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薩·瑞哈娜的“電影狂人” ——精妙的沉浸式體驗

時間:2018-01-17 16:40:51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藝訊>

麗薩·瑞哈娜(Lisa Reihana)這位紐西蘭藝術家的巨作在威尼斯雙年展上獲得了讚譽,也是此次雪梨藝術節中的重要作品。

“追尋維納斯”, 麗薩•瑞哈娜

很少有當代藝術作品能超越自我,它不再是一個東西,而是變成了自己。上下文的語境是不可避免的——當藝術家和觀眾分享一段文化史、記憶或知識時,一個作品的背景故事是至關重要的。但我現在更感興趣的是那些不用一開始就做解釋的沉浸式體驗藝術作品。

像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AES&F,安·裏斯勒格(Ann Lislegaard)和塔奇塔·迪恩(Tacita Dean)這樣的國際藝術家將他們的興趣和魅力融入到了令人驚嘆的視覺體驗中。他們的作品也有深度——有大量的研究和思考進入了創作領域——但作品的體驗卻超越了作品本身,這與世界上那些被過度概念化的、美學上趨於僵化的當代藝術作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來自紐西蘭奧特亞羅瓦的藝術家麗薩•瑞哈娜是也是這樣的一位藝術家,她的藝術生涯回顧展“電影狂人”作為雪梨藝術節的一部分,在坎貝爾敦藝術中心(CAC)開幕,為觀眾提供了精妙的體驗。

本次展覽“電影狂人”由坎貝爾敦藝術中心館長邁克爾·特瑞維索(Michael Dagostino)策展,包含麗薩•瑞哈娜了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早期實驗電影和視頻作品,還有麗薩•瑞哈娜晚期標誌性的作品:巨大單屏影像作品《追尋維納斯(感染)》 (In Pursuit of Venus [Infected])(2015-17)。

這部作品去年在威尼斯雙年展放映時獲得了評論界的好評。它佔據了坎貝爾敦藝術中心最大的房間,圖像有著16k解析度,靈感來源於19世紀初法國流行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墻紙。

麗薩•瑞哈娜與去年在威尼斯雙年展展出的“追尋維納斯”照片:Michael C Hall

這件作品中的圖像從右向左緩慢移動,展示了殖民時期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的風景,以及英國士兵、水手和貿易商與原住民之間的來往和衝突。有些時候似乎是溫和的,有些則蘊含著暴力。影片沒有對話和配樂,只有偶爾的聲音、噪音或效果。

在它的展覽目錄前沿言中,特瑞維索寫道,麗薩•瑞哈娜的影片關注著“身份,生與死,時間的混合,對虛構和非虛構人物的興趣,以及創造引人注目的‘另一個世界’”。

確實,麗薩•瑞哈娜在《追尋維納斯》中通過數字技術創造出了“另一個世界”。觀眾會感覺仿佛在時間和空間中暢遊,以全景式的方式親眼看到帝國征服澳洲和紐西蘭,歐洲人作為第一民族發現了新大陸以及那裏保留下來的文化。

瑞哈娜用《土著人肖像N.19897》 (1998)這件作品證明了攝影和影像等技術可以産生一種時間上的轉變,雖然靜態影像已經可以超越西方技術應用到拍攝、分類和歸屬的方法中。

這件作品用了一個巨大的矩形螢幕,讓人想起大型歐洲歷史題材繪畫,而不同的是這一影像作品讓以往十九世紀明信片上被塑造成高貴戰士的男子形象,與被描繪成“毛利美女”的女子形象活了過來,並且有聲音效果。

瑞哈娜作為毛利人藝術家,同時繼承了英國文化遺産,她將兩種文化的豐富歷史相結合,作為最近創作作品的基礎,她最近的作品更精細,更引人注目,也更加沒有條條框框的束縛。

在一間漆黑的房間裏放映的“Tai Whetuki——死亡歸來之屋”對觀眾是一個“強大的體驗”。

雙屏影像作品《Tai Whetuki——死亡歸來之屋》(Tai Whetuki – House of Death Redux) (2015-16)描繪了一個靈魂從生命穿越到死亡之地的故事,它幽靈般的身影既似乎在召喚又像在保護這一通路。在畫廊黑暗的房間裏觀看影片有著強烈的效果和體會。

幻想和現實的融合貫穿了瑞哈娜的所有作品。有一些是令人費解的,比如在《罪惡的顏色:瘋狂版本》(Colour of Sin: Headcase Version)(2005),觀眾必須將頭部伸到放大的復古吹風機外殼中,才能聽到聲音和噪音的混合;裝置作品《PELT》(2009)則規格太小,並不能讓觀眾像藝術家所想的那樣進行沉浸式體驗。

“電影狂人”(Cinemania)這一展覽為觀眾提供了一個身臨其境,充滿魅力的體驗。雖然並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同樣有效的,但正如有《追尋維納斯》以及《Tai Whetuki——死亡歸來之屋》這樣的作品,我們才能有機會體驗這樣一種當代藝術,不受觀念所束縛,並且有更多的開放性和可能性。

“麗薩•瑞哈娜:電影狂人”將在雪梨坎貝爾敦藝術中心藝術中心展出至2018年3月29日。

(文章來源:英國衛報  作者:Andrew Frost  翻譯:劉鵬飛孟媛)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