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聲樂套曲《岷江上下》彙報展示在京成功舉辦

時間:2019-01-08 14:21:35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藝訊>

領導嘉賓與演員在演出結束後合影

岷江起源於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的雪寶頂、弓杠嶺,流經羌族聚居區理縣、茂縣、汶川,再流經都江堰,潤澤成都平原。近日,由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四川省文聯主辦,四川省音樂家協會承辦的“中國文聯2018年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交響聲樂套曲《岷江上下》彙報展示”在中國文聯文藝家之家成功舉行。此項目由著名詞作家王持久作詞,由四川音樂學院教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四川省音樂家協會理事鄭仁清作曲,由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專項基金資助。作品以岷江流域為線索,表現了從岷江源頭到岷江下游匯入長江所流經區域的人文、地理、自然、環保、歷史和今天的政治、科技等,以及當今人們不斷奮鬥、把自己命運同國家命運緊密結合,胸懷天下、融入世界,一起實現中國夢的美好意願與情懷。

李浩仟演唱《川江入海》

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向雲駒,中國音樂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王宏,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副秘書長郭希敏,四川省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兼秘書長李兵,四川音樂學院副院長文雲英等有關部門領導以及著名作曲家伍嘉冀、張大力,策劃人劉國超,歌唱家譚學勝等專家出席活動。

雍建軍、史倩演唱《青衣江情歌》

本套曲由《岷江源頭》《岷江大峽谷》《都江清流》《東坡友》《川江入海》和尾聲《岷江上下》等15首曲目構成。青年歌唱家擁江帆領唱藏族風格的《岷江源頭》,嘹亮的歌聲與合唱生動表現了岷江源頭的風貌與泉水、溪流風采;男高音歌唱家、教授譚學勝領唱羌族風格的《岷江大峽谷》,表現了羌族的歷史滄桑、悠遠,和重建新家園後現在的美好生活與新面貌;青年歌唱家黃麗萍演唱的《都江清流》,讚美了名垂千古、至今潤澤天府田園的都江堰;青年歌唱家史倩演唱了具有戲曲味的《東坡友》,她和青年歌唱家雍建軍演唱的《青衣江情歌》則歌曲靈動、富有情趣;現場播放了女高音歌唱家張怡等演唱的混聲合唱《大渡河傳説》;由青年男高音歌唱家李浩仟演唱的《川江入海》表現了一帶一路、開拓奮鬥的精神。

作曲家鄭仁清介紹作品

作曲家鄭仁清介紹,岷江下游有兩大支流——青衣江和大渡河,大渡河流經彝族聚居區;在宜賓,岷江與沱江、金沙江匯整合長江,流入東海、融進大洋,她是是長江文明的一條主脈,是蜀文化的發祥地,世界最偉大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誕生於此;這裡是紅軍長征最震撼人心的地域,是衛星發射基地,是西部大開發的中心,南絲綢之路、茶馬古道、古蜀道和今天的“一帶一路”都與這條江流交相輝映,閃亮著古老而青春的光彩。在歷史和今天,它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樂曲的創作上,在樂曲的創作上具有四川藏、羌、彝等少數民族和漢族音樂的特點,風格多樣,唱法包括民族、美聲、流行等,作品採用男、女聲獨唱、對唱、重唱,領唱、合唱以及混聲合唱等演唱形式,聲部有男高音、男中音、女高音、童聲以及混聲合唱的四個聲部等。交響聲樂套曲作品《岷江上下》在演出後得到現場專家一致好評。張大力曾連續八屆為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擔任策劃與作曲,他認為,這部交響聲樂套曲獨具風格、地方特色濃郁,音樂語言豐富多樣,看得出作曲家花了很多心思,尤其男女二重唱《青衣江情歌》很有意趣。伍嘉冀曾創作《好大一棵樹》《中國功夫》等作品,他聽過作品後表示,通過七首作品的聆聽,能感受到岷江文化、音樂特點、歷史事件在音樂內容上的對比與多種可能性表現,作品在音樂的選材上經過構思,很有理性、有文學意義,能看出作者的思考與追求;詞曲作者、演唱都很成熟。

擁江帆演唱《岷江源頭》

據了解,交響聲樂套曲《岷江上下》由四川省文聯遴選、推薦,經中國文聯兩次評審、公示、書記處審批同意,入選中國文聯2017年文藝創作資助項目“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成為2017年度入選的全國9個音樂作品項目之一;並繼續獲得資助,成為中國文聯2018年“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項目。(文/牧楊)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