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0週年,保護修繕後的慈寧宮、壽康宮等區域,東華門城墻及東南角樓都將對公眾開放,開放面積前所未有地提升到65%,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上午還提到,“甚至會嘗試從白天開放到夜間。”
據悉,夜間開放的並不是指院內,而是今年將開館的故宮數字博物館,設在端門城樓和大高玄殿,由於位於故宮博物院院墻之外,所以博物院夜間閉館後,它們仍計劃對外開放,繼續向觀眾傳播故宮和中華傳統文化。
為更好地傳承技藝、研究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國門之時遭遇到的法律問題,上午,明清宮廷製作技藝研究所和文博法治研究所成立。單霽翔介紹,故宮博物院所藏180余萬件文物中,器物達105萬件之多,所含工藝類別有多達七八十種,但一些技藝現在已有失傳風險,故宮有責任把這些技藝保存下來。
至明年,該研究所將啟動《乾隆花園內檐裝修特種技藝恢復實錄》的整理與編輯項目,同時還將啟動與“清宮藏毯”、“中國琺瑯藝術研究”、“乾隆禦制詩文款識玉器的研究”等合作研究項目。
同時,文博法治研究所將成為第一家專門研究博物館涉及的法律問題的研究機構,為包括故宮在內的文博單位參與國家治理,實現法治化提供智力支援。自成立到2016年,將建立文博法治文庫,合作編纂《故宮保護條例專家論證稿》等。
此外,《新中國出土墓誌》第二期工程《江蘇》[貳](南京卷)及《中國陶鬲譜係研究》上午還進行了首發式,前者共收1949年至2012年南京地區出土、南京博物館收藏的歷代墓誌321合、523方,其中還有不少明代宦官跟隨鄭和下西洋的記載,一些大船資訊都是史書未曾記載的。後者是給中國陶鬲“修家譜”,是迄今為止最完整最前沿的學術表述,可保持30年的學術地位。
為推進故宮學術工作,故宮博士後工作站今年決定招收13名博士後,研究方向包括考古、文獻、文物保護等,目前網上報名已開啟。
編輯:陳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