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國美術館看雕塑藝術中的56個民族形象

時間:2019-03-03 23:20:00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藝訊>

 

苗寨風情,程兵,鑄銅,35×78.5×70cm,1994(苗族)

3月2日,中國美術館迎來了年度重磅展——“中國美術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系列展:民族大團結——全國雕塑藝術作品展”。56個民族的雕塑藝術作品齊聚一堂,當代雕塑第一次以如此整齊的面貌呈現在公眾面前。

為 “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本次展覽主打 “民族題材”雕塑藝術作品。展覽由《民族團結》和《各民族風采》兩大篇章組成,共徵集作品600余件,經專家委員會初評、復評,有220余件作品入選,它們與中國美術館館藏的部分民族題材雕塑一起,成為一席豐盛的民族文化盛宴。

《民族團結》篇章展示于中國美術館1號圓廳,作品以具象、抽象、意象、象徵等形式語言展現各民族同舟共濟、共榮共存;而第二篇章《各民族風采》則是此次展覽的最大亮點。200余件雕塑作品分列一層10個展廳,56個民族的雕塑藝術全部聚集。觀眾們可以在觀賞中了解我國豐富的民族文化。

看看這些雕塑作品,你知道它們屬於哪個民族嗎?

水舞歡歌(局部),郎鉞,青銅,125×96×60cm,2018(傣族)

京島佳音,倪尚,樹脂,65×42×32cm,2018(京族)

將我的願景唱給布朗山,段澄,樹脂著色,30×180×45cm,2018(布朗族)

姑娘追,郭天亮、張師童,樹脂,90×27×50cm,2018(哈薩克族)

放飛夢想,陳小虎,樹脂,20×20×65cm,2015(維吾爾族)

拉祜族少女,張松濤,鑄銅,30×23×48.5cm,2009(拉祜族)

課堂,田世信、田禾,鑄銅,154×116×160cm,2002(多民族)

送光明,鄧剛,玻璃倣銅,200×200×78cm,年代不詳(多民族)

滿族的創世傳説,林桐,鋼板著色,50×60×80cm,2018(滿族)

神聖的太陽鼓,吳強,綜合材料,60×50×100cm,2018(基諾族)

厄扯歌,管桂發,樹脂淡彩,65×65×40cm,2019(基諾族)

狀態6,申紅飆,鑄銅,80×35×55cm,2017(蒙古族)

傳説中的普米族少女,張偉,樹脂,130×25×55cm,2018(普米族)

家庭親情系列——孕育,魏小傑,樹脂,35.8×47×112cm,2003(漢族)

傣族姑娘,王萬景,大理石,35.4×34.5×50.2cm,1962(傣族)

傣族雕塑藝術

門巴情歌,董偉光,樹脂,85×45×120cm,2018(門巴族)

堯古春曉,陳鋼,樹脂,65×42×88cm,2019(布依族)

仰望瑤鄉,尹鵬,木,110×50×40cm,2018(瑤族)

瑤山大歌,馬輝,玻璃鋼倣銅,44×150×29cm,2018(瑤族)

我愛我的祖國,王偉欣,玻璃鋼,70×50×15cm,2018(多民族)

鄂倫春少年,郭航,樹脂著色,130×20×100cm,2018(鄂倫春族)

就中國藝術精神而言,中國藝術史總結的重要審美特徵幾乎均可在各民族藝術傳統中發現傳承脈絡與驗證實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説的是各民族形成的個性文化具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正是這種特質豐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文化多元共存的性質決定了每個民族的文化形態都有其價值。當然,在實踐中産生和發展起來的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也具有其共性和普遍規律,普遍性、共性與特性、個性相互間的辯證關係形成了文化無窮的魅力。在21世紀全球化的文化語境中,世界各國的文化邊界正在趨於互滲、交融。——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

展覽將持續至3月24日。(圖、文/臺馨遙)

展覽現場

展覽資訊

主辦:中國美術館、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

展期:2019年3月2日至3月24日(週一閉館)

《民族團結》:中國美術館1號圓廳

《各民族風采》:中國美術館一層10個展廳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