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 當代藝術作品《正見:緣木求境》在濟南展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10-27 16:14:2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當代藝術作品《正見:緣木求境》在濟南展出

  大型裝置作品“正見之一:緣木求境”,于2008年10月24日至10月28日,在第五屆山東國際美術博覽會上展出,吸引了大量觀眾的關注,該作品長二十米,寬八米,高六米,由16根百年老房樑、三分鐘影像(四台電視螢幕)、異形玻璃及常綠草坪等材料組成,視覺效果極其宏大。

  這是一件當代藝術作品,據策展人陳學軍介紹,該作品由∞極限組集體創作,該藝術小組主要致力於裝置及影像的創作,成員為:孫磊、沈寶宏、陳學軍、李戩、李嘯海,他們在對視覺藝術新的探索與具體生存經驗中獲得靈感。(顧群業)



  正見:緣木求境

  1.深厚的歷史語境中,生命的無常是我們的根基,如何正視它廣饒的空闊、磅薄的力量正是我們今天如何活在當下的內在動因。

  2.正見所標識的一切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一切。

  3.領悟者是否安於領悟?就像一片玻璃是否安於它的榫卯?

  4.我們該怎樣談論正確的知見?談論更多的房子?更多的草地?更多的人生?以及更少的慣性?若能解知世間因果,就相當於解知我們卓絕的定力。那麼,還有什麼失去不值得?還有什麼強大不渺小?還有什麼智慧不虛空?

  5.般若。沙漏中我們仍不能清晰的流逝。

  6.來自古老地區的人,很難逃避歷史及責任。記憶有時候是冷酷絕情的,記憶構成的歷史正是衝突與戰爭的歷史,我們的責任是以盡可能忘記的方式去紀錄它,並給與更多的生者以更深的警示。這意味著我們必有一個毀滅的結果,只是,這種毀滅總被我們以如此溫情的方式展現出來。有時候,這種溫情更殘酷。

  7.緣木求境,實際上是沿著一些活生生木梁去尋找我們賴以慰籍的幻影。木梁所撐起的不僅僅是一個個家庭史,不僅僅是瞬間的生活,它預示著比我們看到的更多的人生,有其是他人的生存,真相總告訴你,他人決不是地獄,地獄來自盲從中的抵禦,地獄來自絕對的個人,事實上,這對一種以群居為特徵的物種來説,幾乎是不可能的。所家族史意味著家庭成員之間的血緣關係,家族與家族的歷史意味著他人與他人之間的血緣關係,而家族與草坪的歷史意味著人與自然的關係,家族與工業産品之間的關係意味著人與生活的關係。所有這些關係構成的才是歷史,在旁觀者眼中它立刻又成為泡沫,成為偽現象,成為某些記憶在權威中升起的形態,因此,無論怎樣,它都是悲劇性的。

 

1   2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世界華人創新設計大賽將委派秘書長進行指導
· [專稿] 圖畫手工第三回展
· [專稿] 孟加拉畫家拉西德個展
· [專稿] 《城市山林》劉向華作品展
· [專稿] 何翔宇、田寶明雙人展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