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與新知——中美學者芝加哥研討青銅器與中華文明

時間:2018-05-07 01:31:07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藝訊>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外景

“吉金鑒古——皇室與文人的青銅器收藏”展覽即將於5月13日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迎來尾聲,但至今仍每天人頭攢動,觀眾絡繹不絕,無疑將成為本年度全球最受歡迎的中國文化展覽之一。5月3日下午,在“吉金鑒古——皇室與文人的收藏青銅器收藏”展覽歷時2個多月即將落幕之際,“器之道——中國古代青銅器的生産、收藏與衍生”專題研討會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拉開帷幕。來自美國和中國多所大學及學術機構的20余位研究中國青銅器的專家匯集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圍繞本次展覽的主題及青銅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進行了探討。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中國藝術資深研究員馬麟(Colin  C.Mackenzie)致開幕歡迎詞

密歇根大學中國藝術與文化係教授包華石(Martin J.Powers)進行開幕講座

“吉金鑒古——皇室與文人的青銅器收藏”展覽的主題並非單純關注于青銅器本身,而是將目光投向了與中國文化長河的聯繫。密歇根大學中國藝術與文化係教授包華石(Martin J.Powers)在開幕演講中呼應了這個主題,他指出在西元元年之後,青銅器的宗教功能已經停止,但它們為聖明君王的正義統治提供了隱喻。數個世紀以來,青銅器、它的設計與不盡的替代物作為中國最優秀傳統的人文精神的參照物,不斷的煥發新生命。通過對大量宋代以及後世圖像材料的分析,他指出青銅器、青銅器拓片以及繪畫的收藏研究成為在中國後貴族時代受教育的中層人群擁有知識、獲得身份的重要方式。

達特茅斯學院榮休教授薩拉·艾蘭(Sarah Allan)發言

達特茅斯學院榮休教授薩拉·艾蘭(Sarah Allan)試圖尋找中國青銅器文化的開端,她將目光投向了西元前2000年河南省偃師的二里頭遺址。艾蘭首先從地理位置及水域上分析,説明瞭二里頭處於逐漸興起的青銅文化的中心。其次,她通過仔細探究該遺址發現的其中一組考古材料:包括銅嵌綠松石獸面牌飾器、銅鈴、玉石柄形器、青銅酒器、陶器等,並與後期的青銅器進行比較,證明了二里頭出現的饕餮紋樣、懸鈴等皆成為其後青銅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有趣的是,這些在二里頭單獨出現或是依附於其他媒材的元素在其後逐漸轉化到了青銅器物之上。

哈佛大學洛克菲勒亞洲藝術史專席終身教授汪悅進(Eugene Y.Wang)發言

哈佛大學洛克菲勒亞洲藝術史專席終身教授汪悅進(Eugene Y.Wang)的角度非常獨特,他提出的問題是——為什麼在中國早期文明中,虎和梟會同時出現在一件青銅器上?他通過對《爾雅》、《呂氏春秋》等戰國時期的文獻的查證,從而發現了一個將季節與動物身體部分相對應的概念體系:冬對應介,春對應鱗,夏對應羽,夏末對應裸,秋對應毛。汪悅進以此建立了一個理論體系,用以理解商至戰國時期的虎梟器等其他青銅器以及考古遺址,這個體系解釋了虎梟同器所表達出的陰陽消長、生命輪迴之意,有效地破解了人們對古人難以理解的疑問。由此可見,在中華文明的構建初期,人們在設計和鑄造器物之時,往往蘊含著對自然萬物規律的探索與認知,而並非只是形式上的考慮,我們必須從嘗試源頭去理解,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誤讀。

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亞洲部主任柳揚發言

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亞洲部主任柳揚以該館的一件商代晚期鸮形尊(收藏家皮爾斯伯裏捐贈)展開討論。他指出該器物造型秀美寫實,與殷墟所出敦實厚重的鸮尊相異。而這種表現動物的方式跟長江流域的寫實風格接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使用了一種非常特殊的鑄造工藝,即外壁有浮雕的地方,內壁有相應的凹陷。柳揚指出上述獨特的風格和工藝證明了該鸮形尊與南方青銅藝術傳統的聯繫。儘管該青銅器與商的文化中心安陽地區有著不可否認的聯繫,但是這些特殊的元素説明這件青銅器與長江中游的傳統有關,而最可能它是在湖南地區鑄造的。 

河南大學考古係副教授韓鼎發言

河南大學考古係副教授韓鼎的發言題目是《如何在考古語境中理解商代青銅器紋樣》,他認為青銅器紋樣應當放置在其原本的考古語境中去理解。他的演講試圖解釋紋樣與三種不同語境的關係。第一部分為紋樣與承載紋樣的青銅器之關係,其中包括了不同紋樣的結合、紋樣與銘文、紋樣與材質、紋樣與燒造技術的關係等。第二部分為紋樣與其墓葬環境之關係,韓鼎以婦好墓為例分析了不同紋樣與墓主人的聯繫。第三部分為紋樣與禮儀之關係,他著重分析了巫、半人半獸、饕餮等紋樣的禮儀功能。

討論及提問環節,左起:李永迪、韓鼎、柳揚、汪悅進

中國科學院傳統工藝與文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蘇榮譽的發言主題為“對商代青銅器蓋上分鑄紐的研究”,他通過研究商代具有鉚頭結構鑄接的青銅器,發現安陽青銅器技術淵源中的南方因素。他指出該類青銅器的鈕為分鑄,于蓋內鑄出鉚頭用以強化蓋上的紐,再將兩部分鑄接在一起。蘇榮譽認為這種鑄鉚結構工藝技術源於商代的南方,出於一個工匠及其徒子徒孫,其末代工匠在安陽使用該類技術鑄造器物,但從此絕響。

佛羅裏達大學中國藝術與考古學副教授來國龍發言

佛羅裏達大學中國藝術與考古學副教授來國龍的發言主題為“兩個‘宋/頌’簋:對過去中國青銅器研究的反思”,他通過對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中的兩件西周青銅簋的探究,對過去青銅器研究中斷代、真偽判斷評估的方法論進行了反思。其中一件稱為頌簋,因是一位叫頌的人鑄造;另一件稱為宋簋,因曾被認作是宋代製造的器物。賴國龍追溯了兩件器物的鑒賞史,反思了中西兩種鑒賞傳統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中國傳統的青銅器鑒賞從宋代的金石學發展而來,其關注點僅在於銘文,銘文與器物的分離使得研究變得困難;另一方面,西方鑒賞傳統則將青銅器看做鑄造精良的藝術品,然而其科學的測試技術對於斷代也並非一直有效。

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係藝術史教授、東亞藝術中心主任巫鴻發言

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係藝術史教授、東亞藝術中心主任巫鴻的發言則是對美術史研究方法的反思,他的發言題目是“中山王真的有九鼎嗎?”他首先提出王國維的二重證據法,他指出考古材料是否等於考古證據的問題。他以戰國時期的中山王墓為例,指出其中被用於證明“九鼎制度”的九個鼎事實上位於該墓西南墓室中不同的位置,因而這九個鼎並非同組器物。然而該墓的考古報告則將這九個鼎以同系列的方式排列在一起,儘管這九個器物有著不同的形狀和結構。巫鴻提出考古學中建立一套從數據到證據到含義的程式的必要性,以及考古報告對於這種建設的重要性。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和中國藝術總策展人汪濤教授發言

本次展覽策展人、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和中國藝術總策展人汪濤教授的發言題目是《從青銅時代到現代,對青銅器的顏色和銅銹的文化分析》。汪濤的演講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青銅器:顏色和銅銹。青銅器原本呈現黃色,但也因為其含錫量的多少而有不同的顏色。文獻中周代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對於青銅器不同顏色的敘述,而其中一些詞例如“玄黃”,並不僅僅是描述顏色,而具有了更為複雜的象徵意義。在宋代及其後的時代,青銅器受不同環境影響而産生的不同顏色的銅銹被認為是一種“古意”的呈現,銅銹顏色同樣也被收藏家用作斷代的證據。與此同時,由於對銅銹的欣賞,更是有了故意做舊、使之生銹的做法和技術發展。

討論及提問環節,左起:汪濤、來國龍、蘇芳淑、巫鴻、馬麟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部助理策展人陸鵬亮發言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部助理策展人陸鵬亮的發言題目為《重思宋元時期倣古青銅器的設計》,他指出宋元時期對倣古青銅器的設計並非一味是對商周風格的模倣,而是結合了當代的觀念。這其中包含不同朝代風格的融合、將倣古與當代設計結合等多種情況。

溫哥華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係副教授阮思德(Bruce Rusk)發言

溫哥華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係副教授阮思德(Bruce Rusk)則表達了對“宣德爐”的質疑,他的發言題目是《並不存在的宣德爐(1425-36)》,他通過對文獻、圖像等多種材料的查證,認為“宣德爐”並非誕生於宣德年間,而是誕生於16、17世紀。

波士頓美術館中國美術高級策展人白鈴安(Nancy Berliner)發言

波士頓美術館中國美術高級策展人白鈴安(Nancy Berliner)的發言題目為《從青銅到博古到八破——對古物的激情如何誕生了19世紀的藝術新形式》,她帶來了對“八破畫”的研究。八破畫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期,那時一批中國藝術家擺脫了老舊的山水、人物主題,開始探索以不經意的方式,將破損的遺世存珍散落在畫面各處,從而創作幻覺的圖像。即便八破和歐洲美國的錯視畫、現代的拼貼作品有著類似的面貌,但審美上卻根植于中國的視覺傳統。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考古研究所及藝術史係教授羅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發言

布朗大學藝術與考古係副教授傑夫瑞·莫塞爾(Jeffrey Moser)發言

紐約巴德研究所的副教授弗朗索瓦·路易斯(Francois Louis)發言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考古研究所及藝術史係教授羅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的演講題目是《漢代青銅鐘:最近考古中的新發現》,帶來了在青銅器樂器方面的新研究,布朗大學藝術與考古係副教授傑夫瑞·莫塞爾(Jeffrey Moser)的演講是《可替代物:宋代中國的青銅器著錄和古物商品化》,紐約巴德研究所的副教授弗朗索瓦·路易斯(Francois Louis)的演講題目是《乾隆時期的爵與早期古物的研究》。

芝加哥大學藝術史係博士徐婷婷發言

本次展覽有一個亮點,就是目前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師趛鬲和收藏于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柉禁組器在時隔100多年之後,再度重逢。一張歷史照片清晰地記錄了當時兩組重器“會面”的情景,但這張珍貴的照片拍攝于何時何地及其中的身份卻一直是個謎,芝加哥大學藝術史係博士徐婷婷通過多種文獻佐證及推理,對這張照片進行了考證。據她研究,這張照片1903年拍攝于武昌,位於照片中部左手扶卣為當時兩組青銅器的所有者端方,端方左邊的兩位重要人物分別是京師大學堂總辦黃紹箕和李鴻章的侄子、雲貴總督李經羲,位於照片最右的是楊鍾義。端方熱衷於用照片記錄藏品,他請攝影師拍了柉禁組器及其他青銅器的正反兩面。遺憾的是,在端方1911年去世之後,他的後人迫於生活壓力,1924年通過福開森博士將柉禁組器賣給了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自此兩組重器天各一端。直至本次展覽,柉禁組器和師趛鬲再次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相聚。

藝術家及學者泰祥洲發言

作為參加本次展覽的當代藝術家,水墨畫《小臣係卣圖》的作者泰祥洲講述了對青銅器圖像與觀念演變的認知及這張作品的創作心得。他認為從《周易·係辭》提出“制器尚象”的觀念,到宋代“金石學”的興起,再到明代的“殊乖古制”,中華文明對青銅器的觀唸經歷了“王權建立、權力象徵和代表天命”,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世繼絕學,為世開太平”(宋·張載語),再到“先王之盛德在於禮樂,文士之精神存于翰墨。玩禮樂之器可以進德,玩墨跡舊刻可以精藝”(明·董其昌語)的轉變。宋代呂大臨在《考古圖》中提出“非敢以器為玩也,觀其器,頌其言,形容彷彿以追三代之遺風,如見其人矣。以意逆志,或探其製作之原,以補經傳之闕,望正諸侯之謬”,遠非明清把古器物作為鑒藏把玩之物所能比。青銅器始終是中國禮制範式的代表,但歷經嬗變,日漸趨弱。

觀眾在展廳內觀看《小臣係卣圖》

泰祥洲以呂大臨“非敢以器為玩也,觀其器,頌其言,形容彷彿以追三代之遺風,如見其人矣”作為指引,以“格物致知”的方式與精神重新觀看此件青銅器,在畫作尺幅上使用了可與宋代全景山水畫尺幅相比肩的2.42米,以彰顯其崇高與莊重,同時以中國書法意味的線條與筆墨進行掃描式呈現,在器型完整之處以線寫之,暗部損缺處則以山水筆法暗含山川脈絡,他希望通過這件畫能突破文人書齋的清玩雅趣,在當代的公共空間中,面對西方觀眾,讓他們感受到作品的紀念碑性和崇敬之心。

討論及提問環節,左起:陸鵬亮、傑夫瑞·莫塞爾、羅泰、阮思德、林偉正

討論及提問環節,左起:泰祥洲、徐婷婷、弗朗索瓦·路易斯、白鈴安、蔣人和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中國藝術資深研究員馬麟(Colin  C.Mackenzie),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主任蘇芳淑(Jenny F.So)教授、芝加哥大學人文學院藝術系教授、東亞藝術中心副主任蔣人和(Katherine R.Tsiang),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學系副教授李永迪、芝加哥大學藝術系副教授林偉正亦參加了本次研討會,並擔任主持工作。

研討會現場

研討會現場

很多觀眾,尤其是美國本土觀眾對這個展覽表達了極高的興趣,他們稱讚這個展覽的策展思路,使原本充滿神秘的青銅器與今天人們的認知發生關係,展廳內關於青銅器歷史、中國古代禮儀的視頻非常生動,諸如讓觀眾親自體驗製作青銅紋飾拓片則讓每一個人,特別是青少年産生了濃厚的興趣。據展覽策展人、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普瑞茲克專席主任兼中國藝術總策展人汪濤介紹:“這個展覽自開幕以來,首個月就4.5萬人參觀,其中大多數是美國本土觀眾,展覽開幕前我們認為青銅器可能對大家會比較陌生,但沒想到火爆程度超出預期。僅在展覽的公共體驗環節‘墨拓’中,已有1.5萬人次體驗並製作了屬於自己的‘青銅紋飾拓片’,足見本次展覽的受歡迎程度。”

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係藝術史教授、東亞藝術中心主任巫鴻做介紹致辭

巫鴻教授觀看清乾隆《是一是二圖》

巫鴻教授在研討會的介紹致辭中提到上世紀60年代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時認為青銅器是一個策展難度非常大的門類,但今天在芝加哥看到這個想法變成了現實,而且除了青銅器,還展示了來自故宮的非常有價值的古代書畫和文獻。誠然,一個將北京故宮博物館、上海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及私人收藏等世界範圍內重要的青銅器雲集在一起,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事件。而本次展覽並沒有著重于對青銅器本身進行枯燥的介紹,而是將它與中國文化的關聯、作為象徵觀念在歷代的演變作為展覽的核心內容。

展覽策展人、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主任兼中國藝術總策展人汪濤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羅泰觀看青銅器

汪濤、羅泰、李永迪等討論青銅器的顏色

汪濤、羅泰、李永迪等觀看青銅器

在展廳內我們可以看到多種對比,如展廳門口關於青銅器顏色的對比,包含了黃、綠、黑等,展廳內陶器形制與青銅器的對比,原器與後世仿製器的對比,宋、明、清以瓷、玉、景泰藍等不同材質對青銅器仿製的對比等等,讓人感受到青銅器文明在中華文明中影響之深遠、豐富。直至當代,仍有藝術家對青銅文明進行回應,由此展示了中國文化中,由青銅器産生的完整物質序列和觀念演變。

展廳內依然人頭攢動

青少年觀眾對製作青銅紋飾拓片充滿熱情

還有一週時間,“吉金鑒古——皇室與文人的青銅器收藏”展覽將落下帷幕,這些歷經數千年的青銅器將各自回到自己所屬的收藏機構,很多當地觀眾在它們“回家”前再抽時間來看一眼這些青銅器,對於它們的神秘,我們至今無法全部破譯。近年來,世界範圍內對中國早期文明的研究和展覽逐漸增多。正如宋代“金石學”的興起,對所崇尚的古代文明重新回顧與研究,才為宋代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高峰奠定了基礎,在中國亟需文明復興的今天,“吉金鑒古“這樣的展覽對我們顯得尤為必要。

(文、圖/ 許柏成 發自芝加哥,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博士生陸騏對本文亦有貢獻)

 觀眾觀看青銅器顏色的對比

 觀眾觀看青銅器

 觀眾觀看青銅器

 觀眾觀看青銅器

 觀眾觀看青銅器

 觀眾觀看青銅器

 觀眾觀看青銅器

觀眾觀看“師趛鬲”,其背景為端方等清朝大臣與兩組重器的合影

 觀眾觀看青銅器

 觀眾觀看青銅器

 觀眾觀看青銅器

 觀眾觀看陶器與青銅器的對比

學者們觀看吳大澂的《愙齋集古圖》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的柉禁組器,現收藏于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展覽現場的青銅器

青銅器上的銘文

明清時期以玉對青銅器的演繹

明清時期以瓷器、景泰藍等對青銅器的演繹

明清時期以瓷器、景泰藍等對青銅器的演繹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