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點”亮大師作品

時間:2018-05-14 14:18:55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

上海明珠美術館,安藤忠雄展·引領展覽現場

城市中,一束光,驅散了夜的黑暗。

  一盞燈,為晚歸的人們,點亮了回家的路。

  可以説,“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

  而在藝術展覽中,對於用燈、布光這件事,可能大多數人都沒有太多概念,你可知,對於展覽和美術館,這“光”有多重要?

美術館/博物館專業照明設計師是國內藝術圈近幾年才興起的職業,楊沂泓(Katie)進入這一領域的時間並不算長,但她負責設計的展覽項目都是國內重量級的:上海明珠美術館的安藤忠雄展·引領;上海昊美術館的“見者的書信”白南準x 博伊斯;重慶龍美術館的余友涵:具象·抽象;上海龍美術館的倫勃朗 維米爾 哈爾斯——萊頓收藏荷蘭黃金時代名作展;重慶原美術館的“迷宮”葉錦添藝術展……

楊沂泓于龍美術館倫勃朗 維米爾 哈爾斯——萊頓收藏荷蘭黃金時代名作展布展現場

在做專業照明設計師之前,她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主修建築設計,這一學科背景帶給她的是綜合、多元的視野與思維:“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建築學科,覺得它偏工科類,但是建築學科是綜合性的,美術史、藝術史、建築、歷史等文科以及繪畫、素描、色彩、攝影等專業都會涉及。”

龍美術館倫勃朗 維米爾 哈爾斯——萊頓收藏荷蘭黃金時代名作展現場

“我回國以後看到很多藝術空間,從展覽策劃、展陳方面做得特別好,但是在照明和空間設計還是做得不夠,讓很多展覽留下蠻大遺憾。”回憶起自己最初介入美術館/博物館照明領域的開始,她説: “美術館之前並不知道哪去找一個人、或者學什麼專業的人去幫助他們,我的建築專業知識完全可以幫助他們進行這方面的改良。”

重慶原美術館“迷宮”葉錦添藝術展現場

“光對於氛圍的營造、感染觀展人的心情、幫助打造空間的形象都是非常重要的。”她將自己的工作形容為“點”亮大師作品的一步:“藝術作品在暗盒子裏,燈光的作用非常重要,大師優秀的作品也需要一盞燈去點亮。”

  正是基於此,楊沂泓希望用自己的專業所長帶給美術館/博物館的是專業照明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在她看來,這是既符合美術館的實際情況與使用,又專注于這方面的設計方案與思考。

  照明設計看似容易,但真要做起來,考驗盡在專業與細節之中。

  比如新館的建設,照明設計師需要的是考慮固定燈光的照明、與現場施工方的溝通整館佈局、燈具的選擇、燈光、軌道、色溫種種現實層面上可以實施的可能,還要為美術館未來固定展陳方向設計適合的燈光方案,同時要考慮後期使用靈活性與變通性,預測每個美術館未來的使用情況。

上海昊美術館“見者的書信”白南準x 博伊斯展覽現場

而當美術館的空盒子打造完成之後,照明設計師還要完成具體展覽與策展人、主題、重點的溝通,以此展陳設計為基礎完成對於軌道、自然光、燈光、展燈、展覽動線的設計。

  項目的最後一步工作是現場調試,由於傳統的美術館沒有專業的燈光安裝人員,燈光設計師還需要為特別重要的藝術作品,考慮到燈光照射的角度、氛圍、以及視覺流動性上的變化。

上海昊美術館“見者的書信”白南準x 博伊斯展覽現場,楊沂泓在做最後的燈光調試

最後一步特別重要,楊沂泓説: “這需要燈光設計師對畫面和藝術品有一定的理解,主角是誰?燈光打出來需要符合畫面的意境和藝術家所要表達的思想。”

龍美術館倫勃朗 維米爾 哈爾斯——萊頓收藏荷蘭黃金時代名作展現場

她負責的首個“一站式解決方案”就是上海龍美術館的倫勃朗 維米爾 哈爾斯——萊頓收藏荷蘭黃金時代名作展。在與萊頓收藏基金會、龍美術館的展方前期做了大量的溝通之後,完美的將萊頓收藏荷蘭黃金時代名作、達芬奇手稿等眾多文物級作品展示出來,也受到了公眾的好評。

上海明珠美術館,安藤忠雄展·引領展覽現場

上海明珠美術館,安藤忠雄展·引領展覽現場

在相對比較封閉的藝術空間中,公共照明、藝術品照明、參觀動線、明暗、空間、展廳色彩的變化與設計不僅嚴格考驗著照明設計師專業水準,同時在與藝術家、美術館合作中,能夠溝通與理解也顯得非常重要:“照明設計師需要的背景知識很多,設計師需要了解美術館使用的日常運營模式,這是能否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的關鍵。同時也要和藝術走的比較近,要和美術館、藝術家、策展人有共同的藝術語言,理解他們的展陳設計,提供他們想要表達和符合他們的藝術心態的光的設計方案。”

上海明珠美術館,安藤忠雄展·引領展覽現場

在與日本知名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最新設計項目——上海明珠美術館 “引領”的合作中,楊沂泓就不僅有感於日本匠人工作精神的嚴謹性:“所有的設計都需要提前模似演示,才能保證理想和現實落到同一個平面上,在做燈光調試的時候,一公分的差別都不行。”

同時,也需要充分理解安藤忠雄建築設計裏的哲學性:“每個設計師都有一定的哲學性在其中,這也是我學習建築之後和這些藝術家合作的時候比較能夠理解他們的設計語言。通過安藤忠雄哲學性的設計語言,在對於內部空間的理解上,實際運用只需要跟隨這個理念就可以。”

楊沂泓與藝術家余友涵在展廳現場溝通

相較于國外已經成熟的這一行業,在國內展覽的照明設計剛剛興起,但正在日漸受到關注並重視,這反映出美術館、從業人員審美變化的結果,楊沂泓説,這是非常好的開端和第一步。

  五月,她新的工作項目即將開始了:作為2018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的照明總監,這一次,她又會有哪些特別的想法?

  在整個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大的展覽場域中,尤其當觀展人的心態受到大量資訊的衝擊時,容易陷入視覺的疲勞,如何讓觀展人跳脫出來,在整個完整的中國館視覺效果中,達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這是她要考慮的問題。

  這一次,她將照明設計的挑戰和工作重點放在了“層次感”與“節奏感”的營造上:“我們希望在中國館,觀眾在接受大量的資訊之後,能夠看到富有節奏感的視覺體驗。”

  同時她也強調要以“從觀展人的心去體現”:“展覽是服務於觀眾的,沒有人去看你的技術參數,最後給到人的體驗是很重要的。”

  所以,當你漫步美術館時,不如一起去感受一下,這看到見,摸不著的——光。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