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新聞

農民畢加索:從北京到紐約,讓世界看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5-22 17:41:24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展覽現場

夕陽黃色,故意畫的不那麼圓,是調和的很柔膩的黃色,一坨在畫的上方挂著,作為背景的天是大紅色,感染了太陽的黃,所以是暖的;人沒有面目,一張側臉,頭上包著藍色的頭巾,兩種不同階段的藍,藍裙子;土地是褐色的,大面積的褐色,像是精密計算過和天的紅色黃金分割,婦人背著綠色的草捆,牽著羊,羊是白色的……這不是哪位色彩大師的作品,這幅畫來自上海金山的一位農民老太太,張新英,今年83歲。畫裏面的婦人,是老太太的外婆,這幅畫來自她童年的記憶——坐在院子裏看外婆牽著羊背著草捆的背影,慢慢的走在夕陽下。除此之外,其實院子裏面還有嘴裏叨著蜈蚣的小雞像旋風一樣的奔跑,下過雨,小雞的腳印印在地上,遠遠的看著像一片片落葉,這些都被收在老人的另外一副畫中,畫的名字叫《旋風掃落葉》。

早前,藝術家蔡國強做了這樣一個展覽《農民達芬奇》他找到一大批農民中的科學家,他們製作了飛碟、潛水艇、飛機,甚至是航空母艦,其中展覽提出來一個口號,“農民,讓城市更美好”——通過這個展覽不僅討論農民對於現代化的貢獻,以及農民的現實處境等當今最為重要的社 會議題,通過展示獨立在集體意志和行為外的個體農民的創造力,以及一個個鮮活生命的感人故事,更可以看到一個民族追求美好社會的希望。

時隔多年,《鄉村大世界》欄目的製片人和主持人畢銘鑫先生聯合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策劃了另外一個展覽“世界情•中國夢——中國農民畫精品暨東豐農民畫赴聯合國總部大展”,展覽發掘了一批像張新英老太太一樣農民中的畢加索,推舉了一些列農民畫,引發有關“農民畫的當下狀態”的思考。

從最早的農民在墻壁上作畫譴責偷自家兔子的鄰居開始到現在,農民畫的歷史短之又短,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大部分耕地被房地産替代,現代的農業機械代替了個人的田間勞作,農民進城打工,穿上西裝變成白領,農民畫幾乎成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瀕危畫種。雖然在之前,農民畫曾經用作豐收、過年、過節、慶祝、祭祀,或者還有其他的功能,跟時代有關,但是有趣的是,他們逐漸轉化為現代主義的藝術。

展覽現場

縱觀現在的農民畫,以及農民畫所描繪的情景,雖然看起來有些題材是遲到了的——整個社會發展的節奏太快了,但是,所呈現的面貌無一不直接、真誠、花團錦簇又欣欣向榮。他們的集體面貌是這樣的:《賽馬術》,這是之前沒有過的形式,像青花瓷但又不是青花瓷,白底,藍色的圖案,這裡面加了層次,有陰亦有陽,像現在的工藝美術,而且技法非常的熟練;《夕陽下》,純粹,給人感官強烈的刺激,表達的方式非常個人,好像是一種世界性的語言了,有點像法國現代主義畫家盧梭的風格,但是更簡單更直接,是色塊的組合,月亮故意畫的不是圓的,是扁的形狀,光用語言形容遠遠不能表達畫對人身體的觸動;《金雞展翅》,所有的構圖都指向眼睛的部位,像是人的眼睛,但是這裡面一定有邪惡,就像宗教圖騰,一下子把你給抓住,不是人在看畫,而是畫在看人,不好説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

“農民畫沒那麼簡單,跟藝術圈比較接近了。就像是殺馬特的新潮,農村的年輕人打扮特別誇張,時髦時尚到主流城市根本接受不了,只能像藝術家這種人才對他們佩服的五體投地。城裏人的時尚太虛偽了,沒有得到時尚的精髓,殺馬特這種現象挺絕的,比城裏人前衛多了,殺馬特才是得到了時尚的精髓。”

展覽現場

藝術家、評論家周翊看過農民畫之後,把傳統和當下結合起來,把所謂的土氣和洋氣有效的置換,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句話是:“遠比以前時髦。”

跟藝術家探討農民畫的中國性,得到的答案是模糊的,説它是西方可以説它是現代也可以,農民畫的面貌已經具有西方包豪斯的構成課的精髓,農民畫家們是很自覺的,把他們的熱情和細膩以及平心靜氣都融合在畫裏面。現代主義的藝術跟最原始的藝術反而是比較接近的,比如畢加索的藝術和非洲古老的面具之間的關係,現代主義的繪畫在於畫本身好看不好看,而不在於它到底像不像外部的世界。“樂觀的看,也不必哀吊已經絕跡的東西,因為還是會有新的東西出來的,很多作品有自己的發明創造的苗頭,這是比較重要的現代精神。不要害怕斷層,要相信個人的發明創造精神。”

策展人畢銘鑫在聯合國總部

説到這裡真要感謝整個事件的發起人,《鄉村大世界》欄目的主持人和製片人,畢銘鑫先生,他做農業節目這麼多年,于他而言每一幅農民畫作品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于他而言,這些藝術家們的才華,甚至勝過西方的畢加索。“畢加索在整個西方繪畫界也是非常獨特的一個人,那我們可不可以這樣説,在今日的中國依然會有像畢加索一樣有才華的藝術家,甚至如果我們不從傳統意義上來評價的話,他們可能跟畢加索一樣偉大。 ”

“世界情•中國夢——中國農民畫精品暨東豐農民畫赴聯合國總部大展”于2014年5月21日在美國紐約舉行,中國農民畫和位於紐約腹地的現代化的聯合國大廈形成呼應,這無疑又是一例“獨立在集體意志和行為外的個體農民的創造力,以及一個個鮮活生命的感人故事“的集體呈現。畢銘鑫把自己最愛的農村藝術品推廣到紐約去,讓“殺馬特”對話“上流美”,替瀕臨消失的藝術品類向世界喊上一句:“人在呢。”這是他的夢想,這也無疑是一種功德。

部分農民畫作品:

《中非對話》  作者 李俊敏

《復興之夢》 作者 呂延春 姜海傑

《晨韻》 作者 潘宇

《艷陽》 作者 付亞奇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