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與會專家合影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和敦煌研究院共同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和敦煌文化學會共同承辦的“2018敦煌美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于2018年9月21日至22日在敦煌舉辦。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呂品田、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趙聲良、英國倫敦大學教授韋陀、日本神戶大學名譽教授百橋明穂、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侯黎明、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任平、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史瀚文、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大學院大竹卓民、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馬強、西北師範大學敦煌學院院長田衛戈、廣州美術學院教授王見等中外學者3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牛克誠主持。
中國藝術研究院呂品田常務副院長致辭
中國藝術研究院呂品田常務副院長代表主辦方之一中國藝術研究院在研討會開幕式上致辭。他説,敦煌是東西方文化藝術交匯的重鎮,在西元4世紀到14世紀的1000多年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豐厚文化藝術資源,對我們了解這一漫長歷史時段的藝術樣貌,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價值。數代學者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和孜孜以求的探索,構建起了獨具特色、影響深遠的包括敦煌美術學在內的敦煌學學科。敦煌美術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結晶,對中國美術的發展産生過並將繼續産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希望此次研討會圍繞美術和敦煌這兩個核心詞展開深入探討和廣泛交流,取得豐碩學術成果。
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趙聲良研究員致辭
敦煌研究院趙聲良副院長在致辭中説,敦煌藝術是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的結晶,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集中代表,也是認識和研究中國傳統藝術的重要寶庫。以美術學角度看敦煌,敦煌石窟所包含的建築、雕塑和繪畫藝術,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審美思想。對不同時代作品風格及其源流的深入探討,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國傳統藝術的本質。在當今“一帶一路”建設中,敦煌藝術研究更體現出其特殊的意義,這也是舉辦此次研討會的意義所在。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牛克誠主持會議
敦煌是東西方文化藝術交匯的重鎮,在西元4世紀到14世紀的1000多年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豐厚文化藝術資源,僅莫高窟就開鑿了700多個洞窟,塑造了2400多尊泥彩塑,創造了45000平方米壁畫。在中國早中期建築、雕塑和繪畫少有原跡存留下來的今天,無名匠師的這些大量作品,對我們了解這一漫長歷史時段的藝術樣貌,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價值。特別是100多年前藏經洞中2至14世紀總數約60000卷的古寫本和印本文書的發現,數代學者經過艱苦卓越的奮鬥和孜孜以求的探索,構建起了獨具特色、影響深遠的包括敦煌美術學在內的敦煌學這一學科。
研討會現場
敦煌美術,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結晶,對中國美術的發展産生過並將繼續産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敦煌美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的策劃和舉辦,旨在推進敦煌美術學相關研究的全面開展,以一批高品質的學術成果,促進敦煌美術學研究範式的建立,以彌補敦煌學研究在美術學研究方面的不足,為構建完整意義上的敦煌學,以及敦煌學進一步向縱深繼續發展提供學術支援。同時,也期望通過這個學術平臺,發現和培養一批敦煌美術學方面的研究人員。
研討會現場
基於這一宗旨,研討會對敦煌美術領域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研討,其主要議題包括:1.敦煌美術色彩學、材料學、造型學等基礎理論(技法)研究;2.敦煌美術歷史研究;3.敦煌美術比較研究,包括敦煌美術與絲綢之路沿途同一文化類型中的敦煌以西、敦煌以東地區美術的比較,與絲綢之路以外地區不同文化類型美術的比較;4.敦煌美術與現代發展研究,探討敦煌美術傳統與現代發展的關係,探索在新時代社會背景和文化環境下如何立足敦煌美術傳統,開創當代敦煌美術新局面,譜寫當代美術新篇章;5.史前美術、少數民族美術和出土簡牘書法等研究。作為大的敦煌美術概念,其研究範疇不僅應該包括傳統觀念下以敦煌佛教壁畫、造像、石窟寺等美術遺跡、美術事件、美術現象和相關人物等內容,也應該包括敦煌及其周邊地區史前美術和該地區少數民族美術,甚至也應該包括該地區出土簡牘書法。研討會所涉議題理應含有史前美術、少數民族美術和出土簡牘書法等方面的相關研究。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教授韋陀作學術發言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教授韋陀以《莫高窟第17窟的一幅非凡畫作》為題展開論述,大英博物館斯坦因藏品中有源自莫高窟第17窟的絹畫,其中有一幅獨具特色,明顯區別於其他畫作。他從顏色、形制、主題和裝飾等方面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從這幅畫與其他《觀經》畫作的區別來看,它既非源自敦煌,也非直接來自長安或洛陽的大型寺院,而是源自四川,隨後被帶至敦煌。
日本神戶大學名譽教授百橋明穗作學術發言
日本神戶大學名譽教授百橋明穗的發言題目是《敦煌莫高窟隋代洞窟及其開鑿背景》,他指出隋文帝宣佈復興佛教,同時評定涼州、重新打通河西走廊,使敦煌地區的寫經、造寺以及莫高窟的開窟活動繁榮一時。隋代雖然是一個只延續了38年的短暫的王朝,但在莫高窟現存的492個洞窟中,卻有約五分之一都是隋代窟。這一時期佛教信仰向大乘大步邁進,壁畫主題上看,隋朝是從北魏、北周流行的佛傳故事和本生故事,向大乘經變畫過度的探索期,但隋末卻是莫高窟圖像發展的停滯期。直到唐代,敦煌壁畫的圖像才有了飛躍性的發展。
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大學院講師大竹卓民作學術發言
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大學院講師大竹卓民認為敦煌美術學還只是剛剛開始,儘管有很多關於敦煌的報告、文章,見諸於大小報刊雜誌,但大部分都不構成敦煌美術學的資源。只有在大量的碎片資訊的基礎上,我們才有可能有一個敦煌美術學的大輪廓、大框架。目前,敦煌的近500石窟,只有285窟是做了全覆蓋式的科學的綜合性調查。2018年的今天,敦煌美術學的研究,必須是以科學的考察調研為前提、為基礎。他以此提出論文《媒介·支援體——從素材看敦煌壁畫的言語體》。
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史瀚文博士作學術發言
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史瀚文博士由西方的珍寶館引發思考,以之為視角來審視莫高窟及其內容和功能。通過研究莫高窟的部分石窟,尤其是盛唐以來的石窟,深入探討諸如古人是如何開鑿的這些石窟,為什麼要開鑿這些石窟來作為宗教儀式場所以及與神靈溝通的通道,特別是這些石窟在視覺規劃方面又是怎樣通過運用“差異性組合”的方式,來宣揚其社會目的以及佛教的慈悲憫世教旨等問題。
越南國家文化藝術研究所美術研究室主任段氏美香作學術發言
越南國家文化藝術研究所美術研究室主任段氏美香副教授的發言,對敦煌第72窟至111窟佛像與越南北寧省阮文安寺佛像進行對比研究,探究中越兩國古代工匠在藝術風格和創作思維等方面的共同性和差異性。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任平作學術發言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任平的發言題目是《敦煌書法研究三題》,他指出敦煌書法,是一個以收藏地名命名的藝術品種名稱。它可能有多種書體,多種文本內容,各種地區特徵,各家風格,因此,對敦煌書法的研究,是一個具有跨學科特徵的課題。他從書體源流、俗字對文意解讀的影響、文本流傳及其文化歷史背景三個方面來分析,認為敦煌書法留給我們不少書法史研究的未曾涉及的問題,進一步的研究將會對中國書法史和敦煌學都具有填補空缺的意義。
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侯黎明作學術發言
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侯黎明的發言題目是《敦煌壁畫臨摹學概述》,他任務敦煌壁畫藝術輝煌燦爛,其傳播于海內外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臨摹。敦煌壁畫臨摹學在傳播弘揚敦煌藝術的事業中漸成輪廓。他通過對六十年來敦煌壁畫臨摹實踐的回顧,匯集梳理、分類堪定,對各時期壁畫的臨摹技法流程進行總結,以期將敦煌壁畫藝術的臨摹研究更加系統化、規範化、學術化,完善敦煌壁畫臨摹學,以期將敦煌壁畫藝術的臨摹和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西北師範大學敦煌學院院長田衛戈教授作學術發言
西北師範大學敦煌學院院長田衛戈教授發言題目是《百年情緣——中國近現代美術與敦煌藝術》,他指出整個20世紀的中國美術,與敦煌有著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有的學者稱之為“中國美術的敦煌情結”。近現代以來的中國藝術得到敦煌文化的豐潤滋養,引發了繪畫、雕塑、工藝設計、舞臺藝術、書法等創作中的“敦煌風”,敦煌始終是中國藝術的源頭凈水。我們應當梳理和廓清敦煌賦予中國近現代美術歷史影響,由此來探索、分析“敦煌美術”和“敦煌美術學”的理論框架。
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孟嗣徽作學術發言
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孟嗣徽發言題目是《文本與圖像的産生與傳播》,她從犍陀羅地區的博物館和遺址的實地考察中所發現的一些文化現象,例如一些圖像的産生、傳播和消失的問題,來解釋以往圖像研究中可能忽略的問題。她指出犍陀羅和貴霜的歷史,可能使佛教史、中國史乃至絲綢之路的歷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全國顏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呂光博士作學術發言
全國顏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呂光博士的發言《敦煌壁畫色彩設計量化分析初探》,以色彩設計系統標準為平臺,用BCDS色彩評價體系從色彩的物理和心理文化兩個方面,客觀地量化分析和評價敦煌壁畫色彩設計的視覺調和性、心理文化外延和內在的統一性,從色彩設計和顏料方面探討敦煌壁畫的藝術價值,用現代色彩設計學理論,在藝術和科學現實中做邏輯上的設計和分析,為在色彩方面理解敦煌壁畫色彩做基礎工作。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王見作學術發言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王見的發言《敦煌壁畫必須成為中國古代美術史的重要敘述》,對有關敦煌壁畫及其“敦煌美術學”的研究問題進行論述。發言指出,敦煌壁畫沒有在中國美術界獲得真正重視,重要原因在於中國古代壁畫沒有成為中國古代繪畫的重要敘述。在對照説明古代壁畫衰退與紙本水墨畫在兩宋興盛,比較兩宋水墨繪畫與壁畫特點之後,提出需要從“敦煌美術學”及其繪畫研究的意義上,對敦煌壁畫進行梳理,並開展個案研究,才有可能使敦煌壁畫在中國古代美術史中成為重要敘述。
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馬強作學術發言
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馬強研究員的發言《傳統藝術的復蘇》指出敦煌元素是敦煌藝術中最具敦煌本土特徵的文化符號。敦煌藝術是中國傳統藝術,從容量上來看可以分出三個基本層次:第一層次——敦煌藝術的全部內容,即指敦煌藝術是敦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集建築、雕塑、壁畫、書法、文學、音樂、舞蹈、服飾、百戲等各種不同藝術類型于一體;第二層次——敦煌藝術中的主要部分是敦煌石窟藝術;第三層次——敦煌石窟藝術中的主要成分是敦煌壁畫。我們以敦煌壁畫的技法、材料、造型語言、發展脈絡、風格演變和美學特徵,利用敦煌元素展現當代藝術創作與設計之美,從而服務於現實審美的需求。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張建宇作學術發言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張建宇的發言《四曌同窟——從日月圖像看敦煌285窟的多元文化交流》,對敦煌北涼至北朝唯一紀年窟——285窟窟頂東披、西壁頂部和西壁的四對來源各異的日月圖像進行分析,通過細緻的圖像比對,指出三批工匠的不同手法和四曌圖像的各自來源,揭示其所折射出的多元文化交流之歷史實況。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南南作學術發言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南南博士的發言《所謂〈文殊寫經圖〉與〈玄奘譯經圖〉》,對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藝術博物館藏《文殊寫經圖》和四川省圖書館藏《洪武南藏》(或稱《初刻南藏》)“法”字第八、九函唐義忠撰《大乘百法明門論疏》(《百法忠疏》)卷首扉頁版畫《玄奘譯經圖》的圖像進行分析,對其題材內容提出新的看法,並進一步認為二圖應分別命名為《世親菩薩(或無著菩薩)造論圖》及《法相(或慈恩)三祖圖》,同時對彌勒三尊中二脅侍的身份問題進行推測,認為歷史上確實存在以無著及世親為脅侍的彌勒三尊組合。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鄭弌博士作學術發言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鄭弌博士的發言從敦煌第17窟圖像的考證入手,進入民俗宗教、歷史文化和人的靈魂生命象徵意義的層面,認為討論高僧邈真及其所處的空間、影堂,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是:它的空間意涵從何而來?體現為幾種層次?作為亡者像,影堂並不涉及僧人遺體的瘞埋,其空間意涵卻與瘞埋方式密切相關。瘞埋通常意味著藏,貯于塔內,納于函中。影堂則有公共意味,面向僧眾,受納供養與崇奉。然瘞埋並不全然只是藏,亦有陳示。這種陳示或源自佈施。在中古中國的語境下,僧人遺體犧牲與佈施的意味逐漸褪去,陳示過程自身成了某種聖跡,進入僧傳與時人寫作中。這一聖化的過程,最終凝固在起塔供養僧人遺骸的那一刻。影堂所供奉的高僧影像,尤其裝藏高僧骨灰的塑像,則將此聖跡敘事永久地轉述為寺院的紀念碑。
中國藝術研究院楊肖博士作學術發言
中國藝術研究院楊肖博士的發言以《“別求新宗”與“中西比較”》為題,探討20世紀以來中國藝術家對敦煌壁畫的兩種理解。發言認為,20世紀以來,隨著敦煌藏經洞的發現和“敦煌學”的興起,敦煌洞窟壁畫進入現代中國藝術家視野,産生了兩種重要的理解方式:一種是以康有為、張大千等為代表的“別求新宗”思路,通過尋求中國繪畫之外的傳統,突破“文人畫”一統畫壇的格局,開創中國繪畫新格局;另一種是以常書鴻、全山石等為代表的“中西比較”思路,這類藝術家有學習西畫傳統的經驗,強調敦煌壁畫藝術的世界性,認為敦煌壁畫不僅在歷史上是漢地與西域文化交匯的産物,而且還能夠與西方現代藝術發生對話。
絲綢之路文史研究所所長湯珂作學術發言
絲綢之路文史研究所所長湯珂《史前亞洲的藝術共同體》的發言,從中西亞通往東亞的這條以“絲綢”命名的通道,是近百年來各國研究者所關注的焦點。它不僅是西元後佛教藝術的演進通道,在它的下層還深埋著“青銅之路”、“彩陶之路”,等諸多史前藝術、史前技術的傳播通道。本文將著重闡述“絲綢之路”史前藝術的本質與現象,以及在這種多元文化的驅動下,促進了華夏文明本體的創新與改變。
成都大學教師劉穎博士作學術發言
成都大學教師劉穎博士的發言《從敦煌報恩經變圖像觀其信仰內涵的演變》,對吐蕃窟8鋪報恩經變圖像進行細緻解讀,發現經變畫構圖存在以下情況:除了要有序地講述故事之外,堅持整鋪經變畫的對稱關係似乎是更為重要的原則;在壁面空間有限的情況下,畫工可以根據壁面大小較隨意地選取繪製故事的部分情節,甚至以不連貫的畫面分別表現;將同一幅畫面組合到不同的故事中,是彌補壁面空間不足的一種佈局方式。敦煌報恩經變畫強調孝親觀念,宣揚忠君孝養思想,將佛教倫理與中原傳統忠孝倫理思想相結合,並將對唐王朝的思念和對皇恩的嚮往蘊含其中,同時也報答了為緩和唐蕃關係而努力的吐蕃讚普及群臣的恩德。
研討會上,來自國際和國內的敦煌美術學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共聚一堂,以敦煌為地理標識,以美術為核心語匯,圍繞敦煌美術這個永恒話題進行了深入研討與交流。“2018敦煌美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成功舉辦,開啟了敦煌美術學研究的新局面,為美術學和敦煌學的新發展貢獻了新智慧,增添了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