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一代——德國當代青年藝術”白盒子藝術館開幕嘉賓合影
“今天,你‘德國8’了嗎?”2017年的初秋,我們習慣這樣打招呼。
7個場館,8場活動,“德國8——德國藝術在中國”于北京掀起全城熱展。繼2015年在德國舉辦“中國8:萊茵魯爾區中國當代藝術展”之後,本次回禮系列展不僅成為20世紀戰後德國藝術豐碩的成果展,更是中德建交45週年重要的文化藝術交流項目。
“德國8:德國藝術在中國”首展部分嘉賓合影
“德國8:德國藝術在中國”由中央美術學院和德國波恩藝術文化基金會主辦,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和德國波恩藝術文化基金會主席瓦爾特·斯邁林(Walter Smerling)擔任總策劃。2017年9月15日,作為系列展的首站,“未來一代——德國當代青年藝術”亮相白盒子藝術館,精選展示了德國年輕一代中極具代表性的六位當代藝術家:阿麗佳·柯維德(Alicja Kwade)、大衛·施奈爾(David Schnell)、邁克爾·塞爾斯托夫(Michael Sailstorfer)、馬蒂亞斯·維斯切爾(Matthias Weischer)、朱莉德·福格特(Jorinde Voigt)和賽巴斯蒂安·裏默(Sebastian Riemer)。他們的作品涵蓋繪畫、攝影、裝置等不同媒介與形式,突顯了全球性視野和對當代藝術的再拓展精神,結合德國當代藝術對歷史與現實進行批判與反思。
本次展覽的中方總策劃,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教授于開幕式上致辭
作為本次展覽的中方總策劃,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教授在接受採訪時提出並解讀了“展覽群”這一創新的策展模式。“無論是戰後德國或是改革開放後的中國,都呈現出豐富而多元的藝術景觀。因此,單一的某個展覽已經不能夠全面反映這樣的藝術發展現象和整體風貌,所以在藝術展覽機制上也應該走出一條創新之路,這樣一場群體展即應運而生。一方面,這一系列項目在國際交流的展覽機制上實現了一次創舉, 通過展覽群的方式向公眾介紹國際藝術體現了中國社會文化發展的新氣象。另一方面,七個展覽的內容構架從縱向和橫向兩種維度鋪陳敘事,便於公眾在同一時期內通過不同視角看待德國藝術的發展——縱向,即通過時間節點體現了二戰後德國藝術從現代走向當代的發展;橫向,是通過七個展覽和一個論壇,從不同媒介、類型以及藝術家不同代際的創作特徵來呈現,構成了一個既有縱向的時間線索,又有橫向的視覺圖景的展示,從而有助於觀眾更系統地了解德國藝術的總體發展趨勢。這種展覽的機制、模式和總體呈現都是史無前例的。而今天,以德國當代青年一代群展為開端更是一個重要的契機。”
德國波恩藝術文化基金會主席瓦爾特·斯邁林開幕現場發言
白盒子藝術館館長孫永增先生致辭
據悉,本次白盒子藝術館精選的六位年輕藝術家是德國當代藝術界最活躍的主人公,其地位得到了德國國內和世界範圍內的一致認可。他們的作品為討論當前德國藝術發展的趨勢,以及藝術的手法和表現形式提供了理想的平臺。開幕式上,白盒子藝術館館長孫永增將展覽稱為“一次遙遠但並不陌生的時空對話”。他表示,通過此次“德國8”藝術展,“我們不僅對德國當代藝術所表現出的社會性藝術觀念變革、視覺語言的探索,以及對待歷史與現實的批判與反思精神有了一個全面而系統的梳理與認識,同時我們還應以此為契機,擴大對德國現代文化的理解,包括現代設計。就如同包豪斯中的理性精神至今仍有著重要的啟示價值和意義一樣,恰好白盒子藝術館與其所在的798藝術區也保留著眾多原東德援建的包豪斯風格工廠空間,這對於參展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來講,是一次跨越時空卻彌足親切的對話。”
展覽現場
開幕式現場的國內外嘉賓及觀眾
現實、時間和人的感知是“未來一代——德國當代青年藝術”展中6位參展藝術家的共同關注,他們處理這些主題的不同方法,則在某種程度上傳達出藝術家對自我身份的個性化認同。他們的作品集于一處,既是對藝術與生活之間緊密聯繫的肯定,同時又提供了以詩意和冥思來面對當今時代的挑戰的方式。
德國藝術家作品
展廳現場
開幕現場
參展藝術家阿麗佳·柯維德的三件運用玻璃,木材,大理石,黃銅等日常材料創作的裝置,呈現出極富寓意的狀態和極簡主義的氣質;邁克爾•塞爾斯托夫的三件裝置雕塑,將汽車材料等工業現成品在脫離原有的空間和功能後陌生化的使用和轉換,産生出新的關係與觀念;朱莉德·福格特的紙上綜合材料繪畫,將現實中可感知的空間,時間,速度等重構為具有音樂與詩意的形式;大衛•施奈爾的布面繪畫,是自然與社會風景、抽象與具象、人工與數位、時間與空間的混合體;馬蒂亞斯·維斯切爾的布面繪畫,具有典型的新萊比錫繪畫的風格,用結實厚重油畫材料和繪畫語言塑造具象空間,描繪日常生活的內容與主題;賽巴斯蒂安•裏默的攝影作品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和主題,創造的新圖像模糊了攝影與當代繪畫的邊界,為人們提供認識這些圖像新的視角和模式。
駐足作品前的觀眾
二樓展示的兩位德國藝術家作品
作為新生代德國當代藝術家,觀眾不難看到他們對德國深厚的歷史與藝術資源的運用,也同樣可以感受到在新的資訊化無邊界時代,藝術家所具備的全球性視野和對當代藝術的再拓展精神。這對於當下的中國藝術界,尤其是新一代的中國藝術家來講,也是一次難得的交流契機。
參展藝術家賽巴斯蒂安•裏默接受採訪
賽巴斯蒂安•裏默的攝影作品
來自杜塞爾多夫的參展藝術家賽巴斯蒂安•裏默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希望打破人們對“攝影藝術”的固有觀念。“在歷史長河中,很多藝術大師已經創作出了傑出的作品,成為了標桿。因而我會思考,我們年輕一代還將如何創作。攝影之於人們,更多的是‘再現’瞬間的發生,它是對'客觀現實'的定格,那麼攝影過程本身的‘現實’意義又是什麼呢?在數字時代,底片已經逐漸消失,但我希望在底片的基礎上加工創新,形成新的攝影呈現語言。我將它們銳化,反轉及改變顏色,形成了不同的視覺感和肌理效果,它乍一看上去像一幅繪畫作品,但究其本身又是百分之百的攝影作品。我喜歡製造這種錯覺,就像和觀眾遊戲一樣,以此來創作一種新的‘現實’,讓每個觀眾都好奇的走近作品仔細端詳,這種視覺上的模棱兩可本身也是一種真實。”
展覽現場
駐足作品前仔細端詳的觀眾
中央美院院長范迪安(左)、白盒子藝術館館長孫永增(中)與德國波恩藝術文化基金會主席瓦爾特·斯邁林現場交流
的確,本次展覽呈現的藝術作品展現了新一代藝術家獨享的年輕觀念與自信,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他們戰勝當今世界諸多挑戰的魄力和創新能力。這樣的交流契機,也為國內青年藝術家的藝術創作提供了參照,提高了兩國家在文化和藝術領域的深度互動,亦顯示了當代藝術作為普世性的視覺語言所具備的跨文化和跨地域溝通的超越性,開創了一種國與國之間文化乃至社會交流的新模式與新格局。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10月31日。
大眾集團公關部文化管理負責人馮女士致辭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教授接受媒體專訪
孫永增館長接受媒體採訪
展覽現場
俯瞰展廳一隅
開幕式現場
參展作品
自左至右:藝術家大衛•施奈爾、邁克爾•塞爾斯托夫、賽巴斯蒂安•裏默與孫永增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