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誕生100週年——看包豪斯的“全球遷徙”

時間:2019-04-10 10:30:12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藝訊>

遷徙的包豪斯”柏林展覽現場

時針撥到一年前,2018年4月-7月,遷徙的包豪斯-設計生活”在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開幕。包豪斯合作組織(涵蓋包豪斯校園存在過的柏林、德紹和魏瑪三座城市)選擇了中國杭州作為紀念包豪斯誕辰一百週年全球巡展的第一站。

遷徙的包豪斯——設計生活”展覽海報

2019年,包豪斯誕辰100週年之際,在全球的研究實踐將回歸至德國柏林,遷徙的包豪斯(Bauhaus Imaginista)主展覽于2019年3月15日-6月10日在柏林世界文化宮舉行,策展人為Marion von Osten和Grant Watson。藝術中國歐洲特約撰稿人賈曉棟帶大家走進柏林世界文化宮,與包豪斯在20世紀全球的遷徙旅程同行。

遷徙的包豪斯展覽分四個部分:

響應│Corresponding With

汲取│Learning From

遷徙│Moving Away

長存│Still Undead

第一單元:響應│Corresponding With

這個單元介紹了印度的Kala Bhavan藝術學校(由Rabindranath Tagore創建於1919年)和日本的生活設計研究院(由Seikatsu Kosei Kenkyusho創建於1931年)。位於南亞和東亞的兩所新式設計學校,在包豪斯學校的同時期(1919-1933年)彼此響應,試圖解決各自國家內生關聯的社會問題。

1919年,瓦爾特∙格羅皮烏斯在“包豪斯宣言”中大膽預言道“未來藝術家和手工藝者將無區別”。此時,在遙遠的印度桑蒂尼蓋登(Santiniketan是西孟加拉邦的一個小鎮,卻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1931年由泰戈爾創辦的巴拉蒂大學就位於此),印度詩人Rabindranath Tagore創建了Kala Bhavan藝術學校,學校深受1920年代英國的藝術與手工藝運動的影響,採用全新的藝術訓練方法來培養面向大眾植根印度的藝術設計人才。1922年,奧地利藝術史學家Stella Kramrisch在Kala Bhavan藝術學校任教,期間,她寫信給約翰內斯∙伊頓(Johannes Itten,包豪斯教員)提議在印度舉辦一次包豪斯展覽。於是,便有了1919年12月在印度遠東藝術社會學院舉辦的國際包豪斯展,這是包豪斯第一次走出德國,走向世界。

來自印度的現代傢具設計

Kala Bhavan藝術學校的學生作品

十年後,日本東京。Seikatsu Kosei Kenkyusho開始籌備生活設計研究院,這所1931年成立的藝術學校秉承與包豪斯一致的理念,致力於培養新一代日本設計師。他們從學習的第一天起,就是為滿足日本國民大眾的生活需求而生,用現代手工作坊和工業化生産的方式來改善國民的生活水準。

1930年代的新日本

1930年代日本出版的現代設計期刊和書籍

第二單元汲取│Learning From

這個單元圍繞保羅·克裏(Paul Klee)的一組受南美洲土著居民圖案影響而設計的毯子而展開。保羅·克裏是最偉大的包豪斯藝術家之一,大家對他幾何形抽象繪畫印象頗深。事實上,作為包豪斯的教員,克裏也會對遙遠的南美洲的一些設計圖樣感興趣。這是包豪斯的一大特點,也是一個傳統,即教員和學生的國際化和多樣化的程度非常高,他們在包豪斯這個大熔爐彼此交融,相得益彰。

現代設計下的美洲織物

1930年代,藝術與手工藝運動在美國流行,當藝術家的眼睛不再長在腦門上,不再高高在上的時候,他們開始探究腳下的這片土地。1933年,Philip Johnson推薦Josef Albers和Anni Albers夫婦從北卡羅萊納州的黑山學院出發,前往古巴、墨西哥、秘魯和智利,觀察、整理和收集中美洲地區的文化藝術元素。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工作,他們從1935年夏天起,共進行了14次旅行,這是在不同藝術和文化之間高強度交流和碰撞的旅行。多種中美洲地區織物的圖案和設計元素被帶回美國,成為美國本土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

Josef Albers是馬克思∙比爾(Max Bill)在包豪斯讀書時的老師,馬克思∙比爾是德國烏爾姆設計學院的創辦人和第一任院長,被譽為傳承包豪斯血脈的人。從這個角度,也能看出Albers不是平常之輩。1953年,烏爾姆設計學院建成,但鮮為人知的是,這一年,馬克思∙比爾還申請創建巴西創意技術學校(Escola Técnica de Criação,ETC),希望把烏爾姆設計學院複製到南美洲。儘管這一申請當時沒有獲批,但1962年,巴西成立工業設計高等學院(ESDI)時,ESDI大量參照了ETC的構思。

1960年代南美洲的織物設計

第三單元:遷徙│Moving Away

這個單元對於很多中國包豪斯愛好者是很熟悉的。2018年在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舉辦的“遷徙的包豪斯-設計生活”特展,就是這個單元的主要組成部分。當時,中國美術學院博物館群總館長杭間教授為該單元取中文名為“設計生活”,目的在於體現以包豪斯為代表的現代設計如何影響中國人的生活和中國社會。“遷徙”代表了三層寓意:包豪斯校園在1919-1933年間的三次遷徙,包豪斯學校被關閉後師生們的遷徙,以及包豪斯理念從1933年直至今日在全球範圍的傳播。

1930年包豪斯師生為德紹繪製的城市規劃圖展

學術期刊是傳播的有效媒介。從1926年起,《Bauhaus》雜誌開始刊發,為季刊,直至1931年,共發行14期。目前能集齊所有14期雜誌的學術機構,可以召喚神龍了。

《包豪斯》雜誌第一期

1933年,包豪斯學校被關閉後,師生們開始遷徙。格羅皮烏斯在1937年應邀到哈佛大學擔任建築學系主任,現代設計的主場移到大西洋的彼岸。1939年,黃作燊先生成為格羅皮烏斯的研究生,習得現代設計理念的真傳,並於1943年回上海創立聖約翰大學建築系,成為中國現代主義建築設計的搖籃。格羅皮烏斯為中國培養的另一位大師是貝聿銘,貝聿銘先生的研究生畢業設計是上海現代藝術博物館(並沒有實現),導師是格羅皮烏斯和Marcel Breuer。

第四單元:長存│Still Undead

這個單元從1922年Kurt Schwerdtfeger設計的光影作品《Reflektorische Farblichtspiele》開始,意為反射的彩色光線遊戲,這是利用光線穿過不同形狀和顏色的檔體形成的影像作品。第四個單元側重於包豪斯在攝影和影像方面的影響。包豪斯理念對於新技術永遠都保持著開放和吸納的態度,並從內心認同技術與商業對藝術設計的正向促進作用,因此,不論是1920年代的攝像技術,還是MIT的先進影像研究和傳媒實驗室,亦或者是利茲藝術學校的聲音表演專業,都是包豪斯“長存”的鮮活例證。

約翰內斯∙伊頓畢生研究色彩,被譽為當代色彩藝術領域最偉大的教師之一,他為包豪斯學校留下了系統性且開創性的色彩課教程。1981年,維達∙沙宣(Vidal Sassoon)基於伊頓的色彩理論,設計了兩款新髮型造型,取名為《火鳥》,照片中女孩頭髮的顏色,呈輪狀向外發生,一圈一圈,像伊頓設計的色輪一樣。

維達∙沙宣設計的髮型“火鳥”

包豪斯從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是懷著一個明確而強烈的目標:解決問題,重塑社會。這使得包豪斯這一藝術派別區別於其他的藝術流派,更使得包豪斯理念能隨著時代滾滾向前,而不僅僅存在於博物館或者魏瑪、德紹和柏林的包豪斯建築中。

包豪斯在現代藝術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關於包豪斯的書籍和展覽汗牛充棟。Marion von Osten和Grant Watson兩位策展人花費了近三年的時間來構思和策展這次展覽,試圖打開一扇了解包豪斯的新的窗戶。“遷徙的包豪斯”實現了兩位策展人的初衷,如果大家沒有機會實地觀展的話,可以瀏覽“遷徙的包豪斯”官方網站,上面的文字和圖片內容都非常詳實。(本文圖片均由作者在展覽現場拍攝,致謝“遷徙的包豪斯”展覽)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