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夢森林:藝術家鄔建安的圖像世界

時間:2017-07-14 23:06:59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藝訊>

開幕式現場

2017年7月14日下午,由芝加哥大學教授巫鴻擔綱策展人的藝術家鄔建安新作展——“白日夢森林:鄔建安的圖像世界”在芝加哥大學北京中心正式開幕。此次展覽由芝加哥大學北京中心主辦,策展人巫鴻教授、藝術家鄔建安、芝加哥大學北京中心副主任梁學明以及百餘位藝術界嘉賓和媒體人士出席了開幕式活動。

此次展覽是巫鴻教授策劃的第二個鄔建安個人藝術展。相比2016年在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的展覽《徵兆:鄔建安近作展》,在“徵兆”的主題下匯集繪畫、剪紙拼貼、雕塑、聲音裝置等多種語匯和風格的代表作和新作,著重梳理和研討鄔建安藝術創作“馳騁于古今之間,把當下的人們在瞬息間帶往詭譎奇邈的洪荒時代…在幾個維度上同時刺激和擴展人們的藝術想像”的總體特徵,此次展覽以“圖像”這個藝術史上重要的學理問題為切入點,通過《白日夢森林》和《五百筆》兩個系列新作,分析呈現鄔建安在思考和處理“具象與抽象”、“平面與三維”、“文字與圖像”的關係等問題時的獨特方式,以及這種方式拓展出的圖像生成與視覺傳達的新界域。

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中的《白日夢森林》

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中的《白日夢森林》

展覽同名作品《白日夢森林》是一組黃銅雕鏤的樹狀雕塑,每件雕塑都分為兩層,每層是一個頂視呈十字交錯的抽象形象,這些形象來自鄔建安2003—04年、特別是北京“非典”疫情嚴重期間創作的一批黑白夾宣鏤刻剪紙作品——《白日夢》。與傳統的民間剪紙相類似,每一幅《白日夢》都保持了嚴格對稱的圖式,但外輪廓幾乎都是辨認不清形象、充滿動態的抽象圖形,由諸多相互牽連、支撐、滲透的小形象元素融構而成。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小元素有著猴子、手、足、長著尾巴的女人體、鳥等形態,這當中還有一些在作品中反覆出現,事實上,它們是藝術家用來描述“非典”時期特殊精神狀態的一些象徵性語匯:

《白日夢——精神撫慰、高古遊絲》鄔建安 夾宣鏤刻剪紙 136 x 77 cm 2003-2004

《白日夢——靜觀內景》鄔建安 夾宣鏤刻剪紙 136 x 77 cm 2003-2004

張開的手、腳與花朵象徵著生命活力;蜷縮或抓撓的手、腳象徵著壓抑與限制;安靜的鳥兒象徵著智慧;有指向的手臂象徵信心或權力;人頭蛇身或長著長尾巴的精靈象徵傳統文化;猴子象徵藝術家自己…

《白日夢森林》(局部) 

《白日夢森林-松》(局部)

這些看似迷蒙、偶然、靈機一動的“糊塗幻想”,既是那個時期陪伴藝術家度過恐慌和寂寞的幻夢朋友,是個體精神對災難性現實危機的感性回應,更是經過理性分析和反覆的造型推敲之後的“精神解剖圖”。在《白日夢森林》中,鄔建安用黃銅的媒材和雕塑的語言對10餘年前的這批剪紙作品進行“再創造”,曾由脆弱紙張承載的精神切片,成為空間中堅硬、甚至帶有一定“危險感”的實體存在。在巫鴻教授看來,《白日夢森林》在結構上有著漢代青銅“搖錢樹”的啟發,鄔建安以其早期創作的二維幻想人物、動物形象為素材,將形象進行疊層與交錯,並利用銅板散射的微光、鏡面材質對周圍環境和觀者形象的反射,構築出三維空間中綺麗詭譎的視覺結構,觀者走進作品組構的空間場域中,就走進了另一種迷離、虛晃、詭譎卻又活生生的“真實”。

《五百筆》鄔建安 紙本水墨、彩墨剪紙拼貼 20176O1A2533

《五百筆》鄔建安 紙本水墨、彩墨剪紙拼貼 20176O1A2536

《五百筆》鄔建安 紙本水墨、彩墨剪紙拼貼 20176O1A2538

展覽中的另一組作品《五百筆》是繼“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2016夏祭”(Echigo-Tsumari Art Field Summer 2016)、紐約前波畫廊的個展《萬物》和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不息》後的又一次集中展示,該系列是鄔建安2016年開始的一個新的材料和語言實驗方向——紙上水墨/彩墨剪紙拼貼,也是藝術家在作品中討論“個體與群體關係”的又一個階段。

《五百筆》鄔建安 紙本水墨、彩墨剪紙拼貼 20176O1A2542

《五百筆》鄔建安 紙本水墨、彩墨剪紙拼貼 20176O1A2552

鄔建安首先邀請朋友、學生、助手和陌生人來勾畫筆道,毛筆的尺寸、宣紙的尺幅、墨與色的取用全無限制,只要求下筆者盡可能把當時的身體狀態、知覺感受充分注入到這一筆筆的勾畫中。在鄔建安的認識裏,宣紙和水墨配合在一起能産生某種“神奇效果”:既能包容最激烈的點戳揮灑,又能透現最微妙的情緒顫動,拿筆人的肢體語言、情緒波動都能夠被清晰地投射出來,水多一分、墨厚一重,産生的效果也相差甚遠,且常常是不可控的,因此永遠不會有完全一模一樣的兩筆。

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中的《五百筆》

“在古代印度,‘五百羅漢堂’、‘八萬四千’等都是對眾多的形容,所以《五百筆》也並不是説每一幅作品都是正好五百個筆畫,而是借這種説法象徵作品創作的過程和它的本質特徵——正如每個羅漢各自對應一個證悟的方法,‘五百筆’則各自對應著每個人或者説每個特定狀態下的人——每一筆都是一幅肖像畫。”,鄔建安在展覽現場談到。

《五百筆》(局部)

《五百筆》(局部)

《五百筆》(局部)

收集了無數的筆道之後,鄔建安再把它們從原本的紙上剪刻下來,拼合到新的空白宣紙上。在鄔建安看來,把這些筆道從它們原先的結構中拆解出來,就像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自我覺醒”,無論它們曾經是一張白紙上唯一的一筆,還是某個簡筆山水畫中的一部分,都從原先的位置上脫離出來,成為獨立的個體,而在一張全新的白紙上將這些筆畫拼合到一起,則暗示了個體融入新的整體的必然命運。

由於每一筆都不能與其他筆畫相調和,它們只能以某種相互疊壓、穿插的關係分享有限的平面空間,形成一種富於張力、充滿動感的抽象的整體。在整體當中,每一筆既與其他筆糾纏交織在一起,又在一種混沌的、不穩定的關係中努力突出自己的個性,例如在《五百筆》中有很多亂如麻繩的筆線,或者是一些極為鮮亮的彩色線條,在古代文人書畫系統中,它們可能被歸為“敗筆”,但在全新的視覺語境中,卻成為了最引人矚目的“明星”。鄔建安希望藉此表現技術進步和思想解放的當代社會中,個體在整體中存在的某種狀態,而這種時代賦予個體跳脫固定身份的“特權”,也在碰撞、交織乃至於互換中匯成多元變動的群體樣態。

如果從形態上對比《五百筆》與《白日夢森林》,一般會將兩者置於細密繁複與抽象率意、平面與立體的兩端,但展覽提供的視角似乎更多地意在超越“圖像”分析中的二元論思路,激起一種跨界、綜合、打亂、超越的慾望。首先,《五百筆》讓水墨和剪紙這兩樣中國本土文化的標識性“遺産”進行合作與相互解構,將繪畫、水墨、剪紙、拼貼相融合,進入了一種新型的“二維藝術”形式創造;《白日夢森林》在觀照個體精神世界和社會現實的同時,進入藝術本體層面的實驗與革新,在造型語言、媒材和形態的轉換間,在抽象與具象之上又加上一個敘事維度。另一方面,《白日夢森林》通過釋放媒介的特性和建構空間場域,促進觀者與作品的溝通,增強作品的開放性;《五百筆》則直接吸收公眾參與創作,聚合一種種躍躍欲試的、充滿啟發性與生命力的個體狀態,以富於感染力的方式傳遞和引起觀者的感知共鳴。正如巫鴻教授在展覽前言中寫道的,“兩個系列的作品都可由本土文化傳統以及剪紙等民間手工藝中溯源,卻又這些概念轉化為多樣的當代藝術語匯。它們充滿了運動力和活力,遊走于文字和圖像之間,將具象和抽象都融合進了無窮的變化之中”。

策展人巫鴻在開幕式上發言

在展覽開幕式上策展人巫鴻表示:“大家可能會發現,這幾年我和鄔建安合作的比較多,而且我非常有興趣跟他合作,因為他的思維和作品有很多是很打動我的,跟我性格也很接近的地方。在他的觀念裏似乎沒有絕對界限,什麼古代和當代,民間和學院,中國和外國,是藝術家不是藝術家這些框框,他的藝術想像力能夠把這些都消解掉,也不是搏鬥、批判,就很自然的消解了,或者説他能夠把這些對立概念連起來。水墨和剪紙,搖錢樹和剪紙,原本沒有關係的、兩個體系的東西,他都能連起來,産生新的聯繫。這種聯繫就打破了原有的思維框架,當然也産生了新的藝術語言。而他又特別有感染力的一個人,他會很興致勃勃的告訴我,這次在貴州考察又找到了什麼,又發現了哪種東西是虛幻的、超時空、超古今的東西,並且他能用藝術的語言,傳遞出他的發現和他感覺裏很有感染力的部分,這讓我感觸更大,在國外也不是常常能找到這種感覺。”

藝術家鄔建安在開幕式上發言

在談到自己的創作初衷時,藝術家鄔建安表示:“這是一個人與人之間相處比較麻煩的時代。我小時候對於人與人的認知基本上局部服從整體,螺絲釘和機器,這裡當然有一些意識形態的、社會性的規範在裏面;到了大學,就進入了一個比較躁動的階段,周圍人開始宣稱他們意識到個人作為一個本體,同樣需要得到與整體相同的尊重,甚至老有一些個人英雄主義的言論,強調自由、個性之類;之後漸漸感覺到,其實個人主義也開始有一些問題,也遭受一些批判,所以此時就對個體和群體的關係問題感到十分困惑了。個人與集體該如何平衡,我只能通過藝術創作去實驗。這次展覽作品的創作出發點,是想探索個體與群體之間關係的多種模式與可能性,雖然這次的創作解答不了我的這個提問,但是我相信這一問題將來可以通過藝術得到解答。”

展覽現場

據悉,展覽自開幕之日起對公眾免費開放,期間將舉辦學術研討和公共教育項目等文化活動。

開幕式現場

策展人巫鴻主持開幕式

藝術家鄔建安接受採訪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嘉賓合影

展覽現場嘉賓合影

展覽現場嘉賓合影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策展人巫鴻

關於策展人

巫鴻,美國國家文理學院終身院士, 著名美術史家、藝評家和策展人。現任芝加哥大學美術史係和東亞語言文化係“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東亞藝術中心主任及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

巫鴻教授是許多國際委員會的成員,包括美國古根漢姆美術館亞洲藝術參議會委員、華僑城當代藝術中心館群(OCAT)學術委員會主席,OCAT研究中心執行館長和余德耀美術館學術委員會主席。

藝術家鄔建安

關於藝術家

鄔建安,1980年生於北京。2002年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2005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為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文化部恭王府中華傳統技藝研究與保護中心研究員。

近年來,鄔建安的作品先後在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波士頓美術館、華盛頓肯尼迪藝術中心、福岡亞洲美術館、中央美院美術館、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等機構展出,並在北京、上海、紐約等地舉辦多次個人藝術展。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