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藏羌 鐘靈毓秀”楊華珍藏羌織繡作品展:開啟“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專家)資助項目”序幕

時間:2017-08-04 16:30:10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藝訊>

2017年8月4日,由中華藝文基金會、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資助,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主辦,永新華韻文化産業投資集團承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專家)資助項目” 在北京前門傳統文化藝術中心正式實施。該資助項目首場活動——“蜀地藏羌 鐘靈毓秀”楊華珍藏羌織繡作品展也于當天上午開幕。文化部原副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中華藝文基金會理事長王文章,中國泛海控股集團公司副總裁徐建兵,中國非遺保護協會會長馬文輝、永新華韻文化産業有限公司總裁張坤蘭等出席本次活動。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專家)資助項目”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鼓勵和支援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總結交流保護傳承的經驗和做法,弘揚代表性傳承人的精湛技藝和高尚品德,解讀偉大的工匠精神,從社會參與的角度,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起到積極的引導和帶動作用。

作品局部

展覽現場

世代生息繁衍在雪域高原的藏羌民族是我國多民族大家庭中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在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這一神秘地域形成了獨特的生活方式,創造了輝煌的民族文化。其中的民族民間手工藝藝術則集中體現了藏羌民族古老的民間手工藝文化傅統和勒勞智慧的創造精神。

藏羌織繡,是“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和“羌族刺繡”的合稱,二者均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是留存至今最為鮮活生動,與藏族、羌族人民生活最為密切、最能與現實世界對話的文化遺産, 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鮮明的地域特色, 被譽為“藏羌藝術明珠”。

展覽現場

藏族人對佛教的虔誠信仰,羌族人對自然之美的崇尚,都蘊藏在一針一線中。刺繡作品上的藍天白雲,黃地紅花,以及佛像等刺繡圖案正是他們的內心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反映。楊華珍的作品中,便呈現出了藏寨羌寨的碉樓寨房、佛塔經幡、民謠獅舞,那山、水、人、花草、鳥獸......最純美聖潔的地方。

除珍貴的藏羌織繡藝術品外,現場還有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的時尚衍生品;現場不僅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親手傳習藏羌織繡體驗,還有羌繡填色等趣味互動項目。展覽現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工藝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楊華珍,帶來九米羌繡《吉勒格瓦》、五米羌繡《十二月花》等40余件親手製作的藏羌織繡。曾經斬獲大獎的《釋迦牟尼》和《四臂觀音》與公眾見面。


吉勒格瓦

創作歷時近一年的9米長卷

900X80cm   棉線、麻布  架繡

  “吉勒格瓦”意為“女兒出嫁啦”。該作品取材于傳統挑花刺繡作品,原作為200多年前一位羌家女兒在其17歲時嫁給一位藏族將軍時為自己做的嫁粧。繡圖描繪了羌家女兒將自己想像成龍王公主出嫁時,在這吉祥的日子裏,天地萬物都來給她祝賀的熱鬧場景。生動表現出藏羌人民熱情好客、樸素純真的情懷。在原作的基礎上,作者融入了大量的傳統圖案,進一步地完善和豐滿作品的構圖,使之堪稱為藏羌織繡史詩級巨作。 

十二月花(素色)羌族獨有的素色遊花刺繡

500X50cm  棉線、綢緞  勾繡

長卷主要以春牡丹、夏荷花、秋菊花、冬梅花等四季花代表春夏秋冬,象徵安泰吉祥。每一朵團花都賦予著羌族吉祥文化中不同的內涵,充分表達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祝福。作品運用羌族地區茂縣中部延伸至北部地區常用的一種名為遊花的針法,又稱鎖繡和勾繡。此種針法極為古老,我國商代至漢代主要運用此種針法對服飾進行裝飾與加固,現今羌族仍在傳承此針法。

62X85cm   金線、蠶絲線、綢緞   盤金繡、扎繡

此幅“釋迦牟尼像”為坐式説法相,結跏跌坐,外著右袒肩式大衣,內著僧抵支,雙手分別結觸地印和説法印。以緞面為底,採用純金絲線,運用嘉絨藏族瀕危傳統技藝“盤金繡”繡法製作而成。 

105X120cm  蠶絲線、綢緞  扎繡

在西藏的歷史、宗教和文化中佔據了炫目的位置,在藏族家庭中女性是維繫著幸福的重要角色。此幅繡品中的藏族老阿媽目光和藹而堅定,手搖轉經筒虔誠的祈福,心中不滅的是亙古的信仰與永恒地祝願。

據悉,“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專家)資助項目”資助的範圍,主要面向20位在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過程中,做出了優異成績,並具有示範意義的代表性傳承人,主要針對我國西部地區,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過程中,面臨一些實際困難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每位傳承人(專家)將獲定向資助20萬人民幣。

據中國非遺保護協會會長馬文輝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專家)資助項目”的資助經費主要用於傳承人和專家動態化的展示活動,將從今年8月開始,至2018年7月底結束。資助活動出於對遺産和傳承人保護的目的,將充分體現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活態性和傳承性,充分尊重遺産保護傳承傳播的規律,突出公益性和服務性。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