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貼近生活 “嬗變——當代藝術邀請展”

時間:2019-05-05 16:13:13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藝訊>

開幕式現場

嬗變——當代藝術邀請展作為雲集藝術季第一回的精彩亮相,由喜盈門國際建材品牌中心、雲藝術中心主辦, MHMA聯創藝美、春陽文化協辦,長征空間、佩斯畫廊、香格納畫廊等藝術機構的大力支援,于2019年4月20日在喜盈門國際建材品牌中心(上海市徐匯區宜山路407號)正式開幕。本次展覽邀請到批評家、四川美術學院當代藝術研究所所長何桂彥教授擔任學術主持,藝術家龐海龍與藝術評論人于蒙群博士共同策劃。

邵譯農、慕辰 《東風西風》歐式鏡框、黑色羊絨呢 2007年

譚勳 《彩虹5 6 #》彩鋼板、鉚釘 2017年

展望 《石隱2#》亞克力樹脂 2012年

“嬗變”做為展覽主題旨在討論藝術與生活的關係,藝術創作越來越多地介入到生活的"日常性",藝術家們通過多維的視角來"嬗變"他們眼中普通的物象,並從感知轉換出發,探討物與物之間的發展變化,將作品還原于生活本身,又剝離于生活。這究竟是一種隱匿的狀態,還是它們在用另一種方式生長?誠然,是彼時在此時的失效過程中對"現實"的逃脫,是作品的超現實性與生活日常性的完美邂逅。通常,作品在空間中是片段的、疏離的、無源的,而在此次展覽中,作品與空間之間是彼此交融的,並將構建出新的觀看方式。這是狀態,而不是行為。這些作品不僅僅是對藝術本體語言的探討,同時也是對人們日常生活中無法覺察的雙重性進行的揭示。

盧徵遠 《慢性NO.05 》黑色天然大理石 2014年

史金淞《客廳裏的園林》環保阻燃型高分子彈性綜合材料 2019年

策展人試圖從紛繁的變化中攝取一枚切片,以此探究嬗變所帶來的不同維度,進而強調與喜盈門建材商場這一商業空間場域的此在關係,嘗試在展示中突出"感知"的存在。作品的展陳打破白盒子式的展呈方式,使作品融入到開放性的消費環境中,讓人們進入一場不期而遇的覺察之旅。通過不斷的探尋,喚醒一種更為深刻的與日常關照有關的觀看。觀看方式的改變也將促使我們對藝術做進一步的拷問,究竟藝術何為?

郭工《切問—不銹鋼B-10》不銹鋼 2017-2018年

沈烈毅  《天空》之衛生紙 紙 金屬架 2017年

在展覽設置上,主展覽單元邀請到中國當代藝術領域的眾多中堅力量:邵譯農+慕辰、劉建華、展望、劉永剛、郭工、史金淞、沈烈毅、焦興濤、戴耘、邱加、韓鋒、韓子健、譚勳、郅敏、肖敏、呂旗彰、龐海龍、林森、司建偉、周褐褐、盧徵遠、任倢、張翔、婁金、柳溪、孫曉晨、于洋、錢亮、合藝術小組等31名藝術家及小組。藝術家們帶來了近期創作的重量級力作,作品與主題、空間形成新的對話與互文關係,呈現的既是一場視覺盛宴,也是一次思維風暴。雲集藝術季為使本次展覽層次更加豐富,增設了特別項目來展示青年藝術家的創作。王煜宏、李華清、吳松、謝勳、婁宏、蘇錦駒、王寅、周巍、何林峰、黃齊成、左正夫+于甜、徐子薇、趙永昌的作品以不同維度的再造,詮釋了對日常生活的轉譯。

主題論壇

當天下午,主題論壇在何桂彥教授的主持下進行,中國藝術研究院王端廷教授,深圳雕塑院院長、中國美術學院孫振華教授,上海美術學院馬琳教授,藝術評論家高遠博士,藝術評論家沙鑫先生,藝術評論家石冠哲先生等專家學者參加了主題論壇。學者們圍繞展覽主題從各自的學術領域切入討論,並針對當代藝術變革、在地性轉化等核心問題進行深度研討。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2019年7月21日。

戴耘《請坐我》紅磚、水泥、鋼筋 2017年

錢亮《心靈皂》玉 2014年

龐海龍 《still·life 6》植物 灰塵 2018年

焦興濤《 製造 》 玻璃鋼 漆 2004年

韓鋒《北京時間》鐘 2017年

張翔《從無到無》藤條 竹條 2010年

孫曉晨《啞彈DUD》 不銹鋼 2014年

劉建華 《你能告訴我嗎?》不銹鋼、投影迴圈播放 2005-2006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