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傅雷與黃賓虹的藝術情誼”在中間美術館舉辦

時間:2018-04-23 13:11:44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藝訊>

時代內部的抒情:“新月展”演講與討論系列(三)活動現場

2018年4月21日下午,講座“時代內部的抒情:‘新月展’演講與討論系列(三)”在北京中間美術館舉辦。本次講座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羅清奇博士將講述傅雷和黃賓虹之間的藝術情誼。之後,藝術家劉鼎與羅清奇博士就藝術家與批評家的關係等相關話題展開對話。

藝術史家、策展人羅清奇

羅清奇,1979年進入中央美院國畫係學習,1981年畢業,主要研究中國藝術史。現為藝術史家,策展人,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未來學者,墨爾本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她發表了諸多關於中國藝術的專著與論文,視覺和物質文化有關研究成果,並策劃了大量相關展覽。

藝術家劉鼎發言

本次講座的主要圍繞羅清奇博士的著作《有朋自遠方來——傅雷與黃賓虹的藝術情誼》進行。在講座中羅清奇談到,她當年的博士論文主題研究的是黃賓虹,尷尬的是,當她想要出版自己的博士論文時,國外的多個出版社卻以“沒有聽説過黃賓虹”為由拒絕了她。為了將著作內容變得更有趣味,適應外國讀者的閱讀喜好,羅清奇選擇以傅、黃二人的交往為線索,側面來討論黃賓虹的藝術。

講座現場

羅清奇在書中對傅雷在上海與巴黎的生活軌跡進行了梳理,追溯了黃賓虹與傅雷二人的相識的起源,敘述了傅雷為黃賓虹策劃的首次個展等,並從二人來往的書信中挖掘了大量的資訊。通過這本書,觀者可以發現,實際上,傅雷的身份等同於現代意義上的策展人、藝術批評家、藝術經紀人……雖然他的一些做法可能更多的是出於朋友間的情誼,但不能否認他當時這種多元的身份。

羅清奇著作:有朋自遠方來——傅雷與黃賓虹的藝術情誼 中文版圖書封面

在對談中,羅清奇認為,20世紀的中國處於非常不自信的狀態,大部分人都喊著要淘汰所有老舊的、傳統的文化,對於傳統和當代這個問題,時人必須要分出黑白,實際上,黑白之間是有灰色地帶的,藝術也是,應該有各種實驗才對。黃賓虹就是很好的例子,雖然他也身處時代巨變的潮流中,但他對傳統的態度非常開放。

傅雷為黃賓虹拍攝的照片

羅清奇談到,與大部分留學生一樣,傅雷也是留法後才開始認識到中國藝術的獨特性。1931年,傅雷在上海美專通過劉海粟看到了黃賓虹的畫,不過很多年後,二人才開始有了書信往來。在傅雷看來,黃賓虹的畫裏具有他欣賞的“現代性”,他甚至將黃想像成塞尚一樣的藝術家。對此,黃賓虹似乎沒有正面回應。

黃賓虹 桐廬山色

黃賓虹去世後,其遺留下來的四千件作品最開始沒有地方接收,正是在傅雷的多方努力下,作品最終才被浙江省博物館收藏。可見,傅雷對黃賓虹作品的推廣和保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據傅雷家人的記錄,傅雷收藏的黃賓虹作品共計有137幅畫作和8套冊頁。

黃賓虹和傅雷都認為他們身處一個文化政治的錯誤面,但二人的創作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卻發揮了不可或缺作用。他們掙扎于當時瞬息萬變且局面混亂的二十世紀中國,但仍然從未放棄對中西文化、文學藝術和歷史與未來等問題的好奇心,並不斷就此議題進行不同形式的探索。他們的文字和藝術如他們的名字一般,猶如雷雨和彩虹,是暴風雨般混亂的時代中的産物。這些獨特的創作為當時無論是現代性還是傳統文化的倡導者都帶來了挑戰。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