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新聞

浮沉:全國美展六十五年曆史回顧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8-25 16:26:27 | 文章來源: 北京日報 文/李洋

年畫《搬運工人》(作者:羅德安) 第四屆全國美展獲獎作品

遺憾

貼上“主旋律”標簽討好評選

近些年,每一屆美展結束都會有人調侃和質疑獲獎作品的趨同性。比如,第十一屆全國美展獲獎名單公佈後,就遭到網友調侃:“表現重大歷史事件就是照集體照”;“生活要艱苦一點才感人,艱苦再加上年紀大,還幹活,更容易感動人”;“越底層越臟,越像勞動人民”。

“好像你要不那麼畫就選不上,不願意那麼畫的自然就不去參展了。”陳丹青坦率地説,自己沒有參加過全國美展,他覺得自己的作品拿到現在的美展上參展也未必有什麼結果。陳丹青通過翻獲獎作品畫冊了解了近幾屆全國美展作品,“常常翻完一遍,留不下什麼印象。”他説,“年輕人在技術上比我們那時候強多了,但畫的作品都很相像。”

回顧最近三屆全國美展,題材的重復率的確很高,以1999年第九屆全國美展到2009年第十一屆全國美展這三屆來看,國畫金獎作品共八件,其中《雪狼突擊隊》、《嫩綠青紅》、《抗聯組畫》、《民兵史話長卷》是軍事題材,佔半數之多;油畫金獎作品共八件,其中《西元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九時·南京》、《西部年代》、《壹玖肆玖》、《士兵們》是軍事題材或革命歷史題材,也佔半數。

《雪狼突擊隊》的作者、軍旅畫家苗再新,也曾創作過不少少數民族題材、地域風情題材作品,並屢獲各類展覽大獎,他自己也説:“軍事題材的創作幾乎已經窮盡了,不論從正面表現訓練的、戰鬥的,還是側面休息的、娛樂的、探親的,各個方面都有過。仔細看一下歷屆軍事題材的作品,很難再找到特別新的角度了。”可是,在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上,他提交的仍然是軍事題材作品……

獲獎作品視覺上的相似性也非常明顯。“銀獎以上差不多都是寫實作品。”第十二屆全國美展組委會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遠説,細觀各個畫種,全國美展上的作品也呈現出工筆畫越畫越精緻,人物畫越畫越寫實,花鳥畫越畫越精密,山水畫越畫越滿,油畫越畫越逼真的趨勢。“大家都覺得很遺憾,怎麼會這樣?有個性的作品非常少。”

水彩畫《同心協力》(作者:黃增炎)第九屆全國美展金獎作品

應對

增畫種吸引“大美術”人才

面對大家的質疑,今年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上最令人關注的變化是,增加了兩個新美術種類——綜合材料繪畫和實驗藝術。“這兩項藝術能被納入全國美展,堪稱是重要的轉折。”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實驗藝術展區組委會副主任、中國美協實驗藝委會主任朱青生如此評價。

“這種變化是隨著社會、藝術發展而自然産生的。”清華美院教授杜大凱説,2010年、2011年中國美協相繼新增了綜合材料繪畫與美術作品保存修復藝術委員會和實驗藝術委員會。“實驗藝術委員會的設立,源於國家對文化創意産業的重視。”朱青生説,而綜合材料與修復藝委會的設立,則與藝術院校的專業設置變化相平行。

綜合材料繪畫誕生在藝術院校裏,是個僅僅發展了17年的年輕美術種類。該展組委會委員、北京美協副主席李耀林介紹,在本屆美展的綜合材料繪畫展區內,參觀者將會欣賞到陶瓷、塑膠、金屬甚至皮毛與傳統繪畫拼接出來的各種奇特作品。“個別參展作品已非繪畫作品,參觀者也許會不適應。”李耀林提醒道。

而實驗藝術展區的設立,則更具有將廟堂標準與江湖界線相融合的意味。

所謂“實驗藝術”其實就是當代藝術。“這是改革開放、社會發展的結果,也是知識界對藝術的認識逐漸變化以後帶來的結果。”朱青生説,推動實驗藝術,是因為藝術的實驗能成為公民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孩子們在實驗藝術中接受美育,能成為有創造力的人。

8月17日,全國美展首次設立的實驗藝術展區內,將展出五十余件作品,包括近十年來在中國國內展出過的重要實驗藝術作品,何雲昌、汪建偉、徐冰等的裝置作品也將亮相。鋻於一些在國外發生,或材料、方法等不便展示的作品未能到場,此次展覽還不能反映當代藝術的全貌。“但這確實是重要的開始。”朱青生説,人們看重當代藝術,是因為用語言來進行思考的習慣,已讓人類被知識和思想異化和奴役了。這時候,藝術“奇異”的作為就顯得至關重要。它不以現有知識為基礎,也不根據邏輯來推理和思考,它可以躍出自我限制,達到某種覺悟。

第十二屆全國美展組委會主任、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把今年的新增種類,與前兩屆新增的漆畫、壁畫、陶藝、藝術設計等熱門美術種類,定義為“大美術”。關注“大美術”,吸引“大美術”人才來參與,正是全國美展努力的方向。

     1   2   3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