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曆程:北京時代美術館發出“時代聲音” 藝術科技融合打造“Xcelerator超級對撞¹º ”

時間:2018-08-15 | 片長: | 來源:藝術中國

開幕現場,藝術家與北京時代美術館館長合影

是什麼讓我們跨過時空遇見未來?是什麼賦予生活詩意與想像?又是什麼讓我們反觀自身,思考人類和宇宙的奧秘關聯?物理學家李政道曾説:“科學和藝術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它們共同的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它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2018年8月12日,一場由藝術與科技碰撞出的絢爛秀場在位於華熙Live•五棵松的北京時代美術館拉開帷幕,作為建館十週年系列活動中的重磅展覽,“Xcelerator超級對撞¹º 小米•時代藝術科技大展”由北京時代美術館和小米公司共同主辦,華熙國際投資集團、華熙LIVE共同協辦。展覽由美國南加大電影藝術學院(USC School of Cinematic Arts)Jaunt VR 電影實驗室技術總監蘇少禹和美國NASA SETI A.I.R. Program總監,跨領域藝術合作先鋒人物Charles Lindsay擔任共同策展人。邀請了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南韓、西班牙、希臘等8個國家的十組藝術家呈現出十件非同凡響的藝術作品,為觀眾帶來了一場極具未來感、科技感和時空感的視覺盛宴。

展廳現場

策展人蘇少禹接受媒體採訪,詮釋展覽主題

“超級對撞”著眼于藝術與科技的多元結合,它們就像兩個加速中的粒子一樣,在不斷碰撞過程中其熵值也隨之上升,從而激發更多種可能。策展人借高能物理中粒子加速器的概念,通過新媒體藝術模擬大爆炸之後宇宙萬物的形成和衍生,賦予10組作品一個相當重要的使命——藝術與科技平等刺激對撞。“正值北京時代美術館十週年之際,我將場館營造成一個整體的對撞機制,觀眾則成為帶正負極的粒子在這個場域中互動。展覽呈現了十件作品,每件作品都和觀眾産生一次碰撞,這就是十次方的由來。”策展人蘇少禹在接受採訪時如此詮釋展覽主題。

“同時,這也是我們對當下藝術方式的一次試驗。我認為‘新媒體’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因為新與舊、過去與未來都是一個時間命題。藝術家不應掉入媒介、定義的陷阱之中。藝術與科技的媒介正是觀眾的參與本身,多元化的觀展交流是無限隨機的腦洞體驗的映射。‘超級對撞10次方’旨在強調當下觀眾、美術館、策展人和藝術家一起在每一瞬間迸發出的的動態效應,試圖用一種類比試驗的新方式將大家聯繫起來。”

“Xcelerator超級對撞¹º ”展覽開幕現場演出

北京時代美術館運營副館長王燕接受藝術中國專訪

“當代藝術是用當下的語言表達當下的情感與觀念,隨著當下科技的迅速發展,當代藝術也不可缺少網際網路、多媒體、聲光電等創作方式的介入。時代美術館一直緊隨著時代發展趨勢,做先鋒的、高品質的展覽,‘超級對撞10次方’藝術科技大展正是北京時代美術館成立十週年之際的又一次‘時代發聲’”,北京時代美術館運營副館長王燕女士如此詮釋此次展覽的初衷。

Pink Money團隊的《腦電廠域》

頭戴感應裝置的觀眾,通過腦電波與對面的人進行“腦波碰撞”

不言而喻,互動與浸入式成為了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簽約摩登天空MVM視覺廠牌的本土新銳新媒體藝術團隊Pink Money由兩位九零後藝術家組成。他們的作品《腦電場域》將抽象的腦電波可視化——兩位體驗者分立於裝置兩側並佩戴藍芽感測器,當他們集中注意力思考自己的表達時,腦中的微弱電流被放大為高達數百萬伏特甚至可以擊穿空氣達到可視的雷電,兩股雷電在中間區域交織碰撞,發出嘶嘶和劈啪的聲音。

90後組合Pink Money接受藝術中國專訪

腦波被具象成閃電,與彼此“對話”

“交流媒介的介入也許阻礙了人類之間最準確而具深度的溝通方式,傳統意義上‘編碼(輸出)’與‘解碼(輸入)’式的交流未必比腦電波的交流更直接有效。因此,我們將抽象的腦電波具象為閃電,這種對話機制是我們對未來終極交流方式的一種臆想。”Pink Money在接受藝術中國專訪時表示。


Vincent Houzé作品《流體結構360》空間現場

來自法國的Vincent Houzé曾是新美術館(紐約)藝術和科技孵化器NEW INC的成員,他的作品《流體結構360》營造了一個四壁投影的幕布空間。人們置身其中,會看到自己的輪廓映射到墻面,並與其間流過的水痕相互呼應,仿佛變身一滴水滴,與螢幕上的瀑布相互關聯。這件沉浸式互動裝置探索了稍縱即逝且無定形的形狀是如何在內部和外部的各種刺激下交互反應的。流體形狀在作用力和碰撞下不斷彎曲直到斷裂,再重新組合成新的聚合體,最終形成變幻莫測神秘而又熟悉的景觀。

張味迪作品《符號實驗-v1.0.》

沉浸在《符號實驗-v1.0.》的“碎紙機”中

在資訊氾濫的今天,如何應對資訊爆炸的衝擊?新銳數字媒體藝術家與視覺設計師張味迪的虛擬現實沉浸式互動體驗作品《符號實驗 v1.0》解構並重新建構了帶有敘事性數據的中國八十年代的海報資訊,將它們抽象化並可視化。另一方面,在立方形的體驗中心,藝術家模擬了碎紙機的潛在機制,將有效資訊碎片化。體驗過程中,流動的環境與空間中的物體行為、排列組合的視錯覺,和實驗聲音設計交相輝映。沉浸者(觀眾)則可以通過VR手柄在這個虛擬世界裏任意翱翔並參與其中的人機互動。

真鍋大度作品《刪除現實2018》

作品現場,鐳射投向天棚,組成千變萬化的幾何光束

當VR、AR等不斷涉足我們的生活,到底什麼才是“虛擬”,什麼才是“現實”? 曾帶領團隊為 2016 裏約奧運會打造炫目的 " 東京八分鐘 "的真鍋大度(Daito Manabe)為本次展覽特意打造了全新作品《刪除現實2018》。他用三台高頻鐳射向美術館投射描繪不同的變化圖形,在觀眾面前紡織了一個高頻旋轉的轉盤,觀眾從轉盤中解析的光譜色彩與肉眼看到的鐳射光束則不盡相同。在這個沉浸式互動鐳射視覺空間內,真鍋大度如同一個視知覺的魔術師——他為觀眾解讀了另一種虛擬與現實的存在:“現實”是感知上的現實,一種在物質世界中不存在的現象。

真鍋大度接受藝術中國專訪

作品現場

真鍋大度在接受藝術中國專訪時表示,“藝術最重要的是它的‘觀念性’,但科技卻可以拓展作品呈現的可能。在我看來,技術並不僅僅是一種工具,它給我帶來更多觀念性的認知。所以藝術和科技不是分割對立的,它們是一種共生關係。在這個高頻影像中,人們無法捕捉很多飛速閃過的圖像,我希望通過這件作品讓人類反思自身認知與感知的有限性,思考肉眼所見之外的‘現實’。”

Kimchi and Chips團隊的《光之屏障》

《光之屏障》作品現場

數百萬校準光束在空氣中製造出光的幻影

在一系列高速轉動與感官刺激的互動作品後,《光之屏障》作品的空間則帶給人一絲夢幻和清凈淡雅之感。由英國的Elliot Woods和南韓的Mimi Son共同創立的Kimchi and Chips南韓新媒體藝術組合通過光場投影技術産生的數百萬校準光束在空氣中製造出光的幻影。夢境般的光束通過不同角度的變幻投射在凸面鏡上,又與迷霧相融合,靈動空遠。而遠觀它的變化,則宛若光的舞蹈,在觀眾面前展示著不同的視覺效果——或是水滴形,或是滑動的圓環,或是蕩散開的光暈,配合展廳中時而飄過滴水聲、空靈聲,現場恍若隔世。

《無題-#363》在黑暗中開啟人對聲音的敏銳感受

整個展覽過半,策展人將觀眾引入了其設定的特殊場域——“這裡是碰撞場中的‘黑洞’,它連接著正負極的轉折,也成為我們視覺系統暫時休息的空間。”西班牙聲音藝術家Francisco López的作品《無題 #363》將觀眾置身於一個黑暗的空間中,用363種不同信號打造了一個只有聲音而沒有視覺因素的作品。觀眾躺在懶人椅上,閉上雙眼在多聲道沉浸音響系統中捕捉不同的聲效,打開自己的耳洞倣若探聽來自宇宙間的細語。此刻,喧囂散,寧靜至於心。

《Telestron》呈現的機械臂,與光影結合運轉,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沉浸式劇場

《Telestron》作品現場

剛剛在休斯敦德克薩斯夜藝術節上完成作品展的來自美國的VT Pro Design團隊將其展覽空間打造成一個沉浸式劇場。這件名為《Telestron》的作品為觀眾呈現出兩個巨大的互動機器臂,其底部是注入黑色顏料的水池,在靜止狀態下如同墨色鏡面反射出光影的呼應。VT Pro Design團隊利用巨大的、組合的幾何投影來操縱各種光源,在整個空間中投射出色彩斑斕的光影陣列。巨臂相互發射光束,再將其擊散四射至整個空間,藍色、紅色、綠色等多重色彩交互閃頻,光的運動定義了空間的概念,而其創造出的效果也讓觀眾體驗到晝夜的迴圈與宇宙間萬物的更疊,將自己置身於這件極具未來的龐然場域之中。


VT Pro Design團隊接受藝術中國專訪

“我們在設計程式的時候更多考慮的是如何打破觀眾對作品中運用的既有材料本身的原始看法,從而讓它們被賦予完全不同的認知。比如人們對機械臂的理解,我們試圖消減機器人的機械性,賦予它們不同人格特性,從而觀眾能夠通過個性將自己與機器人相關聯,形成一種新的對話和敘事。它不再是一個冷酷的、物理的機器人,而是一個人、一個帶有溫度的物體或事物。在觀眾體驗作品的瞬間,他們才能真正感受到這種魔力。”VT Pro Design團隊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十五張嘴》作品現場

《十五張嘴》作品現場

作品細節

來自希臘的Esmeralda Kosmatopoulos的作品《十五張嘴》 探究了人的身體與電子設備之間的關係,並深入討論“手”在後網際網路時代成為了具有交流功能的新角色。隨著電腦交互作用的增強,手機已經成為了拓展人類能力的人體的延伸。手成為了虛擬的嘴,在虛擬空間中將消息從一個螢幕傳達到另一個螢幕,其中不再需要有聲語言甚至不再需要肢體語言的存在。在這個逐漸演化為用“手指”説話的時代,這個作品想要挑戰“説話”這個詞本身的傳統定義。

《審查》作品細節

與作品互動的父女

《審查》作品現場

《審查》是中國新銳數字媒體藝術家羅捷亮和邱偉豪通過無人機和機器人組成的互動式裝置所呈現的互動作品,用以探索物理和虛擬世界之間的界限。人們停留在一部部小米手機螢幕前,其影像被機器人通過自己的審美和選擇所捕捉,這些在場觀眾的視覺資訊最終在其後臺加工並重新輸出成新的視覺圖示投射到大螢幕上。

加裏·希爾作品《畫與兩個球》

加裏·希爾(Gary Hill)接受藝術中國專訪

駐足作品前的觀眾

被認為是媒體藝術的奠基人之一的加裏·希爾(Gary Hill)為此次展覽帶來了作品《加速繪畫》和《畫與兩個球》。“我們可以把這些作品看作是表演性繪畫,因為觀眾的存在/形象被嵌入到繪畫中並能夠調節繪畫(至少在表面上)——使觀眾暫時性的成為繪畫的一部分,也成為繪畫問題的一部分,也是問題的加速度。繪畫成為一種監視,成為虛無,甚至畫作本身也無法擺脫無數眼神的注視。”

而談及藝術與科技的命題,加裏·希爾更強調藝術語言本身:“科技越發展,我們抵抗它的能力就越難。但我們需要抵抗力,因為抵抗力使我們能夠在這個世界中與之斡旋。不然我們就會被它吞噬,只能簡單地變成凝視者,而不再有能力去思考與應對它。”“如果一定要談論技術,那我認為在我們思考外界的科技之前,應該先思考人類自身,我們本來就承載著一種神秘的‘技術’,尤其是語言,因為我認為語言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首要技術。”

北京時代美術館館長、華熙國際集團董事長趙燕女士在開幕式上致辭

研討會現場

開幕式現場

如同步入展廳的每一位觀眾,他們選擇自己的觀看路徑從而化身為一個個“正離子”和“負離子”,彼此碰撞,又與作品碰撞,激發出更多能量和可能。藝術與科技的結合,跨越了不同媒體的定義與邊界,亦碰撞出不同的思考與認知,從而引導不同的探索,並構成了多樣的呈現。在當代藝術呈現的背後,如何思考、如何認知、如何探索,才是這場藝術科技媒體大展的意義所在。這也和建館十年之久的北京時代美術館的定位不謀而合:“北京時代美術館自2008年建館以來,就一直關注于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以時代美術館為公共媒介,讓當代藝術更緊密的與公眾發生關係,使藝術作品更鮮活的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這是我們作為美術館這類公眾文化機構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和使命。”北京時代美術館館長、華熙國際集團董事長趙燕女士在致辭中説道。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真鍋大度現場打碟與作品互動,將開幕式錶演推向高潮

藝術與科技融合,理性與感性對撞,Xcelerator藝術科技大展在北京時代美術館發出新的“時代聲音”——在當下,于未來。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10月14日。(圖文/付朗,感謝北京時代美術館提供部分現場圖片)

聯合主辦方小米公司高級策劃總監姚亮先生致辭

策展人Charles Lindsay在開幕式致辭

藝術家Esmeralda(希臘)致辭

Kimchi and Chips(南韓+英國)團隊致辭

藝術家Vincent Houzé(法國)致辭

藝術家,羅捷亮團隊技術總監邱偉豪(中國)致辭

藝術家張味迪(中國)致辭

本次展覽學術主持,藝術家Gary Hill致辭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