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嘎的“叢林”:精神遊牧的草圖

時間:2019-03-07 19:27:35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藝訊>

琴嘎 《叢林》,北京中糧置地廣場“一個美術館”展出現場

在擁有巨大挑高的辦公大樓裏,一群馬腿向空中升騰,緊繃的肌肉,優美的比例,可以想見它們是多麼英俊的動物,然而令人驚愕,它們卻是倒立著,無法看見它們的軀幹。它們從茂密的荒草中生長出來——這是來自草原的幹牧草,比城市裏見的要長且密,走近了你不由地深吸一口氣,一股來自曠野的味道,卻令人放鬆,引人遐想……這是藝術家琴嘎的作品《叢林》,正在北京安定門外二環邊的中糧置地廣場內展出。

這是琴嘎作品《叢林》在國內的第三次亮相。第一次是在上海浦江華僑城OCAT,一個現代主義建築內的公共藝術展場,第二次是在廣東東莞的同沙生態公園,一個人為建造的濕地公園,而這一次則是在都市大廈的公共空間。琴嘎説,自己的作品雖然空間體積小,但周圍的大空間都是作品的一部分。《叢林》的每一次展出,其展出形式都根據環境不同而産生變化。因此,當“一個美術館”邀請琴嘎來這裡做作品的時候,他決定在這裡做一個“遊牧地圖”。

參加開幕式的現場嘉賓在作品旁合影

從二樓的空間俯視,正是他的出生地——內蒙古自治區的區域地圖的形狀。24隻馬腿是由水泥澆築而成,而草則是直接從滿洲裏草場運來的。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係的琴嘎對雕塑材質的選擇一直非常敏感。“因為當下就是一個快速的城市化、全球化的時代,經濟的發展非常快速、瘋狂,到處都是一個水泥的森林。在冬天,幹牧草是馬賴以生存的,從視覺效果上看,它是荒蕪的,但它是有生命力的,這裡的生命力不容忽視,這些牧草在展出結束之後還要還給牧民們。”

在琴嘎看來,不和諧才是真實的對話的基礎。於是在水泥都市叢林中,我們看到了動物、牧草,無獨有偶,在作品的旁邊還有在空間裝修中早已存在的一排毛竹。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本是對立的,然而在今天,它們就這樣共處在同一個空間之下。琴嘎説,來這裡的觀眾都不是為了專門看作品而來的,更多的是路過、偶遇,也可能是匆匆瞥一眼,然而也許就是這樣的1秒鐘,藝術家的個人性與公眾産生了連結,而這都是生命中重要的時刻。

右起:藝術家琴嘎、藝術家隋建國、石節子美術館館長靳勒

對話琴嘎:當代性與精神性的遊牧

藝術中國:在您的作品裏一直有一種生命意識,這與您的成長經歷有關嗎?

琴嘎:是的。我出生在草原上,阿拉善左旗,我的父母是文藝工作者,母親是烏蘭牧騎。我在童年跟著他們走遍了整個內蒙古的草原,後來到了縣城。當我16歲考上中央美術學院附中,覺得是上天對我的一種恩賜,但來了之後發現自己非常格格不入,包括認知與生活方式。在附中至少有前兩年,是非常難受痛苦的。慢慢地你就會明白,你得融合,要不你無法生活,更不要説學習。

我覺得這個世界如果有感知,是身體決定的,而不是知識。就像看到一座山,是你的身體感受到山的雄偉或者荒涼,而不是知識告訴你的。在本科及以前,我很相信一种先進的知識,包括書本、畫冊、老師……那時候媒體資訊還很貧乏。但後來我開始懷疑一些既定的知識、文本,其實也包括時間,我現在就不戴表,原來我小時候在草原、沙漠上也不需要表,完全憑一個對光的感受。我在義大利曾做過一個現場行為,就憑身體感覺一個小時,有人看著表,結束之後是56分鐘,只有4分鐘的誤差。所以這個世界有很多是身體的意識,我覺得這恰恰是藝術家該做的事情。

琴嘎 《叢林》(作品局部)

藝術中國:這種焦慮對您的藝術産生了怎樣的影響?

琴嘎:焦慮和糾結可能永遠存在,只是現在對結果不那麼看重了。比如對作品的效果,可能要什麼,我不是很清楚,但不要什麼我很清楚。最近十年,我的變化會更大一些,就是我做了“造空間”,是一個遊牧空間。在生活空間和社會空間裏,去做一些藝術項目。我個人,也會邀請很多藝術家一起進入到生活,跟生活真正發生一個關係。不是將生活作為素材的,是跟生活裏的事件、空間裏的人發生的交往。從認識到熟悉,再到成為好友,是一個非常具有延續性的狀態。一切事物之中,生命感是最重要的。

這種“生命感”在10年前所謂的“觀念藝術”盛行的時候,會覺讓人覺得低智商,但我覺得在今天這恰恰是最有力量的。它不是那種荷爾蒙的,而是在觀念性的基礎上身體對世界的感知。其實,雕塑、繪畫,或者影像的視覺只是一個載體,背後藝術家對世界的認知最重要。這個認知,並不一定非要多麼宏大,它也可以非常日常和具體。它必須要有一個開放性,由藝術家提供一個契機,讓更多的人産生共鳴,這就是公共性。

藝術中國:在作品中,您是否有對永恒性的追求?

琴嘎:永恒是人的一個理想狀態,但其實對我來説,它無法判斷。我更相信此時此刻的存在,就像這個作品,兩個月之後它就不存在了。雖然作品是一個臨時性的搭建,但我相信作品有再生長的可能,就是作品的精神性的東西在生長。所謂的理性,我都懷疑它存在嗎?因為不可感知。

這件作品其實是一個遊牧性的作品,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空間,不會重復。我覺得今天的作品不是一個結束或結果,它是一個開始,它搭建了一個討論的、言説的、跟別人發生關係的開始。其實就像是“叢林”,我在這裡製造了一個從草原到城市的叢林,但我更希望它搭建一個平等、對話、交往的空間,這個空間裏各種各樣的討論方式都可以有。

它更像是一個草圖,在過去一個古典的傳統裏草圖太不重要了。但今天草圖很重要,無數的草圖,就是我的軌跡。它不是一個紀念碑,這些草圖可能就是我的人生。

“叢林”學術對話現場從左至右:二樓出版機構發起人葛非、石節子美術館館長靳勒、策展人崔燦燦、藝術家琴嘎、杭蓋樂隊隊長伊力奇、導演顧桃

策展人崔燦燦主持論壇

藝術家琴嘎發言

導演顧桃發言

杭蓋樂隊隊長伊力奇發言

石節子美術館館長靳勒發言

二樓出版機構發起人葛非發言

藝術中國:您現在的創作狀態是怎樣的?每年都要回草原嗎?

琴嘎:近十年是每年都要回去,原來是去遊玩,但現在是我必須要去。後來我發現這是我的一個身體需要,它會給我帶來一種呼吸。從草原到沙漠,再到城市,其實是我的身體和情感把它串起來,原來覺得它們好像不可調和,其實在這一刻它就形成了,它不必割裂開看待,它是我的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包括我在甘肅天水的石節子做了一個四年的項目,過去怎麼可能從草原到農村呢?因為遊牧和農耕是非常對立的,但今天是一個當代性、精神性的遊牧,我面對的是遊牧文化的精神遺産。傳統的生活已經在萎縮,逐水草而居是一個傳統的生産生活方式,通常人們只看到了生産或者生存,其實還有生活。遊牧是一個由移動帶來的開放的生活方式,其實今天需要重新看待它,水草已經不是過去的水草了。這是我們無法阻擋的,但是面對全球化,我希望保留我的口音。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音,這就是個人性的價值,都一樣的話,這個世界太無聊和扁平了。

藝術中國:關於“造空間”,您的想法是什麼?

琴嘎:其實我今天覺得對一個藝術家,作品不是全部,只是一部分。我從2011年想清楚,2012年就開始了“造空間”。當時做了兩個項目,一個是“一個夢想”,另一個是“包裝箱計劃”。“一個夢想”最後是我們25個藝術家在壩上草原,“包裝箱”是請了10個藝術家,當一個包裝箱變成一個空間的時候,藝術家能做什麼,包括後來在黑橋的紅旗小學,也有一個小小的項目,都觸及生活中非常具體的事件。

我相信,如果未來有藝術語言的改變或者一種新的意識形式的産生,必然在這其中。我不太相信再從工作室裏苦思冥想,通過文本到文本能産生一種新的東西。我覺得未來有這個可能性。(文/許柏成 圖片提供:“一個美術館”)

琴嘎 《叢林》,北京中糧置地廣場“一個美術館”展出現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