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期的裸體藝術——裸體的真相何在?

時間:2019-03-25 16:48:37 | 來源:The Guardian

資訊>藝訊>

摘要:從不朽女神到健碩的亞當夏娃,美的意義在文藝復興時期的裸體覺醒中不斷被顛覆。

拉斐爾的《美惠三女神》,1517年——1518年。圖片來源:皇家收藏/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聖塞巴斯蒂安——金色頭髮、完美無瑕——只穿著一束白色的腰布。抬頭看著他,芭蕾舞步擺在第三位,手臂隨意地放在背後,炫耀著他完美的體格。他站在那裏,面色蒼白,全然不知箭在他那勻稱的大腿上沒有留下一滴血。他可能在做時裝表演的模特。

西瑪·達·科內利亞諾的《聖塞巴斯蒂安》,1500年——1502年。圖片來源:斯特拉斯堡博物館

《聖塞巴斯蒂安》由西瑪·達·科內利亞諾在1500年左右為威尼斯僧侶所畫,他的祭壇畫幾乎毫無殉教之色。它刪去了傳統上用繩子綁著聖人的樹,掩蓋了聖人備受折磨的痛苦。塞巴斯蒂安保護著普通凡人免受瘟疫的侵襲,在這些地區備受崇拜,他那非凡祥和的形象在各類作品中比比皆是。但在皇家學院的這幅畫和其他畫的區別在於:這份對身體之美的執念。塞巴斯蒂安不是裸著的,而是(幾乎)裸著的。

我們所説的赤裸的真理、赤裸的猿類——就像赤裸著的、無助的或被迫暴露著一樣。在這個展覽中有很多裸體的人,通常是在去地獄的路上,或是在這世上受盡折磨,就像漢斯·鮑當(Hans Baldung)版畫《亞裏士多德和菲利斯》裏的亞裏士多德,趴在地上,在花園裏被菲利斯騎來騎去。但從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到波提切利的《維納斯》,裸體是文藝復興的一大進步。中世紀的藝術有用無花果葉遮蔽身體的亞當和夏娃,赤裸裸的罪人在永恒的火焰中燃燒,但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則把裸體描繪成古典的、史詩般的、理想的,有時甚至是真實的。

這似乎始於更有個性或更加神秘的基督教意識:耶穌在地上,而不是在十字架上。佛蘭德藝術家揚·戈薩特(Jan Gossart )把耶穌與人的距離拉得如此之近,以至於你能看到他腳趾甲下的泥土,膝蓋上的藍色血管從畫中直接凸顯出來。一個偉人俯著身子,他痛苦地蹲在冰冷的石階上,在遭受鞭打前被扒光了衣服。

《坐在冷石臺上的耶穌》,揚·戈薩特,1530年。圖片來源:阿拉米(Alamy)

在多納泰羅(Donatello)精妙絕倫的多色雕塑中,聖傑羅姆用一塊石頭敲擊著他那凹下去的胸部,瘦弱而可憐地站著。從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到法國,裸體的芭絲謝芭(Bathsheba)美得足以吸引大衛王的目光。描繪亞當和夏娃的作品很多,從盧卡斯·克拉納赫(Lucas Cranach)刻畫的純潔無瑕的青少年到德雷爾(Dürer)筆下強壯的夏娃,像推鉛球一樣掂著蘋果。直到皮薩內洛(Pisanello)畫了一幅令人驚嘆的女性素描畫,畫中的女子有著一頭圓形緊密鬈發,藝術家們才有了從生活中描繪女性的意識。

《亞當和夏娃》,德雷爾,圖片來源:Wikipedia

不過,提香(Titian)筆下長及大腿的維納斯卻並不得體,她一邊擰著頭髮,一邊上岸,據説這很像他的情婦。她既是女神又是女人,這是一種博大而又感性的東西:並未超出我們的想像或範圍。漂浮在她身邊的,就像波提切利(Botticelli)巨大扇貝的縮小版,是一個小小的、具有人性化的貝殼。

提香的傑作是這次展覽的一大亮點,除此之外還有德雷爾、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的重要畫作。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此次展覽挑選的作品有些很突兀,好像是洛杉磯蓋蒂博物館一個大展覽的刪減版,刪去了許多繪畫作品,剩下的大多是北歐版畫。

“既是女神又是女人:並未超出我們的想像”:提香《維納斯從海上升起》,1250年。圖片來源:蘇格蘭國家美術館

但整體上作品的範圍仍然很廣,從法國貴族委託的愛情彩繪手稿到木雕、銅製品和大理石半身像,有些素描中,裸露的身體在不起眼的窗簾下依然可見;有些油畫中,衣服是半透明的,或者沒有衣服。盧卡·西諾雷利(Luca Signorelli)《風景中的人》(Figures in a Landscape )展示了一個年輕人赤身裸體坐在一塊岩石上,而另一個年輕人正在脫衣服——或者穿衣服?襯衫本該蓋住他的臀部和大腿。而關於聖克裏斯托弗的一幅祭壇畫,按照傳統,孩子們也要淌水過河,但卻幾乎無法解釋極力塑造的這種裸背的景象。

《風景中的人》,盧卡·西諾雷利(Luca Signorelli),圖片來源:Wikimedia

如何以及為什麼要描繪裸體是這次展覽要探討的核心問題。答案和作品一樣千差萬別:胖乎乎的青銅丘比特,雙頰發黑,象徵著對愛情的貪慾;筋疲力盡的農牧神,哀嘆已逝仙女的童貞;十多個肌肉結實的男子,除了炫耀藝術家本身的人體繪畫天賦之外,沒有任何緣由地打鬥。在漢斯·梅林(Hans Memling)的繪畫作品中,裸體完全是跟懶惰和虛榮有關——然而,畫一幅可愛年輕的女子在鏡子裏看著自己的裸體,其中的藉口似乎也同樣是為了激發觀眾的慾望。

這是文藝復興時期裸體藝術的矛盾之一,它對美的觀念極其不一致:從瘦到胖,從嬌嫩到塌鼻,從蒼白無力到男子氣概再到雌雄同體。無論傳達的資訊多麼清教徒化,多麼具有政治性或宗教性,沒穿衣服的人可能同樣被視為不雅或褻瀆。耶穌的赤身裸體是人性化的,但在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中卻像阿波羅一樣神聖化,反之亦然。這就好像裸體可以對其背景置之不理。

《文藝復興時期的裸體》一直在倫敦皇家學院展出,直到2019年6月2日。

(文章來源:The Guardian  作者:Laura Cumming  編譯:周翔旻)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