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城如何更新?以楊梅竹斜街改造為例

時間:2019-04-29 16:23:11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藝訊>


沙龍現場

4月28日,“中國公共藝術叢書”第一冊《安住·HOME楊梅竹斜街改造紀實與背後的思考》新書發佈會及“鄉村藝術/老城公共藝術”公共藝術研討沙龍活動在宋莊美術館舉行。此次沙龍邀請叢書編委、叢書主創人員及嘉賓參與。無界景觀主持設計師,該書主創之一謝曉英以今年來無界景觀從事的楊梅竹斜街改造更新項目和鄉村建設項目,深入闡釋北京老城更新和鄉村建設的創作理念和實踐。


沙龍現場

2012年起,無界景觀創始人謝曉英及其團隊經過多次挨門挨戶、點對點的調研之後,提出為使用同一夾道的5戶人家建立共用花草堂,通過互助種植改善鄰里關係。除了前期的規劃、設計以及施工外,設計團隊將更多精力投入到了街道改造後的社區營建、居民生活品質提高等方面的探索與實驗中。這些近乎公益性質的探索與實驗已經超出景觀設計的範疇,更多涉及到了社會學、文化研究以及社會工作的領域中。


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築與藝術史學者、中國國家畫院《中國公共藝術年鑒》主編王明賢主持沙龍

2015年,無界景觀工作室開始對楊梅竹斜街66-76號院夾道進行社區營造,嘗試以建立“衚同花草堂”為仲介,為常住或暫居於此的5戶居民建立有效的鄰里交往模式,使居民能夠通過養花、種菜等自然仲介形式相互交流,進而創造社區共用價值,讓暫住的流動人口也能通過種植經驗的分享找到歸屬感。


環境藝術家、建築批評家包泡沙龍發言

謝曉英認為,設計師的目標,是在保存該城區原有肌理的條件下升級和改造,提升居住者的生活品質,改善居住者的生存狀態。使當地居民從“不安”到“安住”,由此建立衰敗街區與當代城市生活的介面。北京不應如某些城市那樣將尚存的街巷僅僅作為鑲嵌在現代城市中供遊客玩賞的“老街”,而應在現有的衚同中保存曾經有過的豐厚的文化意蘊與生活意境,這才是對設計師的真正挑戰。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無界景觀工作室創始人及主創設計師之一謝曉英沙龍發言

於是,謝曉英團隊開始對楊梅竹斜街環境進行改造,力圖以較低的成本,為快速城市化、商業化造成的生活品質、生存境況的落差,提供補償;在公共投入不足的情況下,整合、梳理有限的資源,使居民從優化的居住環境中收益。除保存原有地標性歷史文化建築,推動已有商業設施轉型升級外,謝曉英團隊著力改善居民日用設施、為居民鋪設滲水透氣的地磚、逐戶整修老人日常休憩的門前臺階,修葺沿街花壇為街道增綠,以此增加楊梅竹的“環境友好度”。

王明賢介紹與會嘉賓賈寶蘭

關於楊梅竹斜街的改造主體,謝曉英認為,對楊梅竹斜街的改造是一個多層次協作的項目,需要由政府、開發商、建築師、景觀設計師與每一戶原住民和商戶的溝通,來制定方案。也就是説,斜街改造應以原住民為主體,而不是設計師。因此,在工作中,謝曉英團隊更關注與在地居民的溝通和互動,通過對普通居民人倫日用的體察,身臨其境、設身處地地與居民溝通,使居民成為設計的參與者和實施者。在多次詢問居民改造意見後,謝曉英團隊發現,在按照自我意願種植植物方面,居民的意見十分一致。因此,謝曉英團隊鼓勵居民通過養花、種菜等方式改造夾道社區,在種植的過程也促進了鄰里關係的良性展。


著名文史研究者、原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趙園沙龍致辭

楊梅竹斜街改造項目成績斐然。以此實踐項目為內容的大型綜合藝術裝置“安住-平民花園”參加了2016年第15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的展覽。2016-2018年,“衚同花草堂”連續三年在北京設計週期間為楊梅竹斜街的居民舉辦“種植展”,展現了普通居民的種植經驗以及他們日常生活中的智慧,持續提升了居民在社區營造中的主體地位,使衚同原住民重新找回了老北京衚同中遺失的文化意境。

藝術家陳文令發言

衚同是人境。無論原住戶還是外來者,房主還是租戶、流動不居的務工者,都有理由保有對合理生活的期待。“為安住而設計,為營造、改善人的生境而設計,為更多人共用發展成果而設計,希望這一理念被更多的景觀設計從業人員和關心城市建設的人們關注,不斷衍生新的公益項目與文化産品,讓老北京的故事得以延續,讓改善老城區居民生存狀況成為吸引更多人致力從事的事業。”在談到對北京老城更新和鄉村建設的希冀時,謝曉英如此説道。


楊梅竹斜街居民的種植成果


參與種植的楊梅竹斜街居民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