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洋輔
山下洋輔是爵士鋼琴大師,被譽為日本當代爵士第一人,10月14日晚是一個颱風夜,大師現身深圳華僑城創意文化園參加OCT-LOFT國際爵士音樂節,樂迷擠爆了B10Live,當晚的朋友圈也被刷爆,不僅樂迷、樂評人在刷,很多音樂人也在刷,還有北京、上海甚至國外的樂迷專程來看。
年過七旬的山下洋輔當晚狀態很好,並且罕見地三次返場,還額外多演一曲。OCT-LOFT國際爵士音樂節是怎樣請動了這位大師,背後還有哪些故事?南都記者專訪策劃人之一的凃飛(一般稱阿飛),原來他是用一張極為罕見的開盤帶打動了山下洋輔。
采寫:南都記者丁慧峰實習生郭東華
PART1口碑
“我們做了7屆,有好的體驗,就會口耳相傳”
OCT-LOFT國際爵士音樂節到今年已經是第7屆,從10月11日到10月29日,將近30組音樂人演出,山下洋輔是一大高潮。不同於上海、北京和廣州的爵士音樂節,OCT-LOFT只在位於深圳華僑城創意文化園的室內場地B10Live演出,阿飛説就是喜歡這種LOFT的Jazz,上世紀60年代末在美國的東村就有LOFT的Jazz Festival,很前衛的爵士樂演奏家自發地在一個非音樂廳的地方做演出,“我自己就是喜歡這種工廠爵士”。
除了是演出策劃人,阿飛還有一個身份是舊天堂書店的合夥人,OCT-LOFT國際爵士音樂節和舊天堂書店已經是深圳的標誌性音樂盛事和文化地標。一個深圳的爵士音樂節為什麼能請來山下洋輔這樣的大師,還有來自馬利、丹麥、波蘭的音樂家?阿飛説口碑是最重要的,“我們的口味是比較當代的、有創意的爵士音樂節,我們做了7屆,每年都有一兩百個音樂家來演出。”阿飛強調OCT-LOFT國際爵士音樂節主要做當代的、原創的爵士,不會做那种經典的CoverB and,再加上自己會利用經驗幫這些國外的音樂家聯繫在中國的巡演,音樂家們認可這個平臺和傳播方式,就會有好的口碑,基於這個口碑,再有更多的可能性。
PART2靠譜
“他説年輕人的眼神讓他感動”
“因為我們做出來的事比較靠譜吧”,阿飛笑説,其實OCT -LOFT國際爵士音樂節的預算非常有限,這麼多的音樂家,需要高出預算兩倍甚至三倍的資金支援,但就是在有限的預算之下把事情做成了,“我們會讓音樂家覺得我們是靠譜的,每一位都認真呵護,幫他們做很好的傳播,安排很好的演出,做出很好的音響,準備很好的文獻,才能取得他們的信任”。阿飛説不把之前的虧損當成是虧損,就當做是投資,因為有這些投入才會有品牌,時間越長才有越多的可能性。
阿飛説第四屆OCT-LOFT國際爵士音樂節曾請來7位70歲左右的爵士樂大師,做成向大師致敬的主題,在國際爵士樂界都有不小的轟動。這次請來山下洋輔,阿飛説大師在很早之前來過一次中國,有非常壞的記憶,“無非是場地差或者音響差,那好,你告訴我這次你想要什麼,我都滿足。山下第一天來了不説話,沒跟我説一句話,第二天綵排的時候看到場地和設備就放心了,通過交流發現是懂行的,就放下戒備。演出當晚他非常興奮,現場樂迷的反響也很好,他説年輕人的眼神讓他感動,感覺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音樂裏,好像大家在一起創造,這種感覺太久太久太久沒有了”。
PART3懂行
“我覺得世上擁有這個開盤帶的人不超過10個”
阿飛説山下洋輔來深圳前,他的經紀人非常焦慮,因為有過不愉快的經歷,為了安撫對方,阿飛讓同事發了一個山下1973年錄製的原聲母帶的開盤帶,“我覺得世上擁有這個開盤帶的人不超過10個,我讓他經紀人轉交給山下,説自己是粉絲,想要得到他的簽名,這是一種訊息,讓他知道你是懂他的”。因為有了這個溝通,山下洋輔和他的經紀人才確認這個音樂節肯定差不了,“山下説這個開盤帶他自己都沒有了,到機場的時候我讓同事去接,山下還問有這個開盤帶的老闆會不會來,我就覺得沒問題了,因為你懂他,尊重他的音樂,打消了這個顧慮,剩下的就好溝通了”。
當晚演出結束之後,山下洋輔還幫樂迷簽名簽了一個半小時,因為有外地樂迷帶了幾十張黑膠來,75歲的老人家也很開心,他的樂手們後來到舊天堂書店玩即興玩到三四點,感覺都很棒。阿飛説這一屆過了山下這個坎,餘下的就是用享受的心態去聽爵士,接下來還有更多新銳的、多元的音樂人,“説實話就這個陣容,在其他城市門票都要幾百上千,但我們就是要親民,讓樂迷感受到我們是用心的,我覺得爵士樂最大的魅力就是體驗,我們創造了這樣的環境,讓音樂人和樂迷感覺到舒服”。
PART4傳播
“每個樂迷都是你未來的傳播者”
阿飛説B10Live和爵士音樂節的樂迷,很多是從舊天堂還在華強北,以及還有“根據地”酒吧的時候就一直跟著,這麼多年一直不離不棄,甚至B10Live已經搬離了B10的舊址,樂迷還是反對更改名字,“每個樂迷都是你未來的傳播者,這個太重要了,所以我們選擇不商業、不高價,就是靠口碑、靠品質,你搞定一個樂迷,他下次就能帶來兩個”。阿飛很感謝深圳華僑城創意文化園給自己內容上的自由,可以自主選擇參與爵士音樂節的陣容,“但凡你用了力氣,你損失了精力,損失了時間,第二年總會回饋你,給你意外的禮物,如果能持續十年,就很了不起”。
早前有商場找阿飛,願意出場地和千萬鉅資請舊天堂書店搞連鎖,阿飛還是謝絕了,“現在不要跟我説去掙錢的事,如果我喜歡,我早十年、二十年前就去掙了,並且掙錢幹嘛要通過這個,我經常説不要問我先搞錢還是先搞藝術,這沒有意義,你喜歡錢就往死裏去掙,你想藝術就別想錢”。除了爵士音樂節,主打先鋒和前衛音樂的明天音樂節也做了4屆,阿飛堅稱因為本身不是大眾口味,就不去管大環境影響,“我覺得每做一個東西認真做3-5年才見成果,現在是相互影響的時代,你把活兒做得更細就會吸引到你的同好,寧願一個一個地去吸引別人,找到跟我一樣的人,我們惺惺相惜,然後一起體驗分享”。
PART5資本
“不跟商業硬碰硬,但知道什麼時候擁抱”
從2003年自己的樂隊解散算起,阿飛擺地攤、開書店、做電臺、做演出、做策劃,成為南中國尤其是深圳的獨立音樂重要推手,不是沒有見過誘惑,很多的大型音樂節拿著錢找上來,但就像阿飛堅持把OCT-LOFT國際爵士音樂節放在B10Live,他坦言做大的自己也不太擅長,“人一多就變成社交場所,沒那麼純粹了,但是在相對陌生的封閉的空間,就會消停一點、老實一點,聲音也更舒服”。阿飛説自己一直堅持做獨立的,商業的東西不懂,不懂還要去做就是硬拿,會讓很多人不高興。
阿飛一直是馬木爾的經紀人,也帶過小河、周雲蓬去演出,他説之前在深圳把小河跟周雲蓬帶到夜場去唱,下面都在搖色子,幾乎沒有人專心聽歌,當時還想怪觀眾,現在想明白了,演出就是要讓到場的觀眾開心,樂迷不開心就起鬨,音樂家也演得不開心,這種傻事就不要做了。現在手裏有舊天堂書店,有B10Live,有OCT-LOFT國際爵士音樂節和明天音樂節,阿飛和搭檔騰斐還在籌劃成立一家音樂檔案館,服務當代音樂和民族音樂,既可以保存文獻還可做展覽、開論壇、做講座,這樣就會成為很好的迴圈,當然這很需要錢,但阿飛説自己不會成為玩資本的人,“藝術轉商業,商業轉藝術,你都得付出學費,到處去忽悠,用很多謊言去圓一個謊言,玩不了這個東西。不跟商業硬碰硬,喜歡它就擁抱它,但知道什麼時候擁抱,什麼時候保持獨立,這是我們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