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風》 陳逸飛 成交價8165萬元
《女兒榻》 楊飛雲成交價660.8萬元
雅昌市場監測中心近日發佈2012年春拍報告,“40歲以上油畫、雕塑藝術家拍賣排行榜TOP10”中,近半畫家均為“海歸派”。“海歸畫家”吃香的現象在藝術市場中愈發明顯,而作為“海歸”大省的廣東,這種情況尤為突出。然而,並非所有海歸畫家在海內外市場均能吃得開,更多的畫家在市場中“湮滅”。要想成為市場寵兒,海歸畫家除了具有紮實的功底外,免不了的是專業機構推手的推波助瀾,還有對買家市場深入的研究和針對性的創作。
海歸畫家故事
相比起趙無極、朱德群、陳逸飛、陳衍寧這樣“海歸派”大腕來説,旅日畫家陳貴平的故事更代表了大多數“海歸派”的經歷。
1986年,時年25歲的陳貴平已經開始在國內舉辦展覽,一個偶然的機會,有日本畫廊相中他的作品並悉數買回日本。開始兩年,他的作品偶能成交,但價格較低。1989年,專業畫廊策劃將他的作品與國際名家作品一起在日本的國際藝術展上展示,結果一炮而紅,此後作品的銷售情況日趨向好。
2009年,陳貴平開始了“回流”。一開始他只是偶然回國參加廣州或北京的展覽,並未想過久居於此,後來發現自己的作品在中國市場上受到歡迎,因此決定將重心移回廣州。“藝術總是難以脫離與經濟的關係,它們的軌跡和週期幾乎重合。”陳貴平在採訪時表示,“世界整體經濟變差,導致部分中國藝術家回流。另一方面,中國藝術品市場剛剛興起,拍賣市場不停打破紀錄,這對身處海外的藝術家來説有極大的吸引力,認為中國藝術品市場還會有20~30年的發展空間。所以才會抱著早點進來打好基礎的念頭,否則等到市場成熟就晚了。”
當然,回流的藝術家不會放棄已有的“自留地”。陳貴平在專業畫廊的幫助下繼續日本市場的運作。根據近幾年成交情況,買斷他作品的日本畫廊每年平均銷售額可達1100萬元人民幣。從作品單價看,日本的行情比中國高2~4成。陳貴平深知此策略的必要性:“在國內,先要大家熟悉我的名字,喜歡我的作品,價格還不是首要的,我還不急。”自2010年開始在國內銷售作品至今,陳貴平作品每年的銷售量穩步上漲。
焦點1
“海歸畫家”想回就能回嗎?
策展人、油畫家熊斌曾接觸過眾多回流畫家,他説:“以前有的畫家回來,可以享受優厚待遇,但現在回來,好位子已經給別人坐了。”很多人認為,畫家回歸肯定是在外面“混”不下去,熊斌則坦言:“確實有一些畫家不適應海外市場,就只能無奈地‘鎩羽而歸’。”但他認為更重要的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現在是全球最活躍的市場,讓眾多的國際職業藝術家回流試水,而本地的職業油畫家也會借這次的變革成為本土藝術家職業化的借鑒模式,中國的藝術家職業化後才能帶來藝術産業真正的市場化。當然,也有部分“回不來”的畫家是因為與當地的畫廊還有訂單的關係,或者擔心回到這邊找不回應有的位置。“敢回來的,多半是在國內已打好基礎的畫家。”熊斌説。
東淶藝術中心負責人葉光華將“海歸”稱為廣東藝術市場的一大特色:“上世紀80年代,中國一大批藝術家往海外走,30年後,他們又重新回流。在這些藝術家中,有一些是在出去前已很有名的專業畫家,如廣東的陳衍寧、關則駒、區楚堅和何岸等,他們沒有留戀盛名,在海外開始職業畫家的生涯。”一開始,職業畫家的路子並不好走,畫家只能畫一些符合當地審美的作品,比如畫買家訂制的肖像畫和風景畫。“隨著中國藝術品市場崛起,中國畫市場先行,令這些油畫家産生心理落差,認為在異國他鄉沒學術土壤,加上歲數漸大,開始有了落葉歸根的念頭,因此紛紛回流。”
內地市場是否比海外市場強?葉光華發現,不同作品在兩個市場上的表現有所不同:“學術性創作作品在中國市場價格更高,而一般的商業畫作則在海外的價格相對高一些。”
外國油畫市場向來有傳統訂單,比如為自己的別墅訂制風景畫,或者為家族訂制肖像畫。這也是不少“海歸”畫家想要開拓的消費市場。“一方面他們想培養國內普通藏家訂制畫作,一方面也想延續創作之路,參加主流展覽,期望自己的名氣可以回歸應有的位置。”葉光華説,他們中不少出去前已是專業畫家,經過二十甚至三十年的“空檔期”,中國美術圈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當然也想補回這段空白期,重新進入這個美術圈。這也是畫家近年陸續回歸的重要原因。
藝海堂畫廊總經理吳國強接觸的海歸畫家中,大多數有學院背景,早年就是知名的畫家,他們長期學習中國技法,正統的基礎紮實,使他們在國外如魚得水。“國外市場很現實,只認好作品,作品不好的,名頭多大也沒用。”吳國強認為,這對初來乍到的中國油畫家反倒是有利因素。他發現,能在海外市場被認可的中國藝術家也都有學院背景,並且有鮮明的個人風格,更重要的是適合市場需求。“創作也要考慮市場,畫家要考慮自己為什麼而畫。”吳國強認為,考慮市場並不是完全迎合買家需要,而是了解收藏者的審美,“比如陳衍寧,上世紀70年代時已經聞名全國,但他初到美國時也要接肖像畫訂單。但他能用中國古典元素打動收藏家。”
焦點2
受追捧
需“絕活”也需推手
熊斌看來,談到職業畫家回流話題必然要提陳逸飛,“他的回流是具有時代性的‘高度回流’。”原來,一直以來都有一個香港公司為陳逸飛運作市場,1991年香港佳士得推出一件《潯陽遺韻》時,估價不過50萬~60萬元,後來美國運作團隊給予壓力,一下子就令其作品價位達到百萬級別。而在當時,中國內地畫家譬如劉小東的作品價格不過幾萬元。“1997年時香港曾有一批畫廊倒閉,在市場化充分後又‘翻生’了,就是因為他們早期低價買入了一批這些畫家的作品。”熊斌透露。
“可以説,藝術史也是藝術贊助人的歷史。”
葉光華坦言,當藝術贊助人用重金買天價的同時,也會在學術上“做一些事”,比如在國內外的非官方展上做一些宣傳。因此,不少藝術家在國內市場的行情已經基本體現了他們的學術價值。“近幾年,不少畫家作品價格直追在美國的價格。”葉光華説,這與國內油畫相較早幾年有所上揚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海歸畫家”的作品為何被國內市場接納?葉光華認為,與曾經在海外“鍍金”不無關係:“一般收藏者會覺得曾在海外待過的畫家作品的賣相很好。很多海歸畫家都會走‘唯美路線’,以適應一般消費市場的需求。”熊斌認為,在國外有市場的中國畫家,必須有專業的團隊作為推手,去進行成熟的商業化運作,而畫家本身要有“絕活”,要帶有中國民族風格,代表東方文化現象,而不會刻意迎合外國口味。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地位在世界的崛起,同時勢必讓具有中國文化的圖式影響全球。“他們同樣也受中國市場歡迎,就是因為其作品已經經過市場的考驗,作品有功力,很唯美,而且有國際語言。”
焦點3
學術上難被主流認同面臨尷尬
回歸的畫家中,有的已經獲得國內的教授職稱,將重心完全移回來,每一年只會回海外一兩個月,他們既在國內的學術圈中得到認可,又能接到博物館、美術館的“訂單”,同時在海外市場上作品價格又很高,獲得普通畫家難以企及的成就感。但這並不是海歸畫家的主流。不少畫家自去海外後,幾乎都在畫商業畫,隨著年齡增長,對商業畫和訂單畫産生抗拒心理,希望回到中國參加主流展覽。
“而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現實是,新晉畫家已經佔領了主流的圈子。”葉光華説,“海歸藝術家在大題材大製作上,確實比不上長期生長在國內的專業畫家。”因為在海外,這些畫家不需要進行主題創作,對於國內的脈搏已經掌握不夠清晰。“而畫院專業畫家,一路跟著主流市場和學術圈,觀念準確,獲獎機會更大。”
因此,海歸畫家不得不面對被淡忘、學術的認同感不夠的尷尬局面:“無論在市場上多吃得開,學術上要有大突破很難。”這種現象令不少學術上依然有追求的畫家手足無措。
葉光華説:“現在回過頭他們都明白了,如果當時不出去,能獲得不止目前這樣的地位。”吳國強説,回歸是必經之路,“即使他們在國外得到社會認可,有知名畫廊為他們做市場,有的也能融入當地的上層社會,並且擁有固定的收藏群體,但他們還是需要文化回歸,把從國外學到的東西帶回來。”不過葉光華看得很清楚:“廣東這批回流的畫家尚未達到藝術圈的頂級位置,只能説衣食無憂,追求不斷,但是否可得到官方認可,只能看未來的情況。”另外,除了油畫外,中國畫回流畫家也同樣面臨這種尷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