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之地——王家增作品展”築中美術館開展

時間:2018-03-21 10:32:47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藝訊>


  2018年3月18日下午,“無名之地——王家增作品展”在築中美術館(新館)正式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夏可君擔任學術主持。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牛宏寶,魯迅美術學院副院長李寶泉,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副院長王華祥,知名獨立策展人、藝評家黃篤,首都師範大學教授、藝評家汪民安,知名藝評家、策展人楊衛,四川美術學院教授、藝評家何桂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顧黎明,知名策展人梁克剛,魯迅美術學院版畫系主任徐寶中,中央美術學院版畫係副主任楊宏偉,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係副主任文中言,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第六工作室主任孟祿丁,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李帆,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著名詩人王家新,著名漢學家、詩人顧彬,藝術家閆平、王克舉、黃華三、鮑蓓、李迪、王音、王興偉、李天元、張方白、呂山川、楊茂源、張峰、隋丞、劉芯濤、賈藹力,民生美術館館長周旭君,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何靜園美術館館長李冰,悅美術館館長王飛躍,愛慕美術館館長潘建宏,白盒子藝術空間創始人孫永增及眾多藝術家以及諸多業內同仁、藏家、媒體等參加了展覽開幕式。

  展覽開幕之前,王家增作品研討會先行召開,會議由夏可君主持。與會嘉賓包括牛宏寶、黃篤、汪民安、楊衛、何桂彥、顧黎明、梁克剛以及藝術家王家增。各位嘉賓圍繞王家增系列新作,就其繪畫主題中對“廢棄物”價值的時代思考展開了深入討論。

   

  開幕式上,本次展覽學術主持、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夏可君以本次參展作品為例,講述了藝術家在尋求思考並進行現代性批判過程中付出的努力,及其作品中自然生長出的全新的創作氣息和極強的哲學深度。魯迅美術學院副院長李寶泉表示,王家增多年來一方面為教學工作付出了極大的心血,桃李滿天下,同時其個人藝術實踐從未停歇,創作了大量形式多元的作品,創作思想在保持本心的同時始終與時代同步,可謂視藝術為生命;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牛宏寶在致辭説道,王家增作為人大藝術學院繪畫系主任和繪畫本體工作室的負責人,其藝術探索已借由其“勞動者”的態度具體呈現于當下的創作中。王家增的作品中符號性的東西少,肌理性的東西多,材料的物性既為觀者帶來了全新的視覺感受,也是藝術家本人全新的創作經驗和對繪畫本體的追問。

  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副院長王華祥從王家增友人的角度,對王家增新作全新的創作經驗表示了讚賞。在他看來,藝術家不是畫家,畫家也未必能夠成為藝術家,王家增則既是畫家也是藝術家。他敏銳地在新作展中使用了“現成物”、“廢棄物”,通過多個元素幫助觀者了解到他的創作來源、血脈,用獨特的繪畫語言呈現出了其作品氣息中沉重的歷史感。

  王家增的作品一向以北方大工業城市廢墟為主題對象,本次展覽將集中呈現其近年最新創作的系列作品。藝術家以沉鬱的筆調揭示被棄物與剩餘物的當代價值,讓繪畫在蒼涼中進入幽暗的無名之地。王家增的創作根植于災變現代性的切身反思,他試圖在廢墟化的物性與殘碎的心性之間重建悖論的聯繫,讓繪畫在圖像泛化的危機中保持物性的枯竭經驗,同時又再度具有繪畫的精神強度。其作品的精神維度在於進入了物的命定性及其無名性的吊詭之地,傳達岀了剩餘物的不朽性,讓已然殘破之物重具生命的尊嚴。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到4月15日。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