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境“書法雅集”第二回杜鵬飛、泰祥洲書法展:文人日常書寫的意味

時間:2017-08-27 15:58:45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藝訊>

《自魚》 泰祥洲 35X50cm

莊子遊于濠樑上而知魚之樂,杜、泰二先生書以“自魚”,觀者知其樂乎?

杜鵬飛(右)與泰祥洲(中)在現場

2017年8月26日下午,《自魚》杜鵬飛和泰祥洲雙人書法展在蘭境藝術中心開幕。這是繼蘭境藝術中心首次推出“書法雅集”第一回——栗憲庭、高惠君雙人書法展之後,又一次將目光投向兩位非職業書法家的日常書寫。

展廳現場

中國古人認為,藝術創作不僅只是藝術品而已,當蘊含著哲學層面的功能。“圖以載道”,即所謂“圖載”有三:圖理、圖識和圖形。“圖識”就是文字。而文字需通過書寫加以呈現,於是書法便承載了書寫者特殊的表意功能。歷代文人學士崇尚風雅,舉行雅集,吟詩作賦。以書法雅集的形式展示當代中國文人、非職業書法家的書法創作是蘭境藝術中心未來將長期堅持的一項展覽理念,旨在突出強調當代文人學者的日常書寫所具有的自發與內省意義,回歸書法的正統和本源。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左)與觀眾交談

作為學者的杜鵬飛現為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他的書法寫作常以自己素日所作詩詞為內容,以隸書、楷書、篆書見長。《匠遊吟草》是杜鵬飛將閒暇所作詩句匯集整理出版的一本詩集。他稱自己是清華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出身,算一名“工匠”,但對 “遊于藝”的精神境界心嚮往之,然寫詩只是逸筆草草,純粹“打匠遊”,故《匠遊吟草》的名字由此而來。對杜鵬飛來説,寫詩雖是“業餘”,但書法卻是摯愛,“可以不睡覺,可以不吃飯,卻不能不寫字。”

展覽現場

《萬世師表》孔子 杜鵬飛  23X69cm

《對聯》:學道有涯真可喜 安心是藥本無方 杜鵬飛 23X69cm

杜鵬飛告訴記者,書畫對小孩子是自然而然喜愛的過程,小時候沒有動筆寫字之前,他喜歡畫畫,也多少有一點畫畫的能力,美術課是最喜歡最擅長的科目之一,如果不是數理化學得太輕鬆,那他大學一定會學美術專業。從小學五年級有了筆墨紙硯的那一天起,用毛筆書寫的習慣便沒有再中斷。“還記得中學放暑假的時候,我會拿一個罐頭瓶用筆蘸著水,在家裏地板上寫字。很長時間我都是拿著毛筆在水泥地面上寫,那種感覺很順暢的。”

《自題》杜鵬飛 17X92cm

《寶晉英光集》宋 米芾 杜鵬飛 紙本 33X33cm

《菊抄章》杜鵬飛 紙本 33X33cm

誦讀杜鵬飛所寫詞句和他的書法創作,很難令人相信它們出自一位工科背景的學者之手。2016年杜鵬飛到濟南參加友人畫展,開幕式後驅車50公里尋訪了始建於東晉,距今有1600多年曆史的方山靈岩寺。杜鵬飛被古寺歷經幾代興廢,如今舊跡全無的景象所觸動,於是提筆寫下這樣的詩句,從中我們也能體味到作者當下的感懷:“方山峭壁紅門遠,古寺靈岩碧瓦新,百里驅馳尋舊夢,一言難盡嘆沉淪。名泉甘露埋荊草,廢殿般若沒杞榛,芥子須彌參未透,殘碑剩墨久蒙塵。”杜鵬飛的書法創作一定層面上體現了文人書法的詩性意味,字體神氣清朗,佈局疏密有致。古代大多書法家或精於詩詞,或者精於駢文,或精通歷史,不單純以字博得功名,比如宋代的蘇黃米蔡,都是文人泰斗,以學問做功底,通過自己的書法表現出來,字裏行間透漏出書卷氣。

《無挂礙》 泰祥洲 13X30cm

《臨秦詔板文字並題》 泰祥洲 31X38cm

藝術家泰祥洲

作為藝術家和畫家的泰祥洲,書法可以看作是他整個藝術生涯的啟蒙與基石。泰祥洲自幼學習書法,爺爺早年在山西開辦私塾,練字是家學。因為爺爺和父親的緣故,泰祥洲先後師從王文均、胡公石等先生。幼年與筆墨的感情影響了他的整個人生。大學期間泰祥洲堅持練習書法,同時跟隨馮其庸先生學習中國古典文學,並得劉海粟的秘書柯文輝先生之助,遍訪江南名家,打開了泰祥洲的藝術視野,書與畫也逐漸佔據他人生理想的大部。

泰祥洲書法作品


《王微敘畫節錄》 泰祥洲 35cmX35cm

幼年練就的書寫功力為日後泰祥洲在中國水墨畫領域的造詣鋪墊了基礎。他認為,從視覺語言的層面,藝術是由基本的點線面組織和構成的,中國書法講究點和線的美學,這也是構成中國水墨繪畫的基本元素。書法是培養美學標準最直接的尺子。今天的人練習書法時有很多不足,比如我們寫《蘭亭集序》,從唐太宗時代到今天,無數人臨摹,但永遠達不到,總有更高的標準需要去追求。泰祥洲的這一思想來自胡公石先生的教誨——寫字是一輩子的事情,要不斷練習,字裏面的學問特別大。這樣的意識也滋養了他後來的藝術創作。

展覽現場

日常生活中,泰祥洲將書法作為學習與研究的工具。泰祥洲的書法滲透了他的觀察與研究,從唐楷、魏碑、行草到金文篆書。此外,他還臨摹古帖,臨經文,並且常以小楷為這些古帖和經文的內容做註釋,強調對古代文獻的註釋和研究,這也令他的書法具備了文獻研究與文本的意義。

《臨利簋並題》泰祥洲 33X50cm

《臨王莽嘉量文字並題》 泰祥洲 36x70cm

泰祥洲近些年從天文學的研究中,發現了中國山水畫的精神脈絡。他告訴記者,很多漢字的誕生是從天文現象轉化而來的,從仰觀天象開始,從最初的象形一步步演化為現在的漢字系統。同漢字一樣,中國的文化肇始於仰觀天象,這種觀念直到今天都是東方哲學精神的象徵。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誕生了蘊含豐富隱喻的山水畫。泰祥洲從中國的漢字與書法中體悟到這寶貴的東方哲思。

展覽現場

泰祥洲展出作品

展覽策展人徐文告訴記者,“我們認為,書法在當下不應僅僅被看作一門單獨的藝術形式,它應該被當作人的一種自我修養而存在,回歸傳統文人式的日常書寫習慣。此次參展的兩位藝術家都不是專業和職業的書法家,他們的創作顯示了另一種維度的意義——文人學者所特有的詩性與哲思。借助他們的作品,能夠體悟、觸碰到書寫者的精神世界。”他們在作品在字裏行間所流淌出來的文雅氣質、修養、學識,超塵于當下浮躁的社會,展現了書寫的自覺與文化的深意。(臺馨遙)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