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寶笈:故宮90年特展展品先睹為快

時間: 2015-09-07 15:33:34 | 來源: 國家地理中文網

首頁> 資訊> 藝訊

  


  2015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0週年,故宮為此陸續推出一系列重要展覽。9月8日-11月8日在故宮武英殿和延禧宮舉行的“石渠寶笈特展”將分兩期展出故宮書畫藏品283件,其規格之高、藏品之精,在故宮博物院乃至全國博物館都屬難得一見。究竟有哪些亮點?

亮點一:皇家典藏集大成 傳世精品迷人眼

自晉唐以來,書畫即被視為“國之重寶”,皇家歷代都有收藏。清代則以乾隆及嘉慶初期為極盛,《石渠寶笈》初編、續編、三編應運而生,數量豐富、品類多樣、孤本絕品眾多,是對中國古代書畫藝術的一次系統整理和總結。武英殿主展區本次展出82件(套)書畫藏品,幾乎都是家喻戶曉的經典之作,不論看熱鬧,還是看門道,都夠讓人心潮澎湃的。這次展覽還特別精選了清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朝皇帝的書法、繪畫作品,首次集體呈現于觀眾面前。面對各位“朕”的作品品頭論足一番,是不是一大樂事?

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經過三年多“休眠期”後再次面世


東晉 王珣《伯遠帖》(局部)

為王氏家族唯一傳世真跡


隋 展子虔《遊春圖》

中國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畫

東晉 顧愷之《列女圖》(宋摹本,局部)

早期名家人物畫

唐 馮承素摹本《蘭亭序》(局部)

《蘭亭序》最好摹本

宋 趙昌《寫生蛺蝶圖》

工筆花鳥畫鼻祖的傳世名作

宋 趙佶《聽琴圖軸》

畫院人物畫精品

元 商琦《春山圖卷》(局部)

商琦唯一存世署款之作

亮點二:名畫背後故事多 幾番輾轉終回宮

武英殿西配殿的展覽主題為“重回石渠”,講述諸多書畫珍品曾如何流散出宮,又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重新輾轉回到故宮,並得到修復和保護,煥發新的光彩。觀看這些失而復得的書畫時,又別有一番滋味。

唐韓滉《五牛圖》

目前存世最早畫在紙上的繪畫作品,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1950年代,由周總理親自批示,從香港回購。回宮時已經破爛不堪,1970年代得以修復。

北宋范仲淹的《道服讚卷》(局部)

乾隆時將此卷收入內府,倍加珍賞,民國時流散出宮,張伯駒從北京琉璃廠購得,1956年無償捐贈給國家,重回故宮收藏。

北宋佚名《遊騎圖卷》

曾經北宋內府、南宋內府、乾隆內府、嘉慶內府收藏,民國時出宮,被溥儀轉移到東北長春偽滿皇宮小白樓,偽滿政權垮臺後,入藏東北博物館(今遼寧博物館),後調撥回故宮博物院。

亮點三:皇帝也有打眼時 考訂辯偽漲姿勢

有人説,現在是學習鑒定最好的時期,比乾隆爺時期容易得多,網路、拍賣、博物館、印刷品等便利,可以讓今人很容易看到真品,學習辨識的能力。《石渠寶笈》雖為皇家收藏,卻也不乏偽訛之作。武英殿東配殿特辟“考訂辯偽”展廳,通過真作與倣作對比,明辨是非,説明這些作品的時代和作者歸屬。這實際也是故宮書畫專家幾代人研究成果的展現。

《臨帖冊)明 王寵(款)曾被乾隆欣賞,後經專家認定為倣作,應為經常倣王寵作品的人所作。真品同時展出。

 

《西湖草堂卷》元 莫維賢(傳)

為倣作,真品存世。

亮點四:延禧宮設“編纂篇” 交相呼應深解讀

與武英殿展區“典藏篇”相呼應的是,延禧宮設《石渠寶笈》“編纂篇”,整合以往研究成果,通過文物展現清內府書畫來源,《石渠寶笈》的編纂人員、編纂體例、版本與鈐印以及收藏地點,使觀眾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和研究《石渠寶笈》及其著錄的書畫精品,敬請期待。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