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藝術 帶給生活更多藝術創作的可能

時間:2019-05-04 11:05:13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藝訊>

“顆粒藝術概念發佈會”到場嘉賓合影

5月2日下午,“顆粒藝術概念發佈會”暨王楠教學師生作品展在北京大學附屬中學開幕。展覽由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彭鋒策展,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北京大學附屬中學聯合主辦,展出北京大學附屬中學顆粒藝術教師、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顆粒藝術導師王楠及其學生作品。

本次展覽共有四個區域,涵蓋了顆粒藝術的主要呈現形式。其中平面顆粒藝術、立體顆粒藝術主要呈現的是創作結果;顆粒影像藝術主要呈現的是在一段時間內的動態圖像;綜合材料區則以多種裝置作品拓展其表達語言的多樣性。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彭鋒首先致辭,充分肯定了北大附中的辦學理念和美育成果,並提出基礎教育也應當如大學教育一樣重視藝術教育及美育,並將藝術推廣到全國各地。此後,北京大學附屬中學石景山學校校長兼書記崔岩應邀發言,指出“顆粒藝術”這一概念提出的意義:“顆粒藝術”是以多元選擇、自主發展為特徵的藝術,為藝術創作者提供了自我認識和發展的平臺,使得老師和學生都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崔岩認為:“王楠對藝術的癡迷和執著追求令人感動,‘顆粒藝術’讓任何物質都能産生美,這一點讓人震撼。”

王楠現場講解作品

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董仲恂則肯定了王楠畢業以來的藝術探索與收穫“王楠幾年前沙畫作品已經很好,沒想到他畢業之後還將顆粒藝術做得鬼斧神工,藝術的確能夠讓人心靈手巧,‘顆粒藝術’相比沙畫前景更大,也具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北京市基礎教育研究中心藝術教研室主任陶濤也在致辭中指出“顆粒藝術”具有前瞻性,認為王楠在基礎教育中做到了“像專家一樣思考,像美術家一樣創作,像藝術家一樣創造,真正實現了‘做中學,學中做’,走在了基礎美術教育的前沿”。

開幕式中,北大附中高一致知新生王鴻哲代表顆粒藝術俱樂部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在王楠老師指導下進行藝術學習和創作的體會,他認為“顆粒藝術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它有一種能讓我們聚集在一起,讓陌生人成為好夥伴的力量。” 

此後,藝術家王楠為大家介紹了“顆粒藝術”這一概念的內涵及形成過程。“顆粒藝術”中的“顆粒”的定義是由人的“視距”而定,也就是回到了美術基礎中的透視,近大遠小。所以只要在適合的視距範圍內,世界上所有的可移動物質都可視為顆粒,並進行圖像的結構、解構與重構。這一點即基於美術中透視的基本原理,又結合科學的計算,由一組數學模型公式,五條性質、兩條定律、八條判定定理組合而成。掌握這些內容可以讓創作者對自己的作品提前進行預判,並可以精確計算出創作時間以及經濟成本,從而提高創作效率。

王楠 《梵谷的向日葵》

孟會 《契合》

韓媛 《孤城》

《梵谷的向日葵》是一個有互動性的作品,一面看是向日葵,一面看是梵谷的肖像,在觀眾走動的時候進行切換。作品整個是用骰子完成,圖案部分有疊加,擺放“2”的時候,對面只能有4種擺法,這種計算是在腦中,不是電腦。這件作品的完成需要5個人、兩個月時間進行擺放。

《孤城》,探討了科技與人類的關係。比如體現在手機上,雖然有更暢通的交流,但在人與人的相處中形成了壁壘。作品中的膠囊小人就代表了每一個處在科技環境中的個體,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安全距離。《契合》是一件用齒輪製作的作品,其中兩條主幹代表著長江和黃河。這些齒輪環環相扣,主齒輪和周圍的齒輪形成了整體和諧的關係,代表著中國各個地域相互依託的關係。 

正如彭鋒教授在展覽前言中所提:“王楠的顆粒藝術將分割開來的科學與藝術又聯繫了起來。對顆粒藝術的分析、對顆粒的綜合,構成藝術的圖景”,王楠所提出的“顆粒藝術”概念是對科學與藝術分途的挑戰,結合了藝術與科學的語言,讓沒有密度的顆粒構成有密度的繪畫藝術,從而形成一種新的,別具一格的藝術特色,以全新的藝術觀念引導觀眾及創作者突破藝術創作陳規舊識。在藝術史上,對藝術與科學的探究與學術爭鳴早已有之,但直接分析“點”、“線”、“面”關係,並有所側重地進行理論總結,提出新的觀念、定律,且“因材施教”地運用於教學,完成一系列創作成果的藝術實踐還並不多見。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彭鋒,北京大學附屬中學石景山學校校長兼書記崔岩,北京市教育學會美術分會秘書長劉大軍,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董仲旬,北京市基礎教育研究中心藝術教研室主任陶濤,北京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系主任周岩,海澱區教委民辦教育會長王淑,798悅美術館館長王飛躍,中央電視臺科教節目製作中心主任閆邵春、北京市教委課外活動辦公室主任孫偉等出席開幕式。展覽持續至5月4日。

展覽現場

展覽作品

展覽作品

展覽作品

展覽現場


1  2  >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