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原初”中國館將亮相第13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8-09 10:03:11 | 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網

以“原初”為主題的中國館將於8月27日至11月25日亮相第13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在8日的發佈會上,策展人方振寧以“原初”為主題的最終策展方案向外界公佈,中國館的展覽將由魏春雨、王昀、邵韋平、許東亮和陶娜5位建築師和藝術家的裝置及綜合媒體等作品組成,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具體承辦該展。

在方振寧看來,““原”字在中國文字中的意思是水源,即水流起頭的地方,在此引用“原初”這個概念,是試圖把藝術、建築、概念、空間和策展一體化,尋找記憶和物質的起源以及世界初始的思維圖像。而5位參展的建築師和藝術家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從不同的角度,解讀和體現“原初”這一概念。

魏春雨的裝置 “異化”只是截取了作為自然法則質數中的一段,從而把抽象的質數視覺化,由於質數是世界的“根本”,所以其作品表達了“質數”和“原初”的關係。

王昀的裝置“方庭”,如同一個從天而降的、由36個白色和鏡面方體的矩陣組合成正方形的庭院,空降到處女花園綠色的草坪上。這一裝置作品是建築師根據對聚落研究所做的抽象分析,導出的當代建築設計。

邵韋平的裝置作品“序列”把一個基於莫比烏斯圈的原理而做的建築設計概念,沿著一個環形概念建造體切出96個剖面,將它拉長之後順序展開,形成了一個長22 米的序列陣;

許東亮的互動燈光裝置“光塔”是由三萬多個光點的LED線路版組裝成的互動發光裝置,把LED線路版疊加為塔的狀態,如同遠古一束火之柱,讓人們想起史前人類賴以生存的篝火和星空。

女藝術家陶娜的“天闕” 意指“天上的宮殿”,作品由三層疊加的畫面組成,第一層是故宮平面圖,第二次是火星地貌,第三層是浩瀚的宇宙。參觀者可以以互動的方式感受地球、行星和河外星系之間的超時空之旅,也是通過“天闕”這種對地球的讚美來喚起人們珍愛自己的家園。

本屆雙年展總策展人英國建築家戴維·奇普菲爾德提出“共同基礎”這一概念,旨在讓本屆雙年展能夠展現出一種有活力、相互聯繫的建築文化。威尼斯雙年展具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所包含的國際視覺藝術雙年展與建築雙年展分單、雙年輪流舉行。它們與德國卡塞爾文獻展、瑞士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並駕齊驅,堪稱國際展示當代藝術的最高殿堂。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