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京津冀精品劇目展演”:蔚縣秧歌劇《魏象樞》首次進京演出

時間:2018-07-08 | 片長:00:03:46 | 來源:藝術中國


蔚縣秧歌劇《魏象樞》演出現場

2018年7月7日晚,由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河北省文化廳共同主辦的2018年“京津冀精品劇目展演”——蔚縣秧歌劇《魏象樞》于北京民族宮大劇院拉開首場演出序幕,為首都的廣大票友及觀眾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舞臺大戲。

作為河北省四台、張家口市唯一一台入選2016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的大型舞臺藝術作品,該劇由國家一級編劇杜忠擔任總編劇,以魏象樞上疏奏請順治皇帝,阻止漢民遷徙,滿漢分治所面臨的民族矛盾為歷史背景,形象塑造了魏象樞為官為民,直言敢諫,剛正不阿,勇於擔當的清官廉吏風範,展示了河北名人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該劇的演出,實現了蔚縣秧歌劇藝術創作和創新傳承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一次重要突破,具有深刻的當代性和現實意義。

蔚縣縣委書記梁昆致辭

蔚縣縣委書記梁昆在首演前的致辭中説:“蔚縣秧歌早在1958年便被郭沫若先生評價為‘百花叢中一點紅’,蔚縣秧歌劇《魏象樞》作為國家藝術基金2016年度大型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2018年‘京津冀精品劇目展演’的11台劇目之一,是蔚縣秧歌劇團繼1998年《代國情》進京展演20年之後再次進京彙報演出,這也是蔚縣秧歌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首次登上首都戲劇舞臺。"

《魏象樞》演出現場

《魏象樞》演出現場

蔚縣秧歌又稱蔚州梆子,産生於明末清初時期。自産生至今已經傳承三百餘年,它從田間小調、民歌俚曲發展而來,在大量吸收早期流傳于北方地區的古老戲曲聲腔後,至康熙年間形成了具有自身劇目、音樂、表演、唱腔等內容于一體的北方梆子腔劇種,並以其“方言白話”、板式唱腔與“訓調”曲目唱腔巧妙結合的形式突出了自身的特色。蔚縣秧歌,是中國戲曲從民歌體轉入板腔體的活化石,是北方梆子腔進入中原地區的承接載體,對我國北方戲曲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對研究北方戲曲的生成發展歷史有著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

《魏象樞》演出現場

《魏象樞》演出現場

蔚縣秧歌劇《魏象樞》出品人司珍

當晚,民族宮大劇院的觀眾廳座無虛席。全劇高亢嘹亮的唱腔和演員們情緒飽滿的演出引發了票友們的陣陣叫好。據本劇出品人司珍介紹,“《魏象樞》由蔚縣秧歌演藝責任公司于2014年開始創作,是用古老的地方戲曲藝術演繹家鄉的名人軼事,展現燕趙悠久的民族文化風采,並賦予其當代文化精神和現實意義的一次嘗試。參與此次演出的演員們年齡跨度很大,但絕大部分都是年輕演員,我們希望這次進京演出能夠對年輕演員的素質提高和堅定傳承非遺文化的信心發揮作用,也希望借由本劇更好地傳播蔚縣秧歌劇和張家口的地域文化,將魏象樞的人生精神傳遞給更多觀眾。”

據了解,2018年“京津冀精品劇目展演”活動共有來自京津冀三地的精品劇目11台,從6月11日至7月19日,分別在北京市長安大戲院、民族宮大劇院、北京劇院進行演出。蔚縣秧歌劇《魏象樞》分別於7月7日和8日晚7:30分在民族宮大劇院上演。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