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源遠流長,其裝裱形式往往與觀看方式有著密切的關係。比如卷軸和冊頁,這兩種形式小巧精緻,便於攜帶,適宜三五好友圍聚觀賞。那麼,古人是如何觀賞畫作的呢?策展人吳洪亮邀請了7位藝術家,在廣東美術館與觀眾一起回歸中國畫的傳統觀看方式,品味生活藝術的韻味。
2013年4月9日,“觀”在廣東美術館開展,由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擔任策展人,參展藝術家有丘挺、徐堅偉、盧小根、丘舒曼、林藍、李曦、陳鈉等。
書齋般的展覽現場
傳統觀看方式的再現
中國傳統手卷與冊頁的雅賞方式,通常是聚于一環境優雅之處,由作者或品評人親自打開,與三、五觀者分享,手卷張開的寬度不過兩臂之間,與眼睛的距離不過一米,冊頁則更小,與眼睛的距離不過一米左右。但在今天的博物館、美術館裏,手卷與冊頁則是被懸于墻上或置於展櫃之中。
如此的觀看方式自然適應了美術館的“公共性”要求,但是否也無形中改變了作品原本的狀態?或使作品所傳達的資訊有所缺失?觀眾與展品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距離,這種距離是不是也給觀眾造成了一種藝術品遠離生活的錯覺?
基於這樣的疑問,策展人吳洪亮在廣東美術館策劃了一個實驗性的項目,探討中國藝術特有的欣賞方式與美術館的矛盾關係:展覽利用美術館空間,用中國的傳統方式將手卷、冊頁展開,以雅集的狀態,由作者或品評人親自展開作品與觀者分享,從進入展廳時的主題表達到茶室小憩,再到共賞品評,整個展覽空間也被建構成立體的長卷。
觀看現場
觀看現場
與藝術家雅軸共賞
展覽的主題定為“觀”是有多個指向的。觀,在中文裏首先是看,再有是指景象或樣子,還可解釋為對事物的認識或看法。此展借由這個具有開放意味的“觀”字,來突顯“觀看方式”的重要性。
因此,除了僅僅只是遊覽式地觀看之外,“觀”展與尋常展覽不同之處在於,這是一個關於“觀”的實驗性展覽,也是一次策展人、藝術家與美術館共謀的“雅集”活動。觀眾可提前預約,在現場與藝術家一起體驗展卷賞畫、品茗清談的雅趣,感受中國藝術特有的欣賞方式。
共賞國畫
展示現場
此次“觀”展覽的雅集形式,讓久居現代生活的都市人,放慢腳步一嘗古人的詩情畫意,從心靈深處品味藝術。這也體現了廣東美術館作為藝術家與公眾之間的橋梁的作用,作為對公共開放的藝術展覽平臺,廣東美術館一方面展示藝術家對社會現實以及自身生活經歷的思考,另一方面帶領公眾進入藝術的空間並把藝術融入到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