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鳳怡”展覽現場,格萊斯頓畫廊(布魯塞爾),2019年1月22日-3月9日。
圖片由格萊斯頓畫廊(紐約、布魯塞爾)提供。攝影:Philippe De Gobert。
展覽:“郭鳳怡”
時間:2019年1月22日-3月9日
地點:格萊斯頓畫廊(布魯塞爾)
作為格萊斯頓畫廊最新代理的藝術家,1942年生於中國西安的藝術家郭鳳怡,生前曾是一名橡膠廠女工,她從未接受過藝術教育,甚至和代表了某種手藝傳承任務的“民間藝人”稱號都不太沾邊。郭鳳怡在39歲時因關節炎發作而提前退休,在退休後她擁有了大量的空閒時間,她選擇以“氣功”來進行療養,而這種特殊的方式啟發了郭鳳怡的頭腦和心靈,讓她得以開始以浮現于眼前的奇景及神衹人物為基礎開始作畫。這是郭鳳怡重新認知世界的方式,也是她解釋當代世界語言的方式。
傳統觀點中,對於男性來説,藝術創作似乎是簡單地由生命本能所驅使的;而對於女性來説,在整個現當代乃至古代藝術史中,藝術的首要功能似乎是自我治愈、療養,是因偏離了生命本能而不得不做的補救性措施。一直以來對郭鳳怡的解讀是不完整的,甚至帶有敵意的。今天看來這些評論並不能完整地解釋郭鳳怡從橡膠廠退休工人到藝術家的蛻變;而在中國當代藝術語境中,也不能闡述郭鳳怡——一個“外人”為什麼要開始進行藝術創作、長達半生的絢爛的藝術創作究竟是因什麼動機而開始的。
“郭鳳怡”展覽現場,格萊斯頓畫廊(布魯塞爾),2019年1月22日-3月9日。
圖片由格萊斯頓畫廊(紐約、布魯塞爾)提供。攝影:Philippe De Gobert。
日常與重復
在1987年前後,郭鳳怡開始頻繁以中國家庭中常見的廢棄紙張作畫——孫輩的作業本、老掛曆等。貫穿其整個創作生涯的特點在一個“繪了古墓、五臟六腑、藥物等主題的早期小型作品中已有體現:在隨意取來的紙張上,郭鳳怡用極為繁複而有形式結構意義的線條來編織她的每一個藝術形象,而單色或多彩的細密線條幾乎就是其唯一的繪畫語言。
在這個意義上,郭鳳怡的作品和當代藝術史上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同樣由格萊斯頓畫廊代理的美國藝術家凱斯·哈林(Keith Haring, 1958-1990)的一些早期作品有許多相似之處。兩者都青睞簡單、直白得幾乎像抽象畫一樣的形象處理方式,而不斷重復使用單一表現形式這種決絕的創作習慣也讓兩者的作品都變得迷幻而引人入勝。哈林的創作牢牢紮根于美國街頭塗鴉文化傳統——儘管郭鳳怡與此文化毫不相干,但不得不説的是,其作品的“塗鴉”性質也是一個被忽視了的重要因素。以隨手得來的紙筆作畫,這種相對“貧乏”的創作模式在過去常被簡單地描述為“民間藝人”的方法,但事實上藝術家不以“創作藝術作品”為願望進行繪畫,因此這種創作與民間藝人的實踐大相徑庭。更重要的是,儘管郭鳳怡作品畫面上罕見現代文明的蹤跡,其創作對傳統宗教圖像的依賴事實上是富有市井乃至都市意味的。錯綜複雜的不僅是創作主題在時間層面形成的糾結,也是畫面中交織而密不可分的多重空間。
郭鳳怡(1942-2010),Guo Fengyi arrived at Lugu Lake(局部), 2002年
在1989年以彩墨在白卡紙上完成的《人心臟經絡圖》小尺幅作品是郭鳳怡非常典型的作品:畫面中的所有形象都是由粗細疏密有別的線條組成的。在無比扁平、大量留白的畫面上雜糅的同時引用了中式繪畫以及現代視覺文化兩種傳統。如此看來,由格萊斯頓畫廊代理的德國藝術家羅斯瑪麗·特洛柯爾(Rosemarie Trockel, 1952)的眾多不同性質的平面作品——尤其是那些直截了當以多彩羊毛線勾勒抽象或具象形象的作品——和郭鳳怡繪畫的親近度也不容小覷:在當代被嚴重忽視了的基本形式問題,在這些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藝術家手中再一次成為了最有力的敘事手段。
精神性創作與傳導物質
常有評論認為,郭鳳怡的創作方法是有宗教意味的,而其早期作品尤其如此:不僅作品的主題大多來源於傳統思想、宗教及神話傳説,其創作的基本姿態也不是以個人表達為起始點的。這種創作與精神感召直接相關,而創作的人因此並不直接獲得藝術家的身份,而是獲得了一種“仲介”或稱“靈媒”的身份。作畫的人的任務並不是自我表達,而是傳導萬物。
郭鳳怡(1942-2010),Diagram showing the Influence of Hongfan on the Hetu, 1990年
在格萊斯頓畫廊代理的阿根廷籍女藝術家薇薇安·蘇特(Vivian Suter, 1949)的創作中,也有類似的“精神感召性”。在創作中,蘇特慣於將她用以作畫的材料暴露在其日常生活環境——瓜地馬拉熱帶雨林之中,以此方式直接地將大自然的雨水、風暴、季風、日照以及動植物的蹤跡吸納至其藝術作品之中去。與其説蘇特畫面上滿是繪畫性語言,不如説這畫布是一次自然主義儀式的祭器。而儘管郭鳳怡的繪畫創作沒有明顯的物質性動機,並且是發生於“偶像崇拜”層面的,但其“靈媒”似的創作姿態和蘇特在對待創作材料角度上的,具有某種宗教感的自然崇拜意識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女性身份與性別意識
從創作之初,受到中國傳統的啟發、因“氣功”練習的郭鳳怡便一次又一次地探掘心與身的奧秘。她的部分作品主題雖與中國傳統中常見的中醫醫學有關,但藝術家也常在這樣的主題中以抽象的方式進行想像與表達。這也與格萊斯頓畫廊旗下的德國藝術家帕洛瑪·瓦爾加·薇茲(Paloma Varga Weisz, 1966)的創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後者雕刻作品中的人物往往以歐洲神話傳説中的形象為藍本,經過高超精細雕刻處理的面孔往往有一種返璞歸真的靜默感,但與這些沉靜面容不相符的,是整體形象毫不避諱的情慾、暴力情緒。
郭鳳怡(1942-2010),Diagram showing the Influence of Hongfan on the Hetu, 1990年
而在郭鳳怡筆下,所有與性別乃至身體性有關的情況則更為複雜:首先,其“圈外”藝術家身份似乎完全掩蓋了其“女性”藝術家的身份,乃至於人們並不主動在其作品中尋求女性藝術代表或反抗的力量及形式;其次,郭鳳怡的作品乍一看來似乎的確是與性別政治不相關的。考慮到其生平以及其身處的社會現實環境,或許可以這樣説:其創作的意識形態基礎包括一種普遍于中國大部分地區的、相對懵懂而模糊的性別“平等”意識,更不可與近年迅猛發展的女性意識相提並論。
普遍來説,此種性別意識經常被視作是樸素的、非政治性的;事實上,人們往往忽視了此種性別意識作為古老宗教及哲學思想基礎在當代的重要擾亂性意義。最為重要的是,無論是在面對性別問題、宗教問題或是其他創作主題時,郭鳳怡都從未以當代藝術的所謂最高原則——“批判性”為基礎開展創作。在這位頻繁以宗教及神話傳説為創作主題的“圈外女性藝術家”面前,當代藝術慣行的法則似乎成為了一種諷刺。
郭鳳怡(1942-2010),Tiger (detail), 1992年
郭鳳怡于2010年逝世,她的作品逐步在全球當代藝術界獲得了認可,並參展了2013年威尼斯雙年展“百科宮殿”、美國卡內基國際展(2013-14年)、2013年倫敦海沃德美術館“另類宇宙指南”及2016-2017年間在世界重要美術展巡迴展出的“The Museum of Everything”展覽等,但她的作品的確逐漸在全球範圍內通過其獨特的作品與以視覺、觀念、女性甚至傳統宗教為主題的藝術家頻繁地展開對話。作為對於郭鳳怡藝術創作的又一次的重要總結,在格萊斯頓畫廊近期于布魯塞爾展開的展覽“郭鳳怡”中,從視覺及觀念層面探索了郭鳳怡生前藝術創作的三個主要創作方向,將展示其實踐的廣度與深度,及其為中國當代藝術帶來的持續影響。郭鳳怡對“感應”或“靈感”保持著堅持,為闡釋世界增添了獨一無二的視覺語言,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重新思考的,乃至其藝術宣言般的話語——“我因為不知道才畫,畫是為了知道”——也是對現今當代藝術領域豐富場景的一種回應。
關於格萊斯頓畫廊
格萊斯頓畫廊(紐約,布魯塞爾)于1980年創立於美國紐約曼哈頓,創始人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畫廊主之一芭芭拉·格萊斯頓女士(Barbara Gladstone)。格萊斯頓目前在全球擁有4個空間,分別位於美國紐約與比利時布魯塞爾,是國際藝術界的最為權威的畫廊之一。近40年來,格萊斯頓畫廊在全球保持著超群的國際視野和獨特的前瞻性,是眾多重要藝術家創作的推動者。
格萊斯頓畫廊代理的藝術家涉及多種創作媒介,包括影像、裝置、繪畫與雕塑等,這些創作討論了豐富的社會議題,給予現當代藝術史更為層次多元的解讀。畫廊代理的藝術家包括:馬修·巴尼(Matthew Barney)、伊麗莎白·佩頓(Elizabeth Peyton)、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凱·阿爾特霍夫(Kai Althoff)、施林·奈沙(Shirin Neshat)、托馬斯·赫賽豪恩(Thomas Hirschhorn)、艾米·希爾曼(Amy Sillman)、菲利普·帕雷諾(Philippe Parreno)、卡羅爾·杜漢姆(Carroll Dunham)、吉姆·霍奇斯(Jim Hodges)、維克多·曼(Victor Man)、阿羅拉和卡爾薩迪拉(Allora & Calzadilla)、RH·奎特曼(RH Quaytman)、薩拉·盧卡斯(Sarah Lucas)、羅斯瑪麗·特洛柯爾(Rosemarie Trockel)、達米安·奧爾特加(Damián Ortega)、西普裏安恩·蓋拉德(Cyprien Gaillard)、安德羅·維庫亞(Andro Wekua)、鄭曦然(Ian Chang)和烏戈·羅迪尼(Ugo Rondinone)等;畫廊也代理包括羅伯特·梅普爾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凱斯·哈林(Keith Haring)及馬利奧·梅茨(Mario Merz)等重要藝術家的基金會與藝術遺産等。目前,格萊斯頓畫廊代理的中國藝術家包括黃永砯和郭鳳怡(1942-2010)。
自創立至今,創始人芭芭拉·格萊斯頓女士與代理藝術家建立了牢固的關係和深厚的信任,這也是畫廊堅實發展的重要基石。作為當代藝術界最具有影響力與話語權的畫廊主之一,芭芭拉·格萊斯頓女士除了經營畫廊外,也作為一名國際知名的電影製片人,參與製作了包括馬修·巴尼和施林·奈沙等多位重要藝術家的重量級電影作品。
作為格萊斯頓畫廊的合夥人,麥克斯·法爾肯施泰因(Max Falkenstein)自加入畫廊的15年來,在代理藝術家的國際化以及畫廊在亞洲的推廣中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法爾肯施泰因也是打造格萊斯頓畫廊全球版圖——布魯塞爾畫廊空間的推手。畫廊的另一核心人物蔡秉橋(Paula Tsai)女士自2015年起開始擔任畫廊總監,她曾于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擔任首席策展人一職,是藝術史及專業策展領域的資深專家。蔡秉橋女士對於亞洲藝術界全面深入的洞察也進一步推動了格萊斯頓畫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