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塊玉,一輩子

時間:2018-12-17 10:17:35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

魯迅先生曾經説過,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到的是宮闈密事……這讓我們懂得一個道理——你是誰你就會看到什麼,無論我們面對的是物質還是非物質。

對一個人影響最深的莫過於他的人生閱歷和生活經歷。我們正是在一次次的體會和感悟中,漸漸形成了觀察世界萬物的角度和維度,也漸漸形成了帶著自己足跡的判斷和標準。

説到白玉,我與她們相伴了13個年頭,面對千姿百態,多彩玲瓏的籽石,有一些感慨,有一些領悟。

老人們都説,白玉是有靈性的,而且越老越好。

這倒不是在説一定要玩老玉才行。而是跟人心一樣,總要經歷過嘗遍甘苦後,方能更有味道,也就是“老味”。

一塊新玉,需要打磨,需要盤玩,需要年月的積累,出了包漿,才有了溫潤。一個人,可以是少不更事的,也可以是未經風雨的,或許是單純或懵懂的天真爛漫,卻在另一方面,少了那麼些故事在裏頭,娓娓道來,略嚼之無味。

白玉,不同於其他奢物,她沒有奢華艷麗的光芒,卻對擁有她的人很是挑剔。

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修煉一塊掌中玉石,就是修煉自身溫潤氣息。人在荊棘中,不動不刺,心在俗世中,不動不傷。也許經歷過風雨人生、參透過冷暖人心者,與這光華而不現的寶玉更相得益彰。戾氣深重、財大氣粗、極端尖銳者,與這溫潤玉石之間多少有點違和感。

一塊玉,一輩子。

很多人説自己帶在身上的玉石不能像其他飾品一樣可以隨意摘取轉送。或許真是這樣,因為她自有靈性,自帶寶光,一塊玉恰好對應一個人。

隨著年月增長,人心增厚,一塊玉一伴就是一生,可納福,可盤玩,可益趣。每人心獨有一份,每塊玉唯有一件,遇到了就是緣,玉到了遇到了……

新玉,剛開採出來,帶著新鮮氣,犀利有棱角,冷烈而尖銳,唯經歲月打磨,經人心滋養,經年累月方成老玉,如老人般的睿智安詳,微笑不語,看穿不説穿。因為懂得,因為放得下,靠近老人,靠近老玉,心很安靜,若止水流年,淡然了煙火流離,塵埃落定。

心都會老去,玉也會跟著老去,10年,20年,大半生……一眼百千年。將歲月儲存,才能將心安放——人不白走一遭,玉不白玩一道,煙火老了歲月,亦老了一心,一人一玉一輩子。

玉,讀懂她,理解她,去經歷,去感受。

在收藏界有這樣一句話:一件經歷千百年的文物藝術品或文物遺址,恰巧被你發現或收藏,如果你不研究它的文化價值或不把這種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傳播出去,只是一味的利用商業價值為自己牟利,那是十足的文化愚蠢,嚴重點是文化犯罪。這句話用在白玉上也同樣合適,我們遇到每一塊玉石,讀懂她、理解她,也是一種善舉。所以,去經歷,去感受,更深刻地去體驗,或許這才是藏玉最正確的打開方式。(文/姚企華)

注:姚企華,全國收藏家協會會員,青年寶玉石收藏家,上海黃浦區政協委員。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