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遊南京,詩意棲居
市井漫步,三生花草
煙霞泉石,夜話秦淮
六朝煙水,金陵一夢
與歷史是對已逝時間的記憶一樣
城市實際上是對已逝空間的記憶
走進南京這座歷史博物館
尋跡在挖掘南京地域文化的深層內涵和豐富內容中
找到一座城市不斷昇華的根基與精神源泉
一、晨遊南京,詩意棲居
六朝煙水,講的終究是世事滄桑中的生活態度,沒有態度,就看不到超越時間的美,或者説,看不到城市背後的隱喻
——陳衛新
所以,我們選擇進入一座城市的方式從清晨的市井生活開始。走過巷弄,如同穿越這個越來越精緻化的時代,轉而從日常中發現人文、看見人情,從看似平淡與冗長的生活細節中發現那些真正可以抵抗歲月的力量。
圖 | 晨遊飲馬巷
圖 | 晨遊愚園
二、泉石煙霞,對話金陵
在我們看來,南京既溫存也清醒,大概緣于曾經的盛衰更疊與大起大落鑄。如何由空間地理進入這座城市的心臟?我們選擇對話與這座城市有著重要連結的人,由他們帶我們去感受這座城市的心跳,完成在六朝煙水之下有關南京的想像。
4月22日 | 藝術金陵百年教堂
師者 | 杭春曉
主題:《奢侈品的終極審判》
“相對大眾消費而言,奢侈品與其説消費的是物,不如説消費的是不能普及的差異。在今天,真正的奢侈品不是特定的消費物,而是自由選擇的權力。當然,與超市中拿取商品的自由不同,這裡説的‘自由選擇’是指個人自由安排生活,乃至時間的自由分配。這種奢侈往往不是物化的彰顯,而是低調的隱蔽。”
例如‘永生’,是慾望滿足的極限,也是一種臨界點。它的到來,將改變人類發展的所有邏輯。或可以説,它是一場針對現代社會的“終極審判”。之所以説審判,是因為‘永生’作為頂級奢侈品,將瓦解現代社會科技與慾望互為推動的“完美結構。”
師者 | 葉兆言
主題:《南京城市的演變:秦淮河、明城墻、總統府》
“歷史留給南京的任務,仿佛只有兩件事可以做:不斷地繁華,然後不斷地亡國。相對於金陵王氣,亡國之音更像是響徹在這個城市上空的主旋律。六朝金粉,秦淮風月,既然亡國不可避免,醉生夢死也就成了此地的歷史常態。醉生夢死既是亡國的原因,也是亡國的結果。
南京的文化是一個空中樓閣,南京的許多文物都已經沒了蹤影,可正是因為沒有了,大家才會更想它。懷舊是一種內在的情結,有時候,殘存在人們想像中的古跡,比現實中保護過分的文物,更有趣,更耐人尋味。無形的東西屢屢會擊敗有形的東西,虛可以戰勝實。所以南京這樣的城市不用懷古,它是一座天然的歷史博物館,是一座擺脫不了歷史氣息的城市,走到哪,都走在歷史的影子裏。“
師者 | 李舒
主題:《秦淮河上夜航船——晚明金陵》
“南京和南京人都沾有一種六朝煙水氣。所謂明末遺恨,在這個當中以秦淮八艷為代表的八個女人都作出了自己的選擇。曾三下南京的張岱也作出了自己的選擇,張岱沒有選擇殉國,也沒有選擇投降,沒有搞反清復明,而是把自己隱藏起來了。繁花落盡,心中仍有所要堅守的所在。“
4月23日 | 南京博物院
師者 | 歐陽江河
主題:《紙上城市的活靈魂與幽靈目光》
“關於長詩,所吸引我的並不是它的體裁,而是因為長詩的寫作包含著複雜度、廣闊性、開放性,還有可能性。長詩與短詩最大的差別就在於,長詩應該作為一種形態來呈現和理解。這種形態是一種文本形態,它既不是詞語的練習和組合,結構和風格的表達,也不純粹是一種主題的形成。即它不僅僅只是一種結構的東西,還應該是詞和物共生的一種形態。不同原生態的東西變成語言、文本的過程中,帶出不同的性質和功能,而他們在進入這首詩之前是各種各樣的原生態。寫作者是漸漸消失,而不是顯現,是一個自我泯滅的過程。”
師者 | 薛冰
主題:《品讀南京》
“從表面上看,面對既有空間,城市選擇“記住”什麼和“忘卻”什麼,往往體現著統治者的意志。城市的外在形態,屢屢因重要政治元素影響而發生巨大改變。但是,城市絕不僅止于政治的範疇,它的發展,還有其內在規律可循。自然環境、經濟和文化等因素,尤其是城市的基本居民,是城市得以保持其延續性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歷史的長鏈上,探尋遺失的環節並非完全沒有可能。打一個不太貼切的比方,就像我們翻閱一個人的舊相冊,不但可以準確地了解照片記錄下的瞬間,也大致能夠推測出未被拍攝的時光了。“
師者 | 鄭聞
展覽:《重整 | 德國藝術立場》
由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和德國沃納畫廊(Michael Werner Gallery)主辦,歌德學院(中國)協辦的“重整丨德國藝術立場”展覽,對9位20世紀最為重要的藝術家們進行大型回顧。自上世紀藝術歷史的重要節點起,追溯德國藝術在文化與歷史層面對當今藝術世界的影響。
4月24日 | 南京藝術學院
師者 | 顧丞峰
主題:《闡釋無處不在——進入觀念藝術》
“觀念藝術往往在藝術和觀者之間預留出一個空間或位置,當然不只是一個,越多的空間越好,讓觀者自己去填補。不一定告訴你表現了什麼,而是讓你去感受可能表現了什麼。從而在藝術家和觀者之間建立一種對話的可能性。觀念性的作品實際上是在公眾的不斷闡釋當中在完成的。“
師者 | 朱贏椿
主題:《自然有趣,設計有情》
“世人所難得者唯‘趣’。‘趣’是什麼?‘趣’是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唯會心者知之,是跟心産生關係的。尤以從自然中得之者更深。我不想知道別人已經知道的東西,我想知道一些新的東西,於是就選擇了閱讀更重要的書,這本書封面是天,封底是地,是一本活生生的自然之書。
我會在同一個地方去感受一年四季的變化,觀察各種蟲子,它們給我帶來很多想法和創意,一個蟲子就是一個故事,觀察蟲子的時候好像也在反照自己。在這樣的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事物跟內心産生了碰撞。當一隻蝸牛爬得很慢的時候,它會發現周圍的植物和它對話,蝸牛的兩隻觸角正在和花蕊對話,這個過程其實也是讓人去感受慢下來就能和周圍的動物、植物産生情感上的交流。“
三、你心中的“理想城”是什麼樣子?
在南京不同的場域,與不同的師者對話,我們似乎離南京又近了一步,“六朝煙水,金陵一夢”開始變的有形起來。這是我們閱讀一座城市的方式,回歸到一座城市本身的文化基因與人文價值中,探索面對歷史造就的文化名城,如何進行“人文想像”與“城市更新”。
而我們也想知道“你”是如何打開一座城市的?留言回復“你”與南京或者其他任何一座城市的故事,帶我們與你一起走進一段時空。
城市的中央、城市的背面、城市的邊緣
一座城市可以有多少打開角度
這場有關城市更新的人文想像
從六朝煙水開始
更多城市的開啟
也將沿時間、空間、人文地理依次展開
(本文由ADCC生活藝術學院提供,陳惜玉_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