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筆水墨系列之一 234X53cm 紙本 2007
靜無言---許雨仁個展
Wordless in Tranquility – Hsu Yu-jen Solo Exhibition
策劃人:林禮銓
展期:2008年8月2日-8月24日
舉辦單位:奕源莊藝術空間(Expol-Sources Art Space)
聯繫方式: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2號門進來直走到底)奕源莊藝術空間
Tel:010-64314793 Fax: 010-64314793 Email:expol-sources@163.com
Web: http://blog.sina.com.cn/ESAS798
開放時間:星期二-星期日 10:30-18:30 (週一休息)
展覽前言:
持續至21世紀的今天,水墨元素仍舊是傾心於東方傳統“筆”“墨”情感的藝術家們重要創作的靈感來源之一,包括在當代創作中他們也嘗試著吸取這源於東方的養分,而當代水墨的“創新”亦成為關注和爭論的焦點。奕源莊藝術空間于2008年8月2日-8月24日推出的“靜無言---許雨仁個展”將予此精彩的解釋。
許雨仁重視“原創”的必要性,將近三十年的藝術生涯中,他在尋找著一種“絕對性”的創作,利用幾何造型如方形、蛋形、三角形、水準線、垂直線來組成水墨構圖的基本架構,從舊有的傳統桎梏中開創一條嶄新的思維方式,回歸到關於本質性的思考,然後再以此為出發,突破整個水墨畫原本的構架。筆觸完全不使用渲染而以細小的中斷點、斷線逐步連接堆疊,剪斷過去而構築另一方天地,以全然的純粹面對這個時代下的自然生態問題。
本次展出的許雨仁的創作分細筆和粗筆兩種類型,細筆的娟秀和粗筆的堅韌訴説著不同的情感。此次展覽在布展方面將會尋找觀者與作品之間的一種新的交流方式,通過空間穿梭佈置的特殊展示,許雨仁用心讓觀者更能進入畫面的世界。飲一杯白水,賞一幅清透水墨,個中哲學心領神會。
乾淨.靜謐.鏡像——關於許雨仁的水墨創作
撰文|鳴子
許雨仁新作品的中斷點、斷線凝聚著不同於以往的情感,透過觀者的視線直接溫柔地喚起人內心的一種安穩,這種溫和舒坦的感覺與創作媒材緊緊相扣,水與墨,黑與白,並非要觀者抹去情緒的起伏,而是讓觀者體會情感至極的細膩刻畫,在微妙的筆觸之間尋找陶冶性靈的元素。
關於作品,還是得從水墨談起。自古以來,水墨畫始終為文人所熱衷,持續至今日仍舊曖曖地散發著魅力,不論是國畫或西畫創作,只要傾心於東方傳統書畫的藝術家們,對於「筆」和「墨」總懷有特殊情感,也嘗試著吸取這源於東方的養分而發揮到當代創作中。然而,上述所提的情況對藝術家而言卻隱含著莫大的挑戰,他們面臨的挑戰在於如何「創新」?許多藝術家摸索出抽象水墨、複合媒材水墨等新形式水墨畫,或從內容主題上創新,透過水墨來描繪新時代面相,但似乎都缺乏一種傳統水墨畫所秉持的韻味,愈想著當代,愈是喪失了水墨最本質的特性。「創新」在很多時候不意味著顛覆,也不表示利用舊有的素材進行推翻,水墨相異於油彩,這種顏料自身就已經形成了一種氣質,磨墨的過程、下筆的瞬間,每一個手勢與線條都馬虎不得,許雨仁正是這樣一位能掌握與保持這種畫氣的藝術家。
許雨仁的水墨創作可分為細筆、粗筆兩種類型,細筆水墨的探索開始於十五年前,而粗筆系列則是他在2006年到北京之後的嘗試。1980年代他以藝術家身分到美國遊歷半年後,驚覺創作中「原創」的必要性,於是他追尋著一種絕對性的創作,利用幾何造型如方形、蛋形、三角形、水準線、垂直線來組成水墨構圖的基本架構,從舊有的傳統桎梏中開創一條嶄新的思維方式,回歸到關於本質性的思考,然後再以此為出發,突破整個水墨畫原本的框架。筆觸完全不使用渲染而以細小的中斷點、斷線逐步連接堆棧,剪斷過去而構築另一方天地,細微的墨色在下筆的同時,牽扯到的另一個問題是,關於留白。
水墨畫之所以讓人感到神安氣定與大面積的留白也有關係,留白與色彩具有同樣的重要性,亦是內容的一部分,有人認為留白在中國畫中是最關鍵的部分,留得巧妙則能給觀者更多想像空間,在視覺上達到合諧的層次。觀看許雨仁的細筆水墨作品時,畫面的留白是不得不正視的空間,他總是圍繞著空白而畫,上下左右隨心所欲地畫,創作型態擺脫了既往的水墨創作,體現出水墨畫中興之所至、悠然自得的文人態度,而這種自由不拘同樣也傳達了許雨仁的人生態度。
墨色與留白,自創的中斷點、斷線細筆水墨,對許雨仁而言,這是絕對性的創造過程,對觀者而言,這是絕對性的賞心悅目。我認為許雨仁作品最大的優勢在於,他擷取出中國水墨創作的精髓,然後向內挖掘出自己的原創能量,而且這種原創屬於「減」的技巧,許多藝術家容易往「加」的方向把畫面複雜化,而許雨仁把紛亂的線條與構圖減去、剪斷、簡化,以全然的純粹面對這個時代下的自然生態問題,如同古人面對山水、描繪山水的心境,許雨仁在素凈的絹紙上注入「活著」的生命感。
遊山玩水是許雨仁的愛好之一,他筆下記錄的是現代社會中尚未被污染,或者説是已經死亡的山海景色,為現代人保留了一份想望中的乾淨自然山水,同時也是自身景仰自然的藝術轉化,細筆作品的峻山、枯幹,粗筆系列的孤花、建築,都是當下環境的鏡像反映。尤其是移居北京之後,既陌生又親切的藝術氛圍促使他留下來創作,粗筆系列油然而生,轉換到北方新環境後不僅思考範圍被拉廣,更獲得了實現的可能,滿滿的充實感如粗筆水墨的建築系列,帶著一股堅毅;又如花卉系列,透著堅韌氣息。至此,許雨仁的水墨創作展現出兩種風情,有娟秀的細筆點描,也有粗獷的粗筆擦皴,相輔相成地同步進行,在原本已經精練的細筆水墨之外,用硬筆式的毛筆筆底去畫,開拓出同樣別具魅力的水墨創新。值得注意的是,不論細筆或粗筆,本質性的東方水墨元素依舊沒有絲毫的捨棄,所散發的略微相異的氣質都是追求原始純然狀態的證明,對於一位從事水墨創作長達如此多年的藝術家來説,確實難得,因而更顯獨特珍貴。
首次將細筆與粗筆作品做一次完整性的呈現,許雨仁對於展廳的布展擺設、觀眾在空間的穿梭軌跡、觀畫方式等都有所考慮,除了作品的原創外,他更要達到當代水墨在展覽形式上的原創。藝術家在完成每一幅創作後,其實就脫離了與作品的直接關係,隨後而至的則是作品展出時,作品與觀者之間的關係,許雨仁的用心讓觀者更能進入畫面的世界。飲一杯白水,賞一幅清透水墨,個中哲學無法言傳只能心領神會。
許雨仁説人活著的衝擊性、複雜性太多,所以試圖回歸自然平靜的狀態。這讓我聯想到「無印」的生活態度,雖然身處繁亂社會中,要達到全然的隔絕與平靜似乎如天方夜譚,但至少能朝著這方向打造心靈所渴求的精神堡壘。「愛」所蘊含的力量已經內化為許雨仁的精神支柱,接下來打算回台灣東海岸工作室的許雨仁計劃創作一幅最大尺寸的細筆水墨,畫面總括海底到山上的自然景致。看著許雨仁在低頭點描的瞬間,畫面留下了安靜而又沉緩的淡淡喜悅,他的創作之途無疑逐步邁向另一個巔峰。
許雨仁 Hsu Yu-jen
1951 生於台南佳裏
1975
國立藝專美術科畢業
現居及工作于北京及台北
個展
2008 “靜無言—許雨仁個展” 奕源莊藝術空間 北京
2007 “透明的天光:許雨仁水墨” 798罐子書屋 北京
2007 “透明的天光:許雨仁水墨” 漢雅軒 香港
2006 “潛伏空間:許雨仁1972-2006水墨” 新思惟人文空間 高雄
“許雨仁海洋書畫展” 台北縣藝文中心
2002 “自我原創的過程” 清華大學藝術中心 新竹
2000 “光的形體:許雨仁畫展” 漢雅軒 香港
1998 “油畫個展” 台中金石畫廊 台中
1996 “水墨的極簡” 台北漢雅軒 台北
1993 “原動:淺遊在文明的廢墟” 台北漢雅軒 台北
1991 “建築在地平虛線上的生活” 台北漢雅軒 台北
1979 美國文化中心 台北
聯展
2008 “如門如空,命生山水” 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 北京
2006 “水墨變相:現代水墨在台灣” 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水墨再生:2006上海新水墨藝術大展” 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 上海
2005 “2005水墨桃花源教育展” 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Through Masters' Eyes” 科隆東亞美術館 科隆
2004 “黃盒子:台灣當代書畫展” 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2004 “當代水墨與水墨當代” 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2003 “裸知惑:雙雙對對萬年富貴” 台北官邸藝文沙龍 台北
2002 “三芝茭白筍手抄紙書畫”、“淡水藝術節” 江淡文錙藝術中心
2001 “漂流木”環境裝置展 花蓮
1999 “對話:許雨仁 Joshua Neustein” 台北漢雅軒 台北
1997 “台灣探究:當代紙上作品”巡迴展出於紐約素描中心、紐約派瑞許美術館、加州聖塔芭芭拉美術館及台北市立美術館
1999年
1996 “台灣的傳承與展望”台北漢雅軒 台北
1994 “這片土地:台灣當代繪畫”巡迴展出於科羅拉多丹佛大學視覺藝術中心、佛羅裏達波克美術館及台北市立美術館
“開放紀元: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之台灣視角” 台北漢雅軒 台北
“滬尾話語” 淡水藝文中心
1993 “心性與悸動” 阿普畫廊 高雄
“圖像演義” 串門藝術中心 高雄
1992 “雙溪石雕” 台北借山堂 台北
1991 串門藝術空間 高雄
“個人運動” 香港藝術中心 香港
1990 “三千”裝置聯展 漢雅軒 台北
1984 百家畫廊 石雕聯展 台北
三採藝術中心聯展 台中
1983 大地藝廊聯展 台北
1982 美國文化中心 台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