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一株小草”——琨廷藝術實驗計劃首展開幕

時間: 2015-07-22 19:27:09 | 來源: 藝術中國

首頁> 資訊> 藝訊


“遇見一株小草”展覽參展嘉賓及藝術家合影


2015年7月22日上午,琨廷藝術實驗計劃入選方案首展“遇見一株小草”在琨廷實驗藝術基地開幕。展覽由北京林業大學副教授劉冠老師策劃,匯集了范叔如、史鐘穎、陳寶國、劉長宜、蘭超、石潔、鄭青、陳子豐、房鈺棟、劉曉明、劉毅娟、申曉風、彭春生、任雷等海內外十幾位藝術家。


北京大學視覺與研究中心副主任滕宇寧主持展覽開幕式

展覽總策劃-北京大學視覺與研究中心主任朱青生致辭


在展覽現場,觀眾們除了能見到以油畫、雕塑、裝置等形式展出的大師之作,還可以見到許多具有生活氣息的藝術作品,如中國傳統插花,草書盆景,木雕工藝等,讓觀者置身於雅致的環境中,體驗著不一樣的展覽觀看方式。配合展覽,這裡還有林業大學博物館館藏的天鵝、黑熊、野牦牛等多件珍稀動植物標本,甚至還有一對以草佛為食的羔羊。


中國美術館副館長謝小凡致辭

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丁密金致辭


這次展覽以小草為名,不僅在於體現北京林業大學在林木花草方面的學科特色,更重要的是由此彰顯林大“知山知水,樹木樹人”精神背後對於自然的熱愛和對所有生命的尊重。另一方面,藝術在當代呈現出極為豐富的多樣化形式,無論是實驗性裝置或行為,抑或傳統架上繪畫和雕塑,以及生活設計産品或手工藝,根本上都是人與自然對話理解的結晶與成果。再者,在當代高速度、高效率的社會背景下,人的精神與自我不斷被擠壓,被磨平,被異化為批量生産的“社會人口”。而人的棲居亦不可避免地喪失掉了應有的詩意,只留下必然的盲從。因此,展覽希望觀者在“遇見一株小草”的那一刻遇見久違的自我。

本次展覽策展人-北京林業大學副教授劉冠致辭

北京城建集團琨廷項目行銷總監徐永恒致辭


對於展覽中大量出現的傳統元素,朱青生教授的解釋是:這些未必就是文人雅士的東西,有時候它們就是來源於日常生活。但是由於它離我們太遠,所以我們忘記了它的根源,於是尋找根源的距離就變成了一種典雅。因此我們今天想通過一個特殊的方式,比如對草木的觀看,對石頭的擺設來找到跟原來的人,跟我們的祖先和文化之間的距離和觀看的美感。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典雅的原因。今天這個原因要成為文化機遇非常重要的入口,只有通過它才能擺脫平時生活中的平淡和焦慮。

展覽開幕式現場
展出作品-草佛飼羊


這是一個實驗藝術展,展覽將傳統經典的方法、材料和對於一些問題、觀念的反思以及我們的今天日常生活匯集起來,長出了一棵草,成為一個象徵。這根草實際上是一條線,整穿了三種問題。策展人劉冠認為,在一般人看來,當代藝術或者實驗藝術是曲高和寡、陽春白雪的東西,但實際上藝術可以有很多的表現形式。這次展覽以“遇見一株小草”為名,實際上也是給大眾一個機會去遇見以一株小草為指代的多樣化的藝術形式。


展出作品-佛陀

展出作品-韻


本次展覽中,一個有趣的環節是所有觀眾都可以參與“尋找一株小草”的投票活動。這種趣味的互動方式讓觀者非常簡單而快速地介入了這個展覽。由此,展覽不再看似那麼神聖和遙遠,而在頃刻間變成了人們精神活動的發動機。

藝術家為觀眾講解作品

展出作品-壽比南山


琨廷藝術實驗計劃公益項目是由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WIFA)發起,聯合了中國美術家協會實驗藝術委員會、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北京大學中國現代藝術檔案三家學術單位進行評選,共有七個展覽方案入圍。

本次展覽將持續到8月15日。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