫尺……(宣傳單位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